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082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和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夹持器,用于固定待清洗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进口端和出口端均通过管体通道与外界连通;出口端管体通道上设置快速接头;烧杯,用于盛装用于清洗待清洗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的洗剂;耐压缓冲容器,设置在夹持器出口端且通过管体通道上阀门与夹持器可开闭地连通;耐压缓冲容器连接有真空泵。利用耐压缓冲容器真空抽吸作用,排除待清洗玻璃刻蚀模型内部孔隙的残留液体;再分别吸入洗剂进行浸泡冲洗,去除蚀刻模型孔隙中存在的盐水、原油、染色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实现模型再利用。实现模型再利用。实现模型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驱油实验
,具体涉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玻璃刻蚀模型清洗再利用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砂岩储层的油水微观驱替特征是油气开发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特殊性,油水流动规律较为复杂。通过微观模型开展水驱油实验,有利于分析探讨储层油水两相的微观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富集状态。目前驱油实验的各类微观模型中,玻璃刻蚀模型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还原效果最好,且对驱替过程中油水流动的观测最为直观。但玻璃刻蚀模型制作需要专用设备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无法大量制作,若能对驱替实验后的玻璃刻蚀模型进行有效清洗,则可以实现模型的重复利用。
[0003]目前已公布的专利中较少提到有关微观蚀刻模型的清洗再利用,有涉及相关内容的,也存在微观蚀刻模型类型的区别,如多为通过外力施压将岩心玻璃片、观察玻璃片贴合在一起,清洗时将其分开,其模型的密封性与采用高温烧结或UV胶粘接的蚀刻模型存在本质区别。由于是外力施压贴合,玻璃蚀刻模型实验过程中易发生串流,对模型本身的影响无法确定,且实验结束后的清洗也未提及具体操作步骤。有提及类似模型清洗方法的,也仅提到用石油醚清洗、高温烘烤、碱水浸泡,没有具体实施流程及步骤的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和方法,能对驱替实验后的玻璃刻蚀模型进行有效清洗且不损害模型本身,实现模型再利用。
[0005]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夹持器,用于固定待清洗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外壳为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的封闭容器,进口端和出口端均通过管体通道与外界连通;出口端管体通道上设置快速接头;烧杯,用于盛装洗剂,夹持器的进口端的管体通道末端能够伸入烧杯洗剂液面之下;耐压缓冲容器,设置在夹持器出口端且通过管体通道上阀门与夹持器可开闭地连通;耐压缓冲容器连接有真空泵。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烧杯至少为一个轮流盛装不同液体,或者为多个。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器外壳中设置夹持固定装置以悬空和/或浸泡固定待清洗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器进口端和出口端均的管体通道为软管。
[0009]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清洗玻璃刻蚀模型固定在具有封闭容器壳体的夹持器上,夹持器进口端通过快速接头与装有洗剂的烧杯相连,夹持器出口端通过阀门与耐压缓冲容器连接,耐压缓冲容器预先将腔体抽吸为负压状态;
S2:利用耐压缓冲容器真空抽吸作用,将夹持器进口端快速排空后排除待清洗玻璃刻蚀模型内部孔隙的残留液体;然后将夹持器进口端再分别吸入蒸馏水、无水乙醇、石油醚在内的洗剂进行浸泡冲洗,利用耐压缓冲容器真空抽吸作用,去除蚀刻模型孔隙中存在的盐水、原油、染色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实现模型再利用。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1,将夹持器进口端软管开口端保持放空状态,开启快速接头,然后将阀门打开,保持若干秒后关闭快速接头,用于将模型孔隙内液体大部分抽出,关闭阀门;步骤S22,将软管开口端浸入蒸馏水烧杯中,开启快速接头,让蒸馏水充填真空状态的模型孔隙后关闭快速接头,静置若干分钟,用于稀释水溶物;重复步骤S21一次;步骤S23,将软管开口端浸入无水乙醇烧杯中,开启快速接头,让无水乙醇充填真空状态的模型孔隙后关闭快速接头,静置若干分钟,用于带出残余水;重复步骤S21一次;步骤S24,将软管开口端浸入石油醚烧杯中,开启快速接头,让石油醚充填真空状态的模型孔隙后关闭快速接头,静置若干分钟,用于稀释油溶物并带出残余油;重复步骤S21一次;对于开展过聚合物驱油实验的玻璃蚀刻模型,还需进行步骤S25的操作;若无,则跳过步骤S25;步骤S25,将软管开口端浸入NaOH水溶液烧杯中,开启快速接头,让NaOH水溶液充填真空状态的模型孔隙后关闭快速接头,静置若干分钟,用于水解残余聚合物;再依次重复步骤S21、步骤S22各一次;步骤S26,将软管开口端浸入无水乙醇烧杯中,依次开启快速接头、阀门,用无水乙醇冲洗模型孔隙若干秒;再将软管开口端通大气,将模型孔隙内液体抽出,若干分钟后关闭阀门;步骤S27,将清洗后的玻璃刻蚀模型从夹持器中取下,用脱脂棉擦拭干净,放入电热干燥箱设定温度下恒温若干小时,冷却后取出备用。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2中各步骤中,若干秒为3

