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壁厚差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06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壁厚差检测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外界待检测轴承内圈或外圈放置的放置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外界待检测轴承外圈的外圈固定件和用于固定外界待检测轴承内圈的内圈固定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外界待检测外圈壁厚差值或外界待检测内圈壁厚差值进行检测的检测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检测件居于放置面上的倾斜角度的第一调节件和用于调节检测件居于放置面上位置高度的第二调节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对轴承内圈和外圈壁厚差进行检测且在检测时固定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的检测工装的问题。圈的检测工装的问题。圈的检测工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壁厚差检测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检测
,具体为一种轴承壁厚差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批次的加工精度进行检测,特别是对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壁厚差的检测,轴承的壁厚差误差较大时,在使用时越容易造成其他元件的损坏。而现有的测试装置在检测时无法对轴承的内圈和外圈进行稳定固定,轴承在检测时容易转动,导致测量的结果误差较大,且现有的测试装置百分表在X轴、Y轴以及测试角度上无法进行调节,导致测试装置只能对固定尺寸的轴承进行检测,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壁厚差检测工装,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对轴承内圈和外圈壁厚差进行检测且在检测时固定轴承内圈或轴承外圈的检测工装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壁厚差检测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外界待检测轴承内圈或外圈放置的放置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外界待检测轴承外圈的外圈固定件和用于固定外界待检测轴承内圈的内圈固定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外界待检测外圈壁厚差值或外界待检测内圈壁厚差值进行检测的检测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检测件居于放置面上的倾斜角度的第一调节件和用于调节检测件居于放置面上位置高度的第二调节件。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操作人员将待检测轴承外圈或轴承内圈放置在放置面上,而后通过外圈固定件或内圈固定件进行固定,固定后的轴承外圈或轴承内圈可进行检测,操作人员通过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调节检测件居于放置面上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使得检测件能够直接对准待检测轴承外圈沟道或待检测轴承内圈沟道,以此提高检测效率,同时通过上述技术的设置能够提高轴承外圈或内圈在检测过程中于放置面上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检测精准度,避免待检测轴承外圈或内圈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晃动导致检测件检测精度受到影响。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面中心处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调节块端面上沿调节块高度方向贯穿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中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孔与两个滑槽连通设置,所述调节杆上轴向排布有第一齿纹,两个所述滑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齿纹啮合的第二齿纹,所述滑板始端穿出对应滑槽并设置有用于抵接在外界待检测内圈内周壁的内圈抵接板,所述内圈抵接板径向截面呈圆弧状设置,所述内圈抵接板即为内圈固定件。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需要固定待检测轴承内圈时,操作人员可旋转调节杆,使得调节杆上的第一齿纹分别与两个第二齿纹局部啮合,此时两个滑板分别在各自
对应的滑槽中滑移,进而带动滑板穿出滑槽,使得两个内圈抵接板直接与内圈内周壁相抵接,以此实现待检测轴承内圈在放置面上的固定,提高待检测轴承内圈在放置面上的稳定性,以此提高检测件检测精准度;上述技术中通过转动调节杆就能实现内圈抵接板对待检测轴承内圈的抵接,以此提高效率,同时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减少检测前的准备时长。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上中空开设有联动腔,所述联动腔中活动设置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轴线与调节孔轴线对齐设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调节孔连通的联动孔,所述调节杆上沿其高度方向贯穿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中沿配合槽高度方向滑移有联动杆,所述主齿轮上开设有供联动杆末端置入并螺纹配合的主孔,所述联动杆外壁上凸起有限位块,所述配合槽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沿调节杆高度方向滑移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形状与与限位块形状相适配设置,所述限位槽内周壁与限位块内周壁相接触设置,所述配合槽内周壁上环向开设有周转槽,所述周转槽与限位槽连通设置,所述联动腔中设置有两个联动板,两个所述联动板相对设置且联动板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与主齿轮啮合的啮合齿纹,所述联动腔中对应两个联动板位置均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居于对应联动板上方设置,所述联动板端面上沿联动板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齿纹,所述转轴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相邻且对应的配合齿纹啮合的联动齿纹,所述转轴一端设置有副齿轮,所述底座端面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中沿穿孔轴线方向滑移设置有穿杆,所述立板上开设有与穿孔连通的穿槽,所述穿槽与联动腔连通设置,两个所述副齿轮与两个穿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穿槽中设置有用于与对应且相邻的副齿轮局部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穿杆外壁上沿穿杆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与相邻的驱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纹,所述穿杆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外界待检测外圈外周壁局部抵接的外圈抵接板,所述外圈抵接板径向截面呈圆弧状设置,所述外圈抵接板即为外圈固定件。