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远程管理
,具体为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互联网时代,多人线上数据交互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异地办公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将各地的用户随时随地连接起来,免去了线下交换数据的繁琐流程。多人数据交互系统通常由用户终端、VPN网关、多点控制单元MCU与总服务器组成,分为点对点数据交互系统与多点数据交互系统,点对点数据交互系统稳定性较好但支持数据交互的人数很少,因此多点数据交互系统运用更为广泛,但对于多点数据交互系统来说,进行数据交互的用户地域上分布很广,在进行线上数据交互时,有些用户与总部的服务器之间相距甚远,链接不稳定,信号衰减严重,经常会出现传输卡顿和数据丢失问题,影响数据交互正常进行。
[0003]现有的中继服务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户终端与总服务器之间的链接问题,但线上数据交互的数据流往往很小,租用中继服务器的价格却十分昂贵。此外,使用中继服务器也有可能大量挤占其他用户的信道资源,降低数据交互系统整体的流畅程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系统对所有的用户终端与总服务器进行管理,每隔固定的时间从用户终端向总服务器发送测试数据包,检测用户终端与总服务器之间的链路稳定性,若链路稳定性不符合要求,则判断该用户存在链接不稳定的情况,记录下该用户的IP地址后,将该用户的信息反馈到步骤S200;与此同时,系统检测所有链路稳定性不达标的用户,将其编号与IP地址记录下来,以供步骤S300进行转发用户匹配,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用户,反馈数据到总服务器,不进行操作;S200.系统获取步骤S100中出现链接问题的用户,记录其IP数据,将其标记为待匹配用户;获取步骤S100中链路数据不达标的用户,记录IP数据,将其标记为转发用户;获取总服务器的IP数据后,把该步骤获得的所有数据存入数据库;S300.读取步骤S200中所述数据库内待匹配用户的与转发用户的IP数据,从云数据平台获取其地址数据;读取总服务器的与待匹配用户的IP数据,从云数据平台获取总服务器与待匹配用户的地址数据;系统比对两次获取的地址数据,去除所有地址数据不满足要求的转发用户,剩余转发用户根据链路稳定性进行降序排序,构成一个转发用户选择名单,将处在名单第一位的转发用户标记为目标用户;S400.接收步骤S300中的IP数据,两次发出测试数据包,计算两个用户之间链路的特征值,若第二次链路的特征值低于第一次链路的特征值,则取消目标用户的标记,将名单中下一位转发用户标记为目标用户;向目标用户发出数据代转发请求,若目标用户同意代为转发,则建立一条点对点信道,断开待匹配用户与服务器的链接,转而与目标用户建立链接,目标用户接收到数据,在其数据包前打上标识符,一同发送给总服务器;若目标用户不同意转发,取消其标记,将名单中下一位转发用户标记为目标用户;S500.总服务器接收到目标用户发送来的数据后,识别数据包的来源,分离出来源为目标用户与来源为待匹配用户的数据,分别进行数据解析;新链路建立完毕后,系统从待匹配用户向总服务器发送一串测试数据包,得到新链路的链路稳定性;与数据库中存入的旧链路的链路稳定性比较,若新链路的链路稳定性低于旧链路,则取消目标用户的标记,从转发用户选择名单中移除该用户,将名单中下一位转发用户标记为目标用户进行步骤S400;若转发用户选择名单中不存在可标记的目标用户,则断开新链路,重新使用旧链路进行数据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包括:步骤S101.系统记录下所有参与者的编号集合为A={A1,A2,
…
,An},其中n表示参与数据交互的用户数量,An表示第n个用户的编号;系统每隔时间x依次通过用户终端与总服务器的链路发送测试数据,其中x为系统发送测试数据的间隔,初始值预设在系统中,记录到测试数据从用户An发送到总服务器的时延为t0,测试数据从用户An发送到总服务器的丢包率为p0,所述链路的链路稳定性包括链路的时延与丢包率;步骤S102.检测用户An时延t0与丢包率p0的大小,若t0大于t或p0大于p,所述t代表最大时延阈值,p代表最大丢包率阈值,记录下用户An的IP地址信息,将信息反馈到步骤S200。步骤S103.检测所有时延不大于t且丢包率不高于p的用户集合为B={B1,B2,
…
,Bm},其中m代表符合条件的用户数量,Bm代表第m个符合条件的用户,将其编号和IP地址信息反
馈到步骤S200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用户,系统将数据反馈给总服务器,不进行操作;在步骤S200中,获取步骤S100中找到的用户信息,将用户An标记为待转发用户,将接收到的IP地址、时延和丢包率信息存入数据库,将集合B内的所有用户标记为转发用户,其中每一个用户的IP地址、时延和丢包率信息都存入数据库,供步骤S300匹配时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包括:步骤S301.从数据库中读取用户An和集合B中每一个用户的IP地址,将用户An与用户Bm的IP地址信息传送给云数据平台,从云平台上查询这两个IP地址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记为K1;步骤S302.从数据库中读取总服务器所在的IP地址,将用户An的IP地址与总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传送给云数据平台,从云平台上查询用户An与总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记为K2;步骤S303.依次比较集合B中每一个用户的K1值与K2的大小,若对于用户Bm来说,K1>K2,则从集合去除用户Bm;若K1<K2或K1=K2,则在集合中保留用户Bm;步骤S304.系统从用户An依次向集合B中的每一个用户发送测试数据,记录每一个用户收到数据的时延,记为t2,将所有转发用户按t2值的大小进行升序排列,若存在多个转发用户的时延相同,系统记录这些转发用户收到数据时的丢包率,记为p1,将时延相同的转发用户按p1的大小升序排序,排序后的转发用户序列称为转发用户选择名单,将处在名单第一位的用户标记为目标用户;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用户,系统将数据反馈给总服务器,不进行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远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包括:步骤S401.接收步骤S304中待匹配用户An与目标用户Bm的编号与IP地址,从用户An向用户Bm两次发出测试数据,记录用户Bm第一次接收到数据的时延为t3,丢包率为p3,计算链路第一次发传输数据的特征值C1=t3*p3,Bm第二次接收到数据的时延为t4,丢包率为p4,计算链路第二次传输数据的特征值C2=t4*p4,若C2>C1,则取消目标用户Bm的标记,将目标用户Bm移除出转发用户选择名单,把名单中下一位转发用户标记为目标用户,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匹配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目标用户,若名单中不存在可被标记的转发用户,系统将数据反馈给总服务器,不进行操作;步骤S402.向目标用户Bm发送转发请求,若Bm同意,则断开用户An与总服务器的链接,建立一条用户An与用户Bm之间的点对点信道,用户An需要发送给总服务器的数据通过点对点信道发送给用户Bm,由用户Bm代为转发给总服务器;若目标用户Bm不同意转发,将目标用户Bm移除出转发用户选择名单,把名单中下一位转发用户标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根花尔,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殊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