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及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054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包括:在堤坝的迎水面上安装的防渗漏结构层;固定设置在堤坝的迎水面一侧的防护框架,防护框架与防渗漏结构层平行设置且间隙配合,且防护框架内滑动连接有多个防护块,远离防渗漏结构层的防护块的表面设置有环状凸起;以及设置在防渗漏结构层和防护块之间的多个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与防渗漏结构层垂直设置,多个防护块一一对应通过多个弹性伸缩杆与防渗漏结构层连接;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浪花的粉碎,降低浪压的冲击力,减少由此造成的对防护装置的破坏力度,提高防护装置的使用寿命。装置的使用寿命。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洪堤是指为防止河流泛滥而修建的堤坝,其能抵抗洪水冲击形成的动量,从而保护居住于河岸附近的居民免受洪涝灾害。现有防洪堤大都采用钢筋水泥结构,使用过程中防洪堤长期受到水流的冲击,容易造成堤坝产生裂缝,河水逐步通过裂缝向内渗透,容易造成堤坝的崩塌。为了降低流动水体对防洪堤的冲刷,避免由此导致的防洪堤结构不稳定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常利用隔水板实现对水体的阻挡,以此减少对防洪堤水体的冲刷和损坏。
[0003]公开号为CN11594902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该专利利用缓冲弹簧和缓冲气囊在河水晃动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减小由隔水板传递至安装板和堤坝本体的冲击力,从而使堤坝本体不易开裂。
[0004]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风浪、浪峰上拍隔水板时,隔水板无法对浪花进行粉碎,无法降低浪压的冲击力,并不能降低由此造成的对防护装置的破坏力度,致使防护装置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及安装方法,以实现对浪花的粉碎,降低浪压的冲击力,减少由此造成的对防护装置的破坏力度,提高防护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6]为了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包括:
[0007]在堤坝的迎水面上安装的防渗漏结构层;
[0008]固定设置在所述堤坝的迎水面一侧的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与防渗漏结构层平行设置且间隙配合,且所述防护框架内滑动连接有多个防护块,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防护块的表面设置有环状凸起;以及
[0009]设置在所述防渗漏结构层和防护块之间的多个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与所述防渗漏结构层垂直设置,多个所述防护块一一对应通过多个所述弹性伸缩杆与所述防渗漏结构层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块包括:
[0011]中心块,所述中心块通过所述弹性伸缩杆与所述防渗漏结构层连接;
[0012]位于在所述中心块周侧的多个边缘块,多个所述边缘块首尾依次连接成环状,且多个所述边缘块的内侧壁与所述中心块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以及
[0013]位于所述边缘块周侧的连接环块,所述连接环块的内侧壁与边缘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中心块的表面和所述边缘块的表面凸出于所述连接环块设置,相邻的所述连接环块的外侧壁之间、所述连接环块外侧壁与防护框架之间均为滑
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块和边缘块沿垂直于所述防护框架方向的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所述中心块和边缘块的截面尺寸相等;
[0015]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中心块表面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沿垂直于所述防护框架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盲孔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破碎板,所述第一破碎板与防护框架垂直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破碎板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盲孔外接圆圆心处且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破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内角固定连接;
[0016]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边缘块表面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孔沿垂直于所述防护框架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阶梯孔的大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破碎板,所述第二破碎板与防护框架垂直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破碎板的一端位于所述阶梯孔的大孔外接圆圆心处且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破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阶梯孔的大孔内角固定连接;
[0017]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中心块的表面和所述边缘块的表面凸出于所述连接环块设置并形成所述环状凸起。
[0018]进一步地,靠近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边缘块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阶梯孔的小孔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用于实现水体单向经过边缘块,并流向至防护框架与防渗漏结构层的间隙处;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止回阀为鸭嘴型止回阀。
[0020]进一步地,靠近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边缘块表面固定连接有拢水环,所述拢水环位于所述中心块的周侧,且所述拢水环与弹性伸缩杆间隙配合,所述拢水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平面段、弧形段和第二平面段,靠近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边缘块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段平行且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段的一端与第一平面段相切且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平面段相切且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段的圆心朝向所述弹性伸缩杆设置,所述弧形段的圆心角小于90度。
[0021]进一步地,由所述第一盲孔外接圆圆心处朝向所述第一盲孔内角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第一破碎板的一侧侧壁沿第一方向朝向靠近所述防漏结构层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盲孔的底面为圆锥底面;
[0022]由所述阶梯孔的大孔外接圆圆心朝向所述阶梯孔的大孔内角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第二破碎板侧壁沿第二方向朝向靠近所述防漏结构层方向倾斜,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端壁为截顶圆锥状,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端壁的尖端朝向所述阶梯孔的小孔设置。
[0023]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框架的下端贯穿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安装有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用于实现所述防护框架外侧的水体单向经过第一连接管并流向至防护框架与防渗漏结构层的间隙处;
