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应装置及等代模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72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应装置及等代模型,包括钢板套筒、减隔震装置,所述钢板套内径大于桩身套固于桩身上,所述钢板套与桩身通过减隔震装置连接,所述减隔震装置均匀环绕布质在所述桩身周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应装置,基于其构建的等代模型,所述等代模型将桩身的上部结构等效为质点、将土等效为减隔震装置、将桩和桩周土体的共同作用等效为附加质量。所述减隔震装置包括多组,每组减隔震装置依次排布设置,每组的减隔震装置具有不同强度的减震效果,这样的结构布质相比现有技术中单一的减震结构更适用于不同断层情况,提高了其响应与抗震效果。模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模型构建效率。了模型构建效率。了模型构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应装置及等代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应装置及等代模型,涉及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应


技术介绍

[0002]在近邻断层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响应一般大于远场地震,而地震对桥塔和桩基础的非线性损伤将极大影响全桥的抗震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纵向截面尺寸、主筋和横向横梁配筋率,但这样做不够经济。为了提高经济性,领域人员对桥塔的桩基进行了改良,在桥塔的桩基内布置了缓冲结构,这些缓冲材料多为阻尼元件或阻尼材料。通过缓冲结构,确保桥塔在地震激励下桩身的安全。
[0003]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对于接近断层的铁路桥梁,当产生大速度脉冲激励时,接近断层地震所产生的响应是远场地震的数倍。这意味着接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响应通常大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一旦发生破坏,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因此,实现抗震功能的相关桩基应考虑到每一层的断面情况。但现有技术中的相关装置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
[0004]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应装置,包括桩身与响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组件包括钢板套筒、减隔震装置,所述钢板套内径大于桩身套固于桩身上,所述钢板套与桩身通过减隔震装置连接,所述减隔震装置均匀环绕布质在所述桩身周围;所述减隔震装置包括多组,每组减隔震装置依次排布设置,每组的减隔震装置具有不同强度的减震效果,每一组减隔震装置都对应不同分层的断面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隔震装置为阻尼材料或阻尼装置,包括N组减隔震装置,其减震强度减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近临断层地震动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减隔震装置内嵌有大阻尼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宏宇肖楚照戴胜勇陈应高郑史雄许智杜修力康炜孙才志许莉贾康翟一坤雷川鹤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