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测井曲线定量判断深海区浅部地层超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1497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测井曲线定量判断深海区浅部地层超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非超压发育区的泥质沉积物样品进行湿密度测量和矿物组分测试;将湿密度与对应埋深的密度测井值间建立校正密度测井曲线,根据校正密度测井曲线对钻井各埋深处的密度测井值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湿密度;根据孔隙度与平均骨架密度、校正后的湿密度之间的计算公式得到校正后的钻井各埋深处的孔隙度曲线;建立静水状态下孔隙度和埋深之间的趋势模型;根据孔隙度和埋深之间的趋势模型对深海区浅部地层的超压进行识别和定量预测。本申请的预测模型识别精度高,可有效识别整个井段的地层超压段及超压程度,弥补深海钻井稀,实测压力资料少的问题。实测压力资料少的问题。实测压力资料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测井曲线定量判断深海区浅部地层超压的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地质勘探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测井曲线定量判断深海区浅部地层超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海浅层超压预测对海底施工及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有重要意义。目前,通过建立泥质地层的相关测井参数(如孔隙度、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等)与埋深(H)在静水压力状态下的正常变化趋势线(压实模型),将收集到的实测资料与压实模型相比较,可以达到预测井下各深度段的地层压力的目的。深海表层压力数据主要是在钻井过程中利用CPT(ConePenetrometerTesting)或PCPT(PiezonePenetrometerTesting)工具准确获得。此外,深部地层超压的判别通常使用电阻率曲线负偏离和声波时差曲线的正偏离、并辅以DST(Drill

StemTesting)实测数据验证,但受限于深海钻探的高成本、高风险,钻井稀,实测压力资料往往较少,传统方法不适合用于深海区浅部未固结地层的超压预测,因此建立压实模型是实现浅层超压识别的关键。此外,与固结地层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测井曲线定量判断深海区浅部地层超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非超压发育区的钻井取芯,对泥质沉积物样品进行湿密度测量和矿物组分测试,根据所述湿密度测量结果计算出泥质沉积物样品的湿密度ρ0,并根据所述矿物组分测试结果计算出泥质沉积物样品的平均骨架密度ρ
骨架
;将所述湿密度ρ0与对应埋深的密度测井值ρ1间建立校正密度测井曲线,根据所述校正密度测井曲线对钻井各埋深处的密度测井值ρ1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湿密度ρ0;根据孔隙度φ与所述平均骨架密度ρ
骨架
、所述校正后的湿密度ρ0之间的计算公式(1),得到校正后的钻井各埋深处的孔隙度曲线;所述计算公式(1)为:ρ0=ρ
骨架
*(1

φ)+ρ

*φ(1);建立静水状态下孔隙度φ和埋深Z之间的趋势模型;根据所述孔隙度φ和埋深Z之间的趋势模型对深海区浅部地层的超压进行识别和定量预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测井曲线定量判断深海区浅部地层超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度φ和埋深Z之间的趋势模型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公式(2)求取静水状态下不同埋深Z下的有效应力σ
ν

;根据有效应力σ
ν

与比体积ν之间的公式(3)建立出孔隙度φ和埋深Z之间的模型公式(4);所述公式(2)、所述公式(3)、所述公式(4)分别为:σ
ν

=(ρ骨架

ρ水)*(1

φ)*g*Z/1000(2)ν=ν0*(σ
ν

)
C
,ν=1/(1

φ)(3)1/(1

φ)=ν0*[(ρ
骨架

ρ

)*(1

φ)*g*Z/1000]
C
(4),其中,ν0和C为常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测井曲线定量判断深海区浅部地层超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埋深Z的不同,所述孔隙度φ和埋深Z之间的趋势模型的建立采用分段拟合以获得至少两段不同埋深Z范围下的至少两个孔隙度φ和埋深Z之间的趋势模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测井曲线定量判断深海区浅部地层超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埋深小于50m的数据点拟合得到孔隙度φ和埋深Z之间的趋势模型一为1/(1

φ)=1.25398*[(ρ
骨架

ρ

)*(1

φ)*Z/1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任徐立涛石万忠何玉林杜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