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29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矿安全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及施工方法,所述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包括:柱顶模架;柱顶模架呈筒状,柱顶模架沿柱顶模架的轴线方向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柱顶模架的第一端用于与空巷中的顶板连接,第二端用于与波纹管的一端连接,波纹管的另一端用于与空巷中的底板连接;柱顶模架的第二端与波纹管连通,柱顶模架与波纹管内用于套设柔模袋,柔模袋由柱顶模架的第一端延伸至波纹管的另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柔模袋进行约束,以使得泵充砼柱能够实现快速可靠地带压接顶。可靠地带压接顶。可靠地带压接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安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受煤矿井下无序开采、深巷开挖等因素影响,后续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通过废弃或年久失修的巷道,称为工作面过空巷。当工作面回采至空巷位置时,空巷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区、降低区和煤岩破碎区,易出现片帮、冒顶、压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
[0003]泵充砼柱是近几年来新研发的空巷治理技术,该方法是将柔模袋套入波纹管,把充填材料远程泵送至柔模袋中,材料快速固结即可形成泵充砼柱,并起到支撑顶板作用。泵充砼柱是在井下巷道合适的位置现场制作,机械化程度高,工作面回采时采煤机可以割碎,经由刮板输送机和胶带输送机运出,可实现工作面安全高效快速通过空巷。
[0004]在现有的实际作业过程中,为了保证泵充砼柱在巷道中能够直立,通常波纹管的长度需比巷道高度少200~300mm,由此,在填充材料的过程中,靠近顶板位置的柔模袋会受压发生扩展,形成鼓包的“蘑菇头”状,导致泵充砼柱难以快速带压接顶,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及施工方法,用以解决或改善现有泵充砼柱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难以实现快速带压接顶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包括:柱顶模架,所述柱顶模架呈筒状,所述柱顶模架沿所述柱顶模架的轴线方向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空巷中的顶板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波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波纹管连通,所述柱顶模架与所述波纹管内用于套设柔模袋,所述柔模袋由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所述柱顶模架包括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相对于所述柱顶模架的轴线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可拆卸式连接。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第一肋板,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肋板相对应的第二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与所述第二肋板通过紧固件连接。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所述第一肋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肋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紧固件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所述第一肋板设有两个,两个所
述第一肋板分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肋板相对于所述柱顶模架的轴线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肋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肋板分设于所述第二架体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肋板相对于所述柱顶模架的轴线呈对称布置。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沿垂直于所述柱顶模架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半圆状。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所述第一端的边缘与所述第二端的边缘均设置有沿边,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沿边与所述顶板连接,位于所述第二端的沿边与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连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所述沿边在垂直于所述柱顶模架的轴线方向的投影形状呈圆环状。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所述柱顶模架的侧壁上设有填充口,所述填充口用于供填充材料填充至所述柔模袋内。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
[0016]在柱顶模架与波纹管内套入柔模袋;
[0017]将所述柱顶模架的第一端与空巷的顶板接触连接,将所述柱顶模架的第二端与所述波纹管的一端接触连接,将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巷的底板接触连接;
[0018]向所述柔模袋内泵送填充材料。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及施工方法,通过补偿波纹管的长度,并对其内部的柔模袋进行约束,避免柔模袋出现受压向外扩展的现象,以使得泵充砼柱能够实现快速可靠地带压接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柱顶模架与波纹管的内部套设一个柔模袋,将柱顶模架的第二端与波纹管的一端相接触,波纹管在人工或立柱台车的抓握下保持竖直状态,以使得波纹管的另一端与底板接触连接,柱顶模架的第一端与顶板接触连接,即柱顶模架的高度与波纹管的长度之和与空巷的高度相等,向柔模袋内泵送填充材料,波纹管与柱顶模架的侧壁共同对柔模袋形成约束,避免柔模袋向外扩展,从而可使得泵充砼柱实现快速可靠地带压接顶,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现有泵充砼柱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柔模袋;
[0028]2:波纹管;
[0029]3:顶板;
[0030]4:底板;
[0031]5:填充材料;
[0032]6:柱顶模架;61:第一架体;611:第一肋板;62:第二架体;621:第二肋板;63:沿边;64:填充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顶模架,所述柱顶模架呈筒状,所述柱顶模架沿所述柱顶模架的轴线方向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空巷中的顶板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波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波纹管连通,所述柱顶模架与所述波纹管内用于套设柔模袋,所述柔模袋由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顶模架包括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相对于所述柱顶模架的轴线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第一肋板,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肋板相对应的第二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与所述第二肋板通过紧固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肋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紧固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充砼柱带压接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肋板分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勇王洋马冰刘勇蒋威伊钟玉颜丙双丁科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榆林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