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063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领域,尤其涉及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壳体和集成于所述壳体的主控制器、集中器;所述主控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AD转换器、数据处理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任意配电检测设备预先完成配置,并实时采集所述配电检测设备的端数据;采集到的数据经所述AD转换器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由所述集中器通过网关将处理数据结果按所述主控制模块指定的通讯路径进行远程发送。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厂家和类似的配电设备之间的数据汇集和处理,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的效率。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地位的上升,为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问题,必须建立以先进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为基础的能源互联网。在能源互联网实践中,传统电力系统向智慧型电力系统转变,能源消费者对新型能源综合服务的需求增加,在争取消费话语权、参与节能减排等方面存在内在需求,但未得到有效满足。传统电力系统配电终端更多服务电网企业,忽略了电力用户的消费体验和选择权。
[0003]能源互联网下的配电终端应重视电力用户参与电力响应的现实需求,基于日趋复杂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技术研发上强调灵活性和开放性,关注数据应用价值及增值服务,挖掘电力用户对高效能源管理的潜在需求,这对配电终端研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在配电侧,出于对电力设备进行监控及对用电信息进行集抄的目的,需要在配电侧布置配电开关监控终端、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集中器及网关设备。然而,上述设备一般是出自不同的厂家的,在使用前需要安装及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调试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或者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和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包括:壳体和集成于所述壳体的主控制器、集中器;所述主控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AD转换器、数据处理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任意配电检测设备预先完成配置,并实时采集所述配电检测设备的端数据;采集到的数据经所述AD转换器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由所述集中器通过网关将处理数据结果按所述主控制模块指定的通讯路径进行远程发送。
[0006]优选的,所述配电检测设备包括:配电开关监控模块、配电变压器监测模块、智能电表、物联表、智能断路器以及逆变器。
[0007]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将采集的所述配电检测设备的数据和所述处理数据结果,备份至存储模块以供上位机读取或修改。
[0008]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运算处理:根据规程,基于离群值分析和阀值分析,依次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晰;对清晰后的数据依次进行一次有效处理和二次有效处理;将有效处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将综合分析后的数据及原始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制模块以等待传输。
[0009]优选的,所述一次有效处理包括对数据进行消噪、滤波、无效值剔除、数据填补和聚类分析处理;所述二次有效处理包括对所述一次有效处理的结果进行差分、累加、时段求最值以及一致性处理;所述综合分析处理包括对所述二次有效处理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时序分析。
[0010]优选的,所述对采集数据进行消噪、滤波,包括:在快速偏微分方程算法中,使用后向欧拉有限差分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获得第一去噪数据;在自适应卡尔曼算法中,将数据本身、数据的变化率以及变化率的导数作为系统状态变量,根据惯性定律构建过程模型和观测模型,并根据所述过程模型和所述观测模型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获得第二去噪数据;将所述第一去噪数据和所述第二去噪数据进行加权融合后获得滤波后数据。
[0011]优选的,所述网关包括:上行通信单元、下行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上行通信单元、所述下行通信单元连接;所述下行通信单元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以接收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处理所述下行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数据,以将其转换成适合所述上行通信单元发送的数据制式,以供发送。
[0012]优选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用于采集所述配电检测设备的实时数据;数据处理层,用于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进行消噪、滤波、无效值剔除、数据填补和聚类分析处理,再进行差分、累加、时段求最值以及一致性处理,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时序分析获得处理后数据结果;数据传输层,负责将所述处理后数据结果及原始数据分别传输至存储模块和上位机;设备管理层,用于将待管理的所述配电检测设备录入系统完成绑定配置。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方法,适用于上述系统,包括:
[0014]将所述配电检测设备与所述主控制器端的数据采集模块绑定配置,由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所述配电检测设备的端数据信息;
[0015]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AD转换处理后,进行一次有效处理和二次有效处理,对有效处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将分析后的数据结果及原始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制模块;
[0016]所述主控制模块进行数据备份后,通过网关将所述数据结果按指定的通讯路径进行远程发送。
[0017]优选的,所述配电检测设备的端数据信息包括:配电开关监控模块、配电变压器监测模块、智能电表、物联表、智能断路器以及逆变器端监测的配电网运行参数。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接口标准化。面向配电网多业务状态监测的通信系统中接入网设备处在厂家多、协议多的环境中,各厂家生产的接口协议、接口功能各不相同,均可实现统一数据次采集和处理,从而提高设备间互操作性,实现配电网的开放包容需求。
[0020]业务差异化QoS保障需求。配电网的多业务状态监测系统间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便于新业务开通,接纳能力强。此外,进一步完善当前网络资源调度、动态接入控制等QoS保障机制,从而满足多业务状态监测的差异化需求。
[0021]集中运维与统一管控需求。解决了配电业务状态监测系统面临设备数量多、覆盖范围广以及日趋复杂的网络结构难题,实现统一配置、平台集中管控,进一步满足配电网设备运行过程复杂性需求,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管控以及智能化、高效化运维。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面向配电多业务融合智能终端示意图;
[0023]图2为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流程图;
[0024]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融合智能终端应用示意图;
[0025]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的融合智能终端应用示意图;
[0026]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的融合智能终端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9]还应当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30]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集成于所述壳体的主控制器、集中器;所述主控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AD转换器、数据处理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任意配电检测设备预先完成配置,并实时采集所述配电检测设备的端数据;采集到的数据经所述AD转换器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由所述集中器通过网关将处理数据结果按所述主控制模块指定的通讯路径进行远程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检测设备包括:配电开关监控模块、配电变压器监测模块、智能电表、物联表、智能断路器以及逆变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将采集的所述配电检测设备的数据和所述处理数据结果,备份至存储模块以供上位机读取或修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运算处理:根据规程,基于离群值分析和阀值分析,依次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晰;对清晰后的数据依次进行一次有效处理和二次有效处理;将有效处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将综合分析后的数据及原始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制模块以等待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有效处理包括对数据进行消噪、滤波、无效值剔除、数据填补和聚类分析处理;所述二次有效处理包括对所述一次有效处理的结果进行差分、累加、时段求最值以及一致性处理;所述综合分析处理包括对所述二次有效处理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时序分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面向配电多业务的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采集数据进行消噪、滤波,包括:在快速偏微分方程算法中,使用后向欧拉有限差分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获得第一去噪数据;在自适应卡尔曼算法中,将数据本身、数据的变化率以及变化率的导数作为系统状态变量,根据惯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溪桥李俊陈志君程敏蒲鸥周春丽覃惠玲何承瑜罗阳洋刘裕昆卢纯颢韩帅郭小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