15秒。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2中各步骤中,静置时间为2

15分钟。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2中为10%NaOH水溶液。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2电热干燥箱为60℃

120℃下恒温2

5小时不等。
[0015]由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了一种用于开展油气田开发实验领域微观驱油可视化研究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和方法。其包括一套抽吸流程及清洗步骤:将待清洗玻璃刻蚀模型固定在夹持器上,夹持器进口端的软管与烧杯相连,夹持器出口端与内部为真空状态的缓冲容器连接;耐压缓冲容器的作用在于持续提供负压而不用频繁启停真空泵,同时确保抽吸的残液不会倒流至真空泵。
[0016]清洗玻璃刻蚀模型内部孔隙时,利用真空负压抽吸作用,排除模型中的残留液体,再通过负压将洗剂依次吸入孔隙内浸泡,每一次的处理液需借助负压抽吸出后再进行下一种洗剂的吸入。分别吸入蒸馏水、无水乙醇、石油醚、NaOH溶液等进行浸泡冲洗,可有效去除蚀刻模型孔隙中存在的盐水、原油、染色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实现模型再利用。进而可开展多组平行实验,降低成本的同时便于开展对比评价。
[00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开展油气田开发实验领域微观驱油可视化研究的玻璃刻蚀模型清洗再利用的方法,其包括一套抽吸流程及清洗步骤:通过多种洗剂对模型孔隙中残留的各类物质进行预处理,同时采用抽吸方式代替驱替方式,该流程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
[0018]同时,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驱替方式下需要在流程中部安装多套洗剂容器的问题,极大地简化了流程,并能对驱替实验后的玻璃刻蚀模型进行有效清洗。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种洗剂对模型孔隙中残留的各类物质进行预处理,并有效清除残余物,实现了玻璃刻蚀模型的再利用。进而可开展多组平行实验,降低成本的同时便于开展对比评价,对剩余油微观赋存分布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步骤图。
[0021]图标:1

玻璃刻蚀模型;2

夹持器;3

快速接头;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夹持器,用于固定待清洗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外壳为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的封闭容器,进口端和出口端均通过管体通道与外界连通;出口端管体通道上设置快速接头;烧杯,用于盛装洗剂,夹持器的进口端的管体通道末端能够伸入烧杯洗剂液面之下;耐压缓冲容器,设置在夹持器出口端且通过管体通道上阀门与夹持器可开闭地连通;耐压缓冲容器连接有真空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杯至少为一个轮流盛装不同液体,或者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夹持器外壳中设置夹持固定装置以悬空和/或浸泡固定待清洗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夹持器进口端和出口端均的管体通道为软管。5.一种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清洗玻璃刻蚀模型固定在具有封闭容器壳体的夹持器上,夹持器进口端通过快速接头与装有洗剂的烧杯相连,夹持器出口端通过阀门与耐压缓冲容器连接,耐压缓冲容器预先将腔体抽吸为负压状态;S2:利用耐压缓冲容器真空抽吸作用,将夹持器进口端快速排空后排除待清洗玻璃刻蚀模型内部孔隙的残留液体;然后将夹持器进口端再分别吸入蒸馏水、无水乙醇、石油醚在内的洗剂进行浸泡冲洗,利用耐压缓冲容器真空抽吸作用,去除蚀刻模型孔隙中存在的盐水、原油、染色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实现模型再利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观驱油蚀刻模型清洗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1,将夹持器进口端软管开口端保持放空状态,开启快速接头,然后将阀门打开,保持若干秒后关闭快速接头,用于将模型孔隙内液体大部分抽出,关闭阀门;步骤S22,将软管开口端浸入蒸馏水烧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崯吴华胡心玲罗智荣林柏胡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