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30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支撑装置、调节装置、单车训练装置和按摩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在使用时,训练方式是通过患者主动骑行的方式进行的,不能调节骑行阻力,在患者康复初期,会因阻力过大导致患者下肢较大的疼痛感,从而不利于患者持续训练的问题以及解决了患者在训练完成后,其腿部肌肉会出现暂时性的酸痛感,传统下肢康复机器人不能对患者腿部进行敲打按摩处理,从而不能缓解患者腿部的酸痛感,使得患者在训练完成后还需进行自我按摩处理,不利于患者坚持进行训练,进一步降低了患者下肢的康复治疗效果的问题。了患者下肢的康复治疗效果的问题。了患者下肢的康复治疗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康复训练是指在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当患者下肢受到损伤后,在恢复过程中,适当的进行一些下肢康复训练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患者在进行下肢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下肢康复训练装置,这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也被称作下肢康复机器人。
[0003]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其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
[0004]一、训练方式是通过患者主动骑行的方式进行的,不能调节骑行阻力,在患者康复初期,会因阻力过大导致患者下肢较大的疼痛感,从而不利于患者持续训练;
[0005]二、患者在训练完成后,其腿部肌肉会出现暂时性的酸痛感,传统下肢康复机器人不能对患者腿部进行敲打按摩处理,从而不能缓解患者腿部的酸痛感,使得患者在训练完成后还需进行自我按摩处理,不利于患者坚持进行训练,进一步降低了患者下肢的康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在使用时,训练方式是通过患者主动骑行的方式进行的,不能调节骑行阻力,在患者康复初期,会因阻力过大导致患者下肢较大的疼痛感,从而不利于患者持续训练的问题以及解决了患者在训练完成后,其腿部肌肉会出现暂时性的酸痛感,传统下肢康复机器人不能对患者腿部进行敲打按摩处理,从而不能缓解患者腿部的酸痛感,使得患者在训练完成后还需进行自我按摩处理,不利于患者坚持进行训练,进一步降低了患者下肢的康复治疗效果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支撑装置、调节装置、单车训练装置和按摩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上端右侧设置有调节装置,支撑装置上端面中部靠近左端的位置安装有单车训练装置,单车训练装置前后两侧的位置对称安装有按摩装置;
[0008]所述的单车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加固环、安装架、通心圆筒、阻力变换单元、骑行训练单元、带轮传动单元和充气单元,其中支撑装置上端面中部靠近左端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固环,加固环内圈侧壁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为前后对称设置,安装架远离加固环的端头固定连接有通心圆筒,安装架上靠近通心圆筒的位置设置有阻力变换单元,通心圆筒内部滑动设置有骑行训练单元,骑行训练单元上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安装有带轮传动单元,带轮传动单元下端安装在支撑板下端面,带轮传动单元下端前后两侧设置有充气单元,充气单元下端固定在支撑装置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腿、支撑板和围栏,其中底板上端面靠近拐角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腿,支腿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面右侧靠近前后两边缘的位置对称设置有围栏。
[0010]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头枕、防滑垫和调节单元,其中支撑板上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开设有矩形凹槽,支撑板左端铰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上端面中部靠近右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头枕,调节板上端面以及调节板上端面和支撑板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防滑垫,矩形凹槽内安装有调节单元,调节单元上端和调节板下端滑动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的调节单元包括螺纹杆、双向电机、主动带轮、一号皮带、从动带轮、矩形滑块、限位杆、调节杆和滑杆,其中矩形凹槽内前后对称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右端延伸至支撑板右侧并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从动带轮,前后两个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一号皮带相连,主动带轮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双向电机的输出轴上,双向电机通过电机机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板右侧壁中部,螺纹杆上螺旋传动有矩形滑块,前后两个矩形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杆,矩形滑块上端铰接有调节杆,调节板下端面前后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条形滑槽内固定设置有滑杆,调节杆上端滑动套设在滑杆上。
[0012]优选的,所述的阻力变换单元包括旋钮、螺纹柱和半球形阻尼块,其中安装架上靠近通心圆筒的位置螺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相背端固定设置有旋钮,螺纹柱相近端固定安装有半球形阻尼块。
[0013]优选的,所述的骑行训练单元包括实心柱、阻尼盘、滑接触头、端盖、支架和骑行踏板,其中通心圆筒中部贯穿设置有实心柱,实心柱上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沿其周向侧壁均匀设置有滑接触头,滑接触头和通心圆筒内侧壁滑动配合,实心柱中部固定安装有阻尼盘,阻尼盘位于前后两个通心圆筒之间的位置,实心柱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端盖,端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远离端盖的侧壁端头转动安装有骑行踏板。
[0014]优选的,所述的阻尼盘前后两侧壁靠近外沿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滑道且半球形阻尼块和环形滑道内壁滑动接触。
