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28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中,透镜驱动装置具备:OIS可动部,容纳所述透镜支架且包括层叠在底座上的两个台部,一个台部能与透镜支架一起在与光轴正交的X方向上移动,两个台部都能与透镜支架一起在与光轴正交的Y方向上移动;AF驱动部,包括使透镜支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超声电机;OIS驱动部,包括固定于一个台部且使一个台部在X方向上移动的超声电机、和使两个台部在Y方向上移动的超声电机;AF用配线,被嵌件于一个台部中的包围透镜支架的边中的第一边,将来自底座的电力向AF驱动部供给;OIS用配线,被嵌件于一个台部中的位于与第一边相对的位置的第二边,将来自底座的电力向X方向的超声电机供给。将来自底座的电力向X方向的超声电机供给。将来自底座的电力向X方向的超声电机供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0月30日、申请号为202080085176.5、专利技术名称为“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申请人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3]一般而言,在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中搭载有小型的摄像机模块。在这种摄像机模块中应用具有自动进行拍摄被拍摄物时的对焦的自动聚焦功能(以下称作“AF功能”,AF:Auto Focus,自动聚焦)以及对拍摄时产生的抖动(振动)进行光学修正以减轻图像模糊的抖动修正功能(以下称作“OIS功能”,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学防抖)的透镜驱动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0004]具有AF功能及OIS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用于使透镜部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自动聚焦驱动部(以下称作“AF驱动部”)以及用于使透镜部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内摆动的抖动修正驱动部(以下称作“OIS驱动部”)。在专利文献1中,AF驱动部和OIS驱动部中应用了音圈电机(VCM:Voice Coil Motor)。
[0005]另外,近年来,正在推进具有多个(典型地为两个)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机模块的实用化(所谓的双镜头摄像机)。双镜头摄像机根据使用场景具有多种可能性,例如能够同时对焦距不同的两张图像进行摄像,以及能够同时对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进行摄像等。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21055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123787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然而,如专利文献1那样,利用了VCM的透镜驱动装置受到外部磁性的影响,所以有可能损害高精度的动作。尤其是,在透镜驱动装置被并排配置的双镜头摄像机中,在透镜驱动装置之间产生磁干扰的可能性较高。
[0012]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AF驱动部和OIS驱动部中应用了超声电机的透镜驱动装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透镜驱动装置是无磁的,所以能够减少外部磁性的影响,但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小型化和低高度化。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小型化和低高度化,并且能够提高驱动性能的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0014]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
[0016]OIS可动部,其以使透镜支架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所述透镜支架,且包括层叠在底座上的两个台部,所述两个台部中的一个台部能够与所述透镜支架一起在与光轴正交的X方向上移动,所述两个台部都能够与所述透镜支架一起在与所述光轴正交的Y方向上移动;
[0017]AF驱动部,其包括使所述透镜支架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的超声电机;
[0018]OIS驱动部,其包括使所述一个台部在所述X方向上移动的X方向的超声电机、和使所述两个台部在所述Y方向上移动的Y方向的超声电机,所述X方向的超声电机固定于所述一个台部;
[0019]AF用配线,其被嵌件于所述一个台部中的包围所述透镜支架的边中的第一边,将来自所述底座的电力向所述AF驱动部供给;以及
[0020]OIS用配线,其被嵌件于所述一个台部中的位于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位置的第二边,将来自所述底座的电力向所述X方向的超声电机供给。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摄像机模块具备:
[0022]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0023]透镜,容纳于所述透镜支架;以及
[0024]摄像部,对由所述透镜成像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
[0026]第一固定部;
[0027]第一可动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径向内侧;
[0028]第一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支撑所述第一可动部;以及
[0029]Z方向驱动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且使所述第一可动部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移动,
[0030]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沿所述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状,
[0031]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中,
[0032]所述第一可动部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的动力传递部,
[0033]所述Z方向驱动部由将振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超声电机构成,且以与所述动力传递部抵接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矩形的第一边,
[0034]所述第一可动部以隔着所述第一支撑部被向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施力方向施力的状态,被所述第一固定部支撑。
[003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摄像机模块具备:
[0036]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0037]透镜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以及
[0038]摄像部,对由所述透镜部成像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
[003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摄像机搭载装置为信息设备或运输设备,该摄像机搭载装置具备:
[0040]上述的摄像机模块;以及
[0041]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摄像机模块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0042]专利技术效果
[004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的小型化和低高度化,并且能够提高驱动性能。
附图说明
[0044]图1A、图1B是表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的智能手机的图。
[0045]图2是摄像机模块的外观立体图。
[0046]图3A、图3B是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0047]图4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48]图5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49]图6是表示底座的配线结构的俯视图。
[0050]图7A、图7B是OIS驱动部的立体图。
[0051]图8是OIS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0052]图9是OIS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0053]图10是OIS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0054]图11A、图11B是AF驱动部的立体图。
[0055]图12是表示AF单元中的配线结构和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0056]图13是表示AF单元中的支撑结构的图。
[0057]图14是表示AF驱动部的安装状态的侧视图。
[0058]图15A、图15B是表示作为搭载有车载用摄像机模块的摄像机搭载装置的汽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60]图1A、图1B是表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A的智能手机M(摄像机搭载装置的一例)的图。图1A是智能手机M的主视图,图1B是智能手机M的后视图。
[00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OIS可动部,其以使透镜支架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所述透镜支架,且包括层叠在底座上的两个台部,所述两个台部中的一个台部能够与所述透镜支架一起在与光轴正交的X方向上移动,所述两个台部都能够与所述透镜支架一起在与所述光轴正交的Y方向上移动;AF驱动部,其包括使所述透镜支架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的超声电机;OIS驱动部,其包括使所述一个台部在所述X方向上移动的X方向的超声电机、和使所述两个台部在所述Y方向上移动的Y方向的超声电机,所述X方向的超声电机固定于所述一个台部;AF用配线,其被嵌件于所述一个台部中的包围所述透镜支架的边中的第一边,将来自所述底座的电力向所述AF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原正吉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