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头晕头疼的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7072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解头晕头疼的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白术油、苍术油、厚朴油、川芎油、红花油、藏红花油、当归油、白芷油、苏合香油、木香油、香附油、沉香油、檀香油、花椒油、安息香油、红景天油、人参油、樟树皮油、樟树叶油、桉油、广藿香油、肉豆蔻油、丹参油、乳香油、椒样薄荷油、薄荷油、生姜油、紫苏叶油、辛夷花油、石菖蒲油、银杏叶油、陈皮油、玫瑰油、丁香花蕾油、肉桂油、小茴香油、八角茴香油、丁香罗勒油、百里香油、薄荷脑、乙醇、维生素E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传统汤剂及中成药具有载药量高,杂质少,多维度给药的特性,具有跨时代意义。具有跨时代意义。具有跨时代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头晕头疼的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缓解头晕头疼的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芳香中药和芳香疗法的应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今随着202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的颁布,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单独成为一个章节,并且明确了相应执行标准和检验方法,但与国际上芳香疗法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芳香疗法现还停留在传统医学煎煮萃取方法或是单一有效物质应用,缺乏现代化制剂研究和应用。
[0003]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学习强度不断提高和压力加剧,根据《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流行病学报告,既往研究显示普通成年人群的偏头痛年发病率为0~33/1000例,女性的发病率整体比男性高,在发病高峰年龄段,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2016年的GBD研究显示偏头痛的年患病率为14.4%,其中女性为18.9%,男性为9.8%。据推测中国约有4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头痛的困扰,且常同时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
[0004]根据《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我国既往数据显示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不足,病人就诊率仅为52.9%,且普遍存在预防性治疗不足或镇痛药物使用过度等情况。临床及市场上均有广发(广泛)需求,经文献查询,国际上经常使用薰衣草、罗马洋甘菊等其他植物制作的精油,通过香薰疗法缓解紧张性头疼,在

中度的发作效果与指南推荐的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效果相当。
[0005]芳香疗法作用机制经现代学研究表明,吸收进入鼻腔的芳香物质被识别结合后,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然后传入嗅觉传导通路。有关嗅觉通路的途径,既往的研究表明,芳香分子可以特异性地与嗅感觉神经元上G

蛋白耦联受体结合,引出嗅觉感受器电位,由嗅感觉神经元传递至嗅球,嗅球又将信号通过嗅束投射到初级嗅皮质,再由初级嗅皮质投射嗅觉的次级皮质中心,最后传到海马。磁共振研究表明,嗅觉的脑区定位主要在额叶和颞叶。其可能的机制是吸嗅入人体的芳香物质能够通过嗅觉通路引起相关脑区的活化,进而达到改善认知能力和调节情绪的功能。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探讨了AD与嗅觉的联系以及吸嗅法治疗AD的可能性。Wilson等通过对AD患者进行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行为学的嗅觉功能检查结果与脑内AD所致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在证实了AD与嗅觉功能障碍的内在联系的同时,也展示了吸嗅法治疗疾病的前景。而另一方面,芳香物质进入鼻腔后,亦可以伴随肺的气体交换功能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到达对应的靶区发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芳香物质活化的脑区和作用的人体靶区有异,发挥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
[0006]因此,提供一种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解头晕头疼的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挥发油包括以下组分:
[0010]白术油5

10份、苍术油1

5份、厚朴油1

10份、川芎油5

10份、红花油1

3份、藏红花油1

3份、当归油5

10份、白芷油1

5份、苏合香油1

5份、木香油1

10份、香附油1

10份、沉香油1

5份、檀香油1

10份、花椒油1

10份、安息香油2

10份、红景天油5

10份、人参油1

5份、樟树皮油1

5份、樟树叶油10

15份、桉(树)油5

15份、广藿香油5

10份、肉豆蔻油1

5份、丹参油5

10份、乳香油1

10份、椒样薄荷油5

10份、薄荷油5

10份、生姜油5

10份、紫苏叶油1

5份、辛夷花油1

5份、石菖蒲油1

5份、银杏叶油5

10份、陈皮油1

5份、玫瑰油1

5份、丁香花蕾油5

15份、丁香叶油1

5份、肉桂油1

5份、小茴香油1

3份、八角茴香油5

10份、丁香罗勒油5

15份、薄荷脑5

10份、乙醇10

30份、百里香油(麝香草油)5

10份、沉香醇百里香油1

5、维生素E油1份。
[0011]进一步的,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挥发油包括调味剂1