[0015]优选的,所述的带轮传动单元包括一号带轮、二号皮带、二号带轮、带轮轴和安装板,其中端盖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一号带轮,支撑板下端面中部靠近左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下端贯穿设置有带轮轴,带轮轴上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均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二号带轮,一号带轮和二号带轮之间通过二号皮带相连。
[0016]优选的,所述的充气单元包括驱动盘、驱动杆、活塞杆、充气筒、活塞、单向进气阀、出气管、充气筒座和螺旋弹簧,其中带轮轴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驱动盘相背的侧壁上靠近外沿的位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下端铰接在活塞杆一端,活塞杆另一端延伸至充气筒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活塞,活塞和气筒内壁滑动配合,气筒中部通过充气筒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充气筒座上端中部安装有单向进气阀,充气筒座侧壁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另一端和按摩装置内部相连通,活塞杆裸露在充气筒外侧的部分套设有螺旋弹簧。
[0017]优选的,所述的按摩装置包括弹性气囊、矩形箱体、往复电机、转动轴、凸轮、T形挤压杆、挤压弹簧和弹性缓冲膜,其中支撑板上端面左侧靠近前后两端边缘的位置对称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固定设置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上端固定贴合有矩形箱体,矩形箱体
和安装槽内壁滑动配合,矩形箱体内部右侧壁上通过电机机座固定安装有往复电机,往复电机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左端转动设置在矩形箱体左侧壁上,转动轴上从左至右均匀设置有凸轮,矩形箱体相近的侧壁从左至右均匀滑动贯穿设置有T形挤压杆,凸轮相近的一侧边缘和T形挤压杆滑动贴合,凸轮和矩形箱体侧壁之间的T形挤压杆套设有挤压弹簧,矩形箱体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缓冲膜,弹性缓冲膜覆盖在T形挤压杆的相近端上。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让患者平躺的方式进行下肢骑行训练的,缓解了患者腿部的支撑力量强度,有利于患者节省体力,同时设置的阻力变换单元能够根据患者需求手动调节骑行阻力,从而使康复训练过程多样化,避免了在患者康复初期,会因阻力过大导致患者下肢较大疼痛感的问题,有利于患者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支撑装置(1)、调节装置(2)、单车训练装置(3)和按摩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1)上端右侧设置有调节装置(2),支撑装置(1)上端面中部靠近左端的位置安装有单车训练装置(3),单车训练装置(3)前后两侧的位置对称安装有按摩装置(4);所述的单车训练装置(3)包括底座(31)、加固环(32)、安装架(33)、通心圆筒(34)、阻力变换单元(35)、骑行训练单元(36)、带轮传动单元(37)和充气单元(38),其中支撑装置(1)上端面中部靠近左端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座(31),底座(31)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加固环(32),加固环(32)内圈侧壁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安装架(33),安装架(33)为前后对称设置,安装架(33)远离加固环(32)的端头固定连接有通心圆筒(34),安装架(33)上靠近通心圆筒(34)的位置设置有阻力变换单元(35),通心圆筒(34)内部滑动设置有骑行训练单元(36),骑行训练单元(36)上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安装有带轮传动单元(37),带轮传动单元(37)下端安装在支撑板(13)下端面,带轮传动单元(37)下端前后两侧设置有充气单元(38),充气单元(38)下端固定在支撑装置(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1)包括底板(11)、支腿(12)、支撑板(13)和围栏(14),其中底板(11)上端面靠近拐角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腿(12),支腿(12)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上端面右侧靠近前后两边缘的位置对称设置有围栏(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2)包括调节板(21)、头枕(22)、防滑垫(23)和调节单元(24),其中支撑板(13)上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开设有矩形凹槽,支撑板(13)左端铰接有调节板(21),调节板(21)上端面中部靠近右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头枕(22),调节板(21)上端面以及调节板(21)上端面和支撑板(13)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防滑垫(23),矩形凹槽内安装有调节单元(24),调节单元(24)上端和调节板(21)下端滑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单元(24)包括螺纹杆(241)、双向电机(242)、主动带轮(243)、一号皮带(244)、从动带轮(245)、矩形滑块(246)、限位杆(247)、调节杆(248)和滑杆(249),其中矩形凹槽内前后对称安装有螺纹杆(241),螺纹杆(241)右端延伸至支撑板(13)右侧并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从动带轮(245),前后两个从动带轮(245)之间设置有主动带轮(243),主动带轮(243)和从动带轮(245)之间通过一号皮带(244)相连,主动带轮(243)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双向电机(242)的输出轴上,双向电机(242)通过电机机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3)右侧壁中部,螺纹杆(241)上螺旋传动有矩形滑块(246),前后两个矩形滑块(246)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47),矩形滑块(246)上端铰接有调节杆(248),调节板(21)下端面前后对称开设有条形滑槽,条形滑槽内固定设置有滑杆(249),调节杆(248)上端滑动套设在滑杆(249)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车训练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力变换单元(35)包括旋钮(351)、螺纹柱(352)和半球形阻尼块(353),其中安装架(33)上靠近通心圆筒(34)的位置螺接有螺纹柱(352),螺纹柱(352)相背端固定设置有旋钮(351),螺纹柱(352)相近端固定安装有半球形阻尼块(35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六一金力王成军黄友锐李宪华徐善永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