一种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171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水通入浮选槽进行气浮并除去其表面油层形成去油水;将去油水在冷热氨水池中进行循环流动处理,并泵入助剂;将去油水抽离并经水解酸化处理后注入生物污泥池内;生物污泥池出水经紫外线消毒后,经吸附过滤沉淀后进行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废水通入冷热氨水池中并泵入助剂进行循环流动,且热氨水池中泵入的助剂量大于冷氨水池中泵入的助剂量,确保助剂能够均匀混合在热氨水循环、冷氨水循环过程,有利于助剂接触并打破废水中乳化层的平衡状态,增强油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废水的油水分离效率。高废水的油水分离效率。高废水的油水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0003]在煤炭生产加工业中,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产生的废水,由于煤质的不同工艺且温度不同,所以产生的废水成分也不相同,但其成分都相当复杂,含有酚、焦油及氨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高COD、高含油量、高酚含量、乳化、可生化性较差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难点,企业大多使用的是预处理、酚氨回收、生化处理的工艺,但其出水指标并未完全达标,而且设备堵塞、萃取效果不好、生物污泥无法承受、个别成分无法降解等原因造成装置运行周期短或无法运行正常,从而导致整个企业无法满负荷长周期生产,企业效益严重受损,企业面临环保和效益双重压力,使企业无法承受,不得不限产停产。
[0004]如何在线加入助剂既能保证助剂混合均匀,又能保证助剂作用效果最大成为助剂使用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提出一种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废水通入浮选槽内进行气浮处理初步净化,并经静置后除去其表面油层形成去油水;
[0008]S2、将去油水通入并在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中进行循环流动处理,向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中泵入助剂;
[0009]S3、去油水完成循环流动处理后,将去油水抽离并经水解酸化处理后注入生物污泥池内;
[0010]S4、生物污泥池出水经紫外线消毒后,经吸附过滤沉淀后进行排放。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气浮处理时浮选槽内的气泡的上升速率范围为25

50mm/s。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静置时间范围为8

14h。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在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的入口处分别设置管线,通过管线向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中泵入助剂,且热氨水池泵入助剂量为冷氨水池泵入助剂量的2倍。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助剂为SP型破乳剂。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去油水的循环流动处理次数范围为3

8次,且总循环流动处理时间范围为3

6天。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水解酸化前,将去油水经过粗格栅滤除大颗粒杂质,再经过细格栅滤除小颗粒杂质,最终通过旋流沉砂池后进行水解酸化。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粗格栅的间隙范围为12

25mm,细格栅的间隙范围为2

10mm。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紫外线消毒为用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且照射时的紫外线有效剂量范围为40

80mj/cm2。
[0019]本专利技术中,首先将废水通入浮选槽内进行气浮处理,气泡粘附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浮至水面并在水面形成油层,清除油层以初步实现油水分离后,将废水通入冷热氨水池中,并在冷热氨水池中进行循环流动,在循环流动时通过泵入的方式投入助剂,且热氨水池中泵入的助剂量大于冷氨水池中泵入的助剂的量,能够避免因冷热氨水池中温度差异,导致的助剂释放分散以及反应速率的差异,确保助剂能够均匀混合在热氨水循环、冷氨水循环过程,有利于助剂接触并打破废水中乳化层的平衡状态,增强油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废水的油水分离效率。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该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中,将废水通入冷热氨水池中并泵入助剂进行循环流动,且热氨水池中泵入的助剂量大于冷氨水池中泵入的助剂量,确保助剂能够均匀混合在热氨水循环、冷氨水循环过程,有利于助剂接触并打破废水中乳化层的平衡状态,增强油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废水的油水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将废水通入浮选槽内进行气浮处理初步净化,并经静置后除去其表面油层形成去油水,其中气浮处理时浮选槽内的气泡的上升速率范围为25

50mm/s,且静置时间范围为8

14h,长时间的静置有利于水中残余油脂升至水面上形成油层,气浮处理法为向废水中通入空气,并以从水中析出的微小气泡作为污染物的载体,通常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会黏附于气泡表面,跟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通过收集气泡或浮渣可以达到分离杂质的目的,使废水得到净化,其次,气泡上升速率越慢,气浮池表面负荷越小,所需停留时间越长,能够粘附更多絮体颗粒;
[0026]S2、将去油水通入并在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中进行循环流动处理,向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中泵入助剂,其中,在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的入口处分别设置管线,通过管线向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中泵入助剂,且热氨水池泵入助剂量为冷氨水池泵入助剂量的2倍,由于在冷热氨水池中温度的不同使得助剂的反应速率不同,去油水在冷热氨水池中循环流动时会出现助剂的不均匀分布,不利于对去油水的处理,通过调整冷热氨水池中投入的助剂量,从而确保助剂能够均匀混合在热氨水循环、冷氨水循环过程,且助剂为SP型破乳剂,能够打破乳化层的平衡状态,加强分离效果,在油的表面生成一层膜,降低油的表面张力,使得油的粘度大大降低,从而增强油的流动性;
[0027]S3、去油水完成循环流动处理后,将去油水抽离并经水解酸化处理后注入生物污泥池内,其中,去油水的循环流动处理次数范围为3

8次,且总循环流动处理时间范围为3

6天,通过降低去油水的单次循环流动处理速度,能够避免清洁过快,防止剥落下来的杂质堵塞管道和设备,且在水解酸化前,将去油水经过间隙范围为12

25mm的粗格栅滤除大颗粒杂质,再经过间隙范围为2

10mm的细格栅滤除小颗粒杂质,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水通入浮选槽内进行气浮处理初步净化,并经静置后除去其表面油层形成去油水;S2、将去油水通入并在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中进行循环流动处理,向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中泵入助剂;S3、去油水完成循环流动处理后,将去油水抽离并经水解酸化处理后注入生物污泥池内;S4、生物污泥池出水经紫外线消毒后,经吸附过滤沉淀后进行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气浮处理时浮选槽内的气泡的上升速率范围为25

50m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静置时间范围为8

14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热解循环氨水助剂加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的入口处分别设置管线,通过管线向冷氨水池和热氨水池中泵入助剂,且热氨水池泵入助剂量为冷氨水池泵入助剂量的2倍。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海波刘伟海张明飞韩仲元王国俊赵震马文明李伟孟亮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雨煤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