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387151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初始化单元、数据写入单元、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单元和存储电容;其中,初始化单元将初始化电压传输至第一节点,以对存储电容进行充电;第一节点为存储电容的第二端、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阈值补偿单元之间的连接节点;阈值补偿单元与数据写入单元获取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数据线传输的数据电压,并将阈值电压以及数据电压写入至第一节点;耦合单元,与初始化单元、阈值补偿单元或驱动晶体管中至少一个电连接,使在发光阶段,减小所述第一节点电位的波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耦合单元,使第一节点在发光阶段的电位波动减小,进而改善屏幕在低刷显示时出现的闪烁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显示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OLED)具有全固态、自发光、广视角、广色域、反应速度快、高发光效率、高亮度、高对比度、超薄、超轻、低功耗、工作温度范围广、可制作大尺寸与可挠曲的面板及制程简单等诸多优点,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柔性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市场上的关注与重视。
[0003]具有OLED显示器件的设备具有长续航,低功耗是终端设备的主要需求之一。目前,通过在部分使用场景下使用低刷新频率,可以降低屏幕的功耗,从而达到增加续航的目的。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OLED器件的像素电路。如图1中所示,像素电路中包括多个晶体管,当发光控制信号EM

为低电平时,第五晶体管T5

至第八晶体管T8

导通,其余晶体管截止,使OLED器件发光。图1中第一晶体管T1

>和第二晶体管T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化单元、数据写入单元、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单元和存储电容;其中,所述初始化单元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将初始化电压传输至第一节点,以对所述存储电容进行充电;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阈值补偿单元之间的连接节点;所述阈值补偿单元与所述数据写入单元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扫描信号,获取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数据线传输的数据电压,并将所述阈值电压以及所述数据电压写入至第一节点;耦合单元,与所述初始化单元、所述阈值补偿单元或所述驱动晶体管中至少一个电连接,减小所述第一节点在发光阶段时的电位波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初始化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所述耦合单元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中间节点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补偿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电源,所述耦合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中间节点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置单元和发光控制单元,所述重置单元响应于第三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刘杰张晗曾迎祥肖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