5份;
[0012]所述调味剂为沉香醇百里香油、罗马洋甘菊油、茉莉精油、香紫苏油、薰衣草油中的任意一种。
[0013]进一步的,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挥发油包括以下组分:
[0014]白术油10份、苍术油5份、厚朴油10份、川芎油10份、红花油1份、藏红花油1份、当归油10份、白芷油5份、苏合香油5份、木香油10份、香附油10份、沉香油2份、檀香油10份、花椒油10份、安息香油10份、红景天油10份、人参油3份、樟树皮油5份、樟树叶油10份、桉(树)油10份、广藿香油10份、肉豆蔻油5份、丹参油10份、乳香油10份、椒样薄荷油5份、薄荷油10份、生姜油10份、紫苏叶油1份、辛夷花油5份、石菖蒲油5份、银杏叶油10份、陈皮油5份、玫瑰油1份、丁香花蕾油10份、丁香叶油2份、肉桂油1份、小茴香油1份、八角茴香油5份、丁香罗勒油10份、薄荷脑5份、乙醇10份、百里香油(麝香草油)5份、沉香醇百里香油3、维生素E油1份。
[0015]一种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将配方量的当归、白芷、花椒、藏红花、白术、川芎、红花、木香、香附、苍术、厚朴、苏合香、沉香、檀香、安息香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工艺:
[0017]将原料分别清洗、粉碎,分别投入超临界萃取釜中,对贮罐进行冷却,同时对萃取釜、解析釜进行加热,加热至温度60

160℃,打开CO2气瓶送气,并打开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挥发油包括以下组分:白术油5

10份、苍术油1

5份、厚朴油1

10份、川芎油5

10份、红花油1

3份、藏红花油1

3份、当归油5

10份、白芷油1

5份、苏合香油1

5份、木香油1

10份、香附油1

10份、沉香油1

5份、檀香油1

10份、花椒油1

10份、安息香油2

10份、红景天油5

10份、人参油1

5份、樟树皮油1

5份、樟树叶油10

15份、桉油5

15份、广藿香油5

10份、肉豆蔻油1

5份、丹参油5

10份、乳香油1

10份、椒样薄荷油5

10份、薄荷油5

10份、生姜油5

10份、紫苏叶油1

5份、辛夷花油1

5份、石菖蒲油1

5份、银杏叶油5

10份、陈皮油1

5份、玫瑰油1

5份、丁香花蕾油5

15份、丁香叶油1

5份、肉桂油1

5份、小茴香油1

3份、八角茴香油5

10份、丁香罗勒油5

15份、薄荷脑5

10份、乙醇10

30份、百里香油5

10份、沉香醇百里香油1

5、维生素E油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挥发油包括调味剂1

5份;所述调味剂为沉香醇百里香油、罗马洋甘菊油、茉莉精油、香紫苏油、薰衣草油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挥发油包括以下组分:白术油10份、苍术油5份、厚朴油10份、川芎油10份、红花油1份、藏红花油1份、当归油10份、白芷油5份、苏合香油5份、木香油10份、香附油10份、沉香油2份、檀香油10份、花椒油10份、安息香油10份、红景天油10份、人参油3份、樟树皮油5份、樟树叶油10份、桉油10份、广藿香油10份、肉豆蔻油5份、丹参油10份、乳香油10份、椒样薄荷油5份、薄荷油10份、生姜油10份、紫苏叶油1份、辛夷花油5份、石菖蒲油5份、银杏叶油10份、陈皮油5份、玫瑰油1份、丁香花蕾油10份、丁香叶油2份、肉桂油1份、小茴香油1份、八角茴香油5份、丁香罗勒油10份、薄荷脑5份、乙醇10份、百里香油5份、沉香醇百里香油3、维生素E油1份。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当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远何立森崔菲何香颐王钲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晨医药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