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科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156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理科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进气口、排气口、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进气口与进气管道之间设有进气过滤装置,进气管道内设有吹风机;进气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动调节机构;壳体上设有三个连接口,其上均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设有密布的巢孔;转动调节机构交换过滤板在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的位置。通过将三个连接口处的过滤板交错替代,巢孔不带灰尘过滤板替代原先堵塞的过滤板,而原先堵塞的过滤板经过滤后的空气反向流经,将巢孔积累的灰尘吹掉通向外界,达到了过滤板堵塞后不需要拆卸即可以清理,极大地提高了进气过滤装置的使用时间和持续过滤的效率,减少能耗、成本的效果。成本的效果。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科空气净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病理科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病理科是大型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承担包括活体组织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的以为临床提供明确病理诊断结果的病理诊断工作,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由此,特殊的工作职能使病理科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要求很高,通常要对通过通风系统抽进室内的空气进行除尘、控制湿度的处理,避免科室内空气中的粉尘、湿度可能会对病理诊断的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中,保证病理科室内的空气质量,一方面对从外界进入的空气中的粉尘、灰尘颗粒处理,上述处理方式都是通过在进气管道中安装粗、细过滤器,将空气中的颗粒进行过滤,这种方式最初净化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一长,过滤器上的颗粒越来越多,达到饱和后会堵塞过滤器,不仅导致过滤效果极差,也会增大风阻、增加能耗,同时还要频繁的对过滤器进行更换、清洗,导致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09013370U,2019年6月21日申请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医院病理科空气净化装置,由回风口集尘板、风机、光氢离子分解装置、管道、高能负离子发生净化装置、高效过滤网、空气质量采集装置、控制系统构建为医院病理科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广谱去除雾霾、动态灭菌,高效分解气态污染物和生物异味、还原健康空气等技术效果,减少空气净化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滤网进行更换的问题,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复杂,设备成本较高,不易普遍使用。
[0005]另一方面,病理科要进行病理切片,工作人员在切片台切片时,病理科室内湿度不能太高,要控制在一定湿度范围内,病理室的湿度不高导致医疗工作人员在对病理切片时极容易产生静电,通常需要医疗人员根据经验小心处理,如果室内太干燥则达不到切片要求,影响切片效率,耗费时间长,废品率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病理科空气净化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进气口与进气管道之间设置进气过滤装置,进气过滤装置有三个连接口,其中分别设置过滤板,将过滤板交错替代,巢孔不带灰尘过滤板替代原先堵塞的过滤板,而原先堵塞的过滤板经过滤后的空气反向流经,将巢孔积累的灰尘吹掉通向外界,达到了过滤板堵塞后不需要拆卸即可以清理,极大地提高了进气过滤装置的使用时间和持续过滤的效率,减少能耗、成本的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理科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位于病理科室内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进气管道,所述排气口连通排气管道,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道之间设有进气过滤装置,所述进气管道内设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进气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动调节机
构;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进气管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通向外界;所述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上均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密布的巢孔;所述转动调节机构与过滤板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机构交换过滤板在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的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调节机构包括驱动部、曲轴和连杆;所述曲轴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曲轴前端转动连接在壳体上,后端与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杆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连杆一端均与曲轴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处的过滤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09]优选的,还包括转盘和驱动电机,所述转盘外周设有齿圈,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与齿圈配合的齿轮,所述曲轴后端穿过转盘,通过轴承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转盘上设有限位导向机构,所述限位导向机构包括连接架和设置在转盘上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上滑动设有导向块,所述连接架与过滤板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上套有橡胶密封套。