[0024]所述防护框架的下端贯穿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防护框架外侧的水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框架与防渗漏结构层的间隙处连通,所述防护框架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一侧上端安装有水位仪,所述电磁阀和水位仪分别电性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水位仪用于测定所述防护框架外侧的水位信息并反馈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磁阀启闭;
[0025]优选地,所述水位仪为雷达水位仪,所述控制单元为PLC设备或计算机设备。
[0026]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块的其中三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内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且滑动连接有滚珠,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盲孔的底壁和滚珠连接,所述边缘块的内侧壁布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垂直于所述防护框架设置,且所述第一滑槽与滚珠滑动连接,远离所述滚珠的所述第一滑槽侧壁沿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方向朝向所述连接环块方向倾斜;
[0027]所述中心块的其中另外三个侧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凸起,三个所述限位凸起和三个所述第二盲孔间隔设置,所述边缘块的内侧壁上布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垂直于所述防护框架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槽与限位凸起滑动连接。
[0028]进一步地,所述防渗漏结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堤坝的迎水面上的第一混凝土层、减震层、防水层和第二混凝土层,所述堤坝内埋设有多根锚杆的一端,多根所述锚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减震层和防水层且嵌设在第二混凝土层并连接有锚杆螺母,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内设置有与所述堤坝的迎水面相平行的钢筋网;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堤坝(1)的迎水面上安装的防渗漏结构层;固定设置在所述堤坝(1)的迎水面一侧的防护框架(2),所述防护框架(2)与防渗漏结构层平行设置且间隙配合,且所述防护框架(2)内滑动连接有多个防护块,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防护块的表面设置有环状凸起;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渗漏结构层和防护块之间的多个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与所述防渗漏结构层垂直设置,多个所述防护块一一对应通过多个所述弹性伸缩杆与所述防渗漏结构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块包括:中心块(3),所述中心块(3)通过所述弹性伸缩杆与所述防渗漏结构层连接;位于在所述中心块(3)周侧的多个边缘块(4),多个所述边缘块(4)首尾依次连接成环状,且多个所述边缘块(4)的内侧壁与所述中心块(3)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以及位于所述边缘块(4)周侧的连接环块(5),所述连接环块(5)的内侧壁与边缘块(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中心块(3)的表面和所述边缘块(4)的表面凸出于所述连接环块(5)设置,相邻的所述连接环块(5)的外侧壁之间、所述连接环块(5)外侧壁与防护框架(2)之间均为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3)和边缘块(4)沿垂直于所述防护框架(2)方向的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所述中心块(3)和边缘块(4)的截面尺寸相等;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中心块(3)表面设置有第一盲孔(6),所述第一盲孔(6)沿垂直于所述防护框架(2)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盲孔(6)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破碎板(7),所述第一破碎板(7)与防护框架(2)垂直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破碎板(7)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盲孔(6)外接圆圆心处且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破碎板(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盲孔(6)的内角固定连接;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边缘块(4)表面设置有阶梯孔(8),所述阶梯孔(8)的大孔沿垂直于所述防护框架(2)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阶梯孔(8)的大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破碎板(9),所述第二破碎板(9)与防护框架(2)垂直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破碎板(9)的一端位于所述阶梯孔(8)的大孔外接圆圆心处且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破碎板(9)的另一端与所述阶梯孔(8)的大孔内角固定连接;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中心块(3)的表面和所述边缘块(4)的表面凸出于所述连接环块(5)设置并形成所述环状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边缘块(4)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0),所述第三连接管(10)与所述阶梯孔(8)的小孔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10)上安装有第一止回阀(11),所述第一止回阀(11)用于实现水体单向经过边缘块(4),并流向至防护框架(2)与防渗漏结构层的间隙处;优选地,所述第一止回阀(11)为鸭嘴型止回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边缘块(4)表面固定连接有拢水环(12),所述拢水环(12)位于所述中心块(3)的周侧,且所述拢水环(12)与弹性伸缩杆间隙配合,所述拢水环(1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平面段、弧
形段和第二平面段,靠近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边缘块(4)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段平行且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段的一端与第一平面段相切且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平面段相切且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段的圆心朝向所述弹性伸缩杆设置,所述弧形段的圆心角小于90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盲孔(6)外接圆圆心处朝向所述第一盲孔(6)内角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第一破碎板(7)的一侧侧壁沿第一方向朝向靠近所述防漏结构层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盲孔(6)的底面为圆锥底面;由所述阶梯孔(8)的大孔外接圆圆心朝向所述阶梯孔(8)的大孔内角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远离所述防渗漏结构层的所述第二破碎板(9)侧壁沿第二方向朝向靠近所述防漏结构层方向倾斜,所述阶梯孔(8)的大孔端壁为截顶圆锥状,所述阶梯孔(8)的大孔端壁的尖端朝向所述阶梯孔(8)的小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堤坝防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2)的下端贯穿安装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内安装有第二止回阀(14),所述第二止回阀(14)用于实现所述防护框架(2)外侧的水体单向经过第一连接管(13)并流向至防护框架(2)与防渗漏结构层的间隙处;所述防护框架(2)的下端贯穿有第二连接管(15),所述第二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定仙张荣超罗志安莫海春廖瑜邵志丁声炎李海圣代长贤游婵林周鑫胡昊刘斌彭云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珠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