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需要固定待检测轴承外圈时,操作人员下压联动杆使得联动杆在配合槽中下移,此时联动杆上的限位块会脱离限位槽并进入到周转槽中,使得限位块不再受到限位槽的限制,此时操作人员旋转联动杆使得联动杆末端与主孔螺纹配合,以此实现联动杆转动时主齿轮的同步旋转,而主齿轮与啮合齿纹啮合,使得主齿轮旋转时会带动联动板在联动腔中滑移,联动板滑移时其通过配合齿纹与联动齿纹进行啮合,使得联动齿纹会带动转轴沿其轴线方向旋转,而转轴旋转会同步带动副齿轮旋转,副齿轮旋转会带动驱动齿轮旋转,而驱动齿轮与驱动齿纹啮合,使得在驱动齿轮旋转时会带动穿杆沿穿孔轴线方向进行滑移,进而使得穿杆上的外圈抵接板与外界待检测轴承外圈外周壁相抵接,以此实现待检测轴承外圈在放置面上的固定;通过联动杆和调节杆分体式设计减少底座体积,同时节省操作时间和拆装时间,以此提高检测效率。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圈抵接板两端连接有引导柱,所述放置面上对应每个引导柱位置均设置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柱局部滑移设置在引导槽中。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引导柱的设置确保外圈抵接板在移动时能够顺利的抵接在外界待检测外圈外周壁上,以此确保外圈抵接板在放置面上的固定,提高其在放置面上的稳定性。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面上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始端活动设置有摆动块,所述检测件包括设置在摆动块上的百分表。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百分表的设置用于检测内圈和外圈的沟
道,进而检测其壁厚数值,再拿实际测量壁厚数据减去设计的壁厚数据,便可得到轴承的壁厚差,通过百分表的设置能够提高检测数据。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始端上贯穿有摆动孔,所述摆动块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置入摆动孔的插轴,所述摆动孔中插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开设有供插轴局部置入的插槽,所述插轴外周壁上排布有第一调节齿纹,所述插槽内周壁上排布有用于与第一调节齿纹啮合的第二调节齿纹,所述限位轴外周壁上排布有第三调节齿纹,所述摆动孔内周壁上排布有用于与第三调节齿纹啮合的第四调节齿纹,所述限位轴即为第一调节件。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需要调节百分表在支撑杆上的相对倾斜角度时,操作人员将限位轴拔出摆动孔,此时插轴脱离插槽并可以在摆动孔中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壁厚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外界待检测轴承内圈或外圈放置的放置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外界待检测轴承外圈的外圈固定件和用于固定外界待检测轴承内圈的内圈固定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外界待检测外圈壁厚差值或外界待检测内圈壁厚差值进行检测的检测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检测件居于放置面上的倾斜角度的第一调节件和用于调节检测件居于放置面上位置高度的第二调节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壁厚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面中心处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调节块端面上沿调节块高度方向贯穿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中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孔与两个滑槽连通设置,所述调节杆上轴向排布有第一齿纹,两个所述滑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齿纹啮合的第二齿纹,所述滑板始端穿出对应滑槽并设置有用于抵接在外界待检测内圈内周壁的内圈抵接板,所述内圈抵接板径向截面呈圆弧状设置,所述内圈抵接板即为内圈固定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壁厚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中空开设有联动腔,所述联动腔中活动设置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轴线与调节孔轴线对齐设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调节孔连通的联动孔,所述调节杆上沿其高度方向贯穿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中沿配合槽高度方向滑移有联动杆,所述主齿轮上开设有供联动杆末端置入并螺纹配合的主孔,所述联动杆外壁上凸起有限位块,所述配合槽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沿调节杆高度方向滑移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形状与与限位块形状相适配设置,所述限位槽内周壁与限位块内周壁相接触设置,所述配合槽内周壁上环向开设有周转槽,所述周转槽与限位槽连通设置,所述联动腔中设置有两个联动板,两个所述联动板相对设置且联动板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与主齿轮啮合的啮合齿纹,所述联动腔中对应两个联动板位置均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居于对应联动板上方设置,所述联动板端面上沿联动板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齿纹,所述转轴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相邻且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