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处均设有限位传感器一;所述限位传感器一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13]优选的,转盘上外缘均布有三个限位块,所述壳体内在对应限位块的位置设有限位传感器二;所述限位传感器二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14]优选的,还包括加湿辅管道和位于切片台上的出风口,所述进气口一侧设有侧开口一;所述加湿辅管道一端与侧开口一连通,另一端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加湿辅管道上设有加湿器和电磁阀门,所述加湿器于电磁阀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出风口设有筛网。
[0015]优选的,还包括排气辅管,所述排气口一侧设有侧开口二;所述排气辅管内设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排气辅管一端与侧开口二连通,另一端设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位于切片台上方。
[0016]优选的,所述排气辅管为伸缩管,所述排气辅管一侧设有升降缸,所述排气辅管上设有环箍,所述升降缸的输出端与环箍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进气口与进气管道之间设置进气过滤装置,进气过滤装置设有第三个连接口,连接口上均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设有密布的巢孔,大部分灰尘颗粒会积累在巢孔,巢孔直径小于灰尘颗粒的直径,空气经过过滤从第二连接口进入到室内。
[0018](2)在第一连接口处积累了大量灰尘颗粒的过滤板转到第三连接口处,原本第二连接口处的过滤板转到第一连接口,此过滤板巢孔不带灰尘,替代原先的过滤板进行空气的过滤;而原先的过滤板由于转到了第三连接口,从第一连接口进入的过滤后的空气反向流过上述过滤板,将巢孔积累的灰尘吹掉通向外界。实现过滤板堵塞后不需要拆卸即可以清理,极大地提高了进气过滤装置的使用时间和持续过滤的效率,减少能耗、成本。
[0019](3)转动曲轴,过滤板离开连接口向回缩,将过滤板转动使之与下一连接口对齐,曲轴继续转动,过滤板向连接口靠近;实现过滤板的交错替代,将积累了大量灰尘的过滤板替代,以及积累大量灰尘的过滤板的清理。
[0020](4)过滤板经转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收缩分别脱离连接口,通过限位导向机构,使得过滤板沿导向槽滑动不会偏向,转盘转动带着过滤板转动,此时,过滤板正好对齐下一连接口,通过转动调节机构再将过滤板沿导向槽推到连接口处。
[0021](5)过滤板上套有橡胶密封套,对过滤板与上述连接口的边缘位置进行密封,减少空气从一侧的泄露。
[0022](6)限位传感器一用于当过滤板在转动调节机构的推动下位移过大,传给控制系统信号报警,及时停止转动调节机构,避免过滤板损坏。
[0023](7)限位传感器二用于当转盘三个均布的限位块,其中一个接触到限位传感器二时控制系统收到信号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转盘停转,此时三个过滤板正好再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分别对齐。
[0024](8)进气口进入的过滤空气经加湿辅管道上的加湿器加湿,从出风口排到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科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位于病理科室内的进气口(1)和排气口(2),所述进气口(1)上设有进气管道(11),所述排气口(2)连通排气管道(2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与进气管道(11)之间设有进气过滤装置(3),所述进气管道(11)内设有吹风机(12),所述吹风机(12)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进气过滤装置(3)包括壳体(31)和设置在壳体(31)内的转动调节机构(4);所述壳体(31)上设有第一连接口(311)、第二连接口(312)和第三连接口(313),所述第一连接口(311)与进气管道(11)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312)与进气口(1)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313)通向外界;所述第一连接口(311)、第二连接口(312)和第三连接口(313)上均设有过滤板(32),所述过滤板(32)上设有密布的巢孔(33);所述转动调节机构(4)与过滤板(32)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机构(4)交换过滤板(32)在第一连接口(311)、第二连接口(312)和第三连接口(313)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科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调节机构(4)包括驱动部(41)、曲轴(42)和连杆(43);所述曲轴(42)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口(311)、第二连接口(312)和第三连接口(313)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曲轴(42)前端转动连接在壳体(31)上,后端与驱动部(4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杆(43)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连杆(43)一端均与曲轴(4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口(311)、第二连接口(312)和第三连接口(313)处的过滤板(3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41)与控制系统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理科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44)和驱动电机(45),所述转盘(44)外周设有齿圈(441),所述驱动电机(45)输出端设有与齿圈(441)配合的齿轮(46),所述曲轴(42)后端穿过转盘(44),通过轴承与转盘(4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5)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翔王敬昌蒋德晓徐丹张晓阳满净净马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山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