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53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配污水处理剂,按重量份,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磺化木质素25~40份、聚合三氯化铁15~20份、聚丙烯酰胺12~15份、生物炭15~25份、硅藻土20~30份、竹纤维15~2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复配使用一定量的磺化木质素、聚合三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实现絮凝和沉淀污染物,提高净水效果,利用一定量的生物炭吸附除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利用硅藻土除去污水中金属污染物,通过竹纤维的抗菌、抑菌及吸附作用,进一步提高净水效果,最终获得低成本,除去污染物效果好,且能避免二次污染的复配污水处理剂。避免二次污染的复配污水处理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配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剂
,尤其涉及一种复配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排出的废水,里面包含很多污染物,譬如有含有很多细菌和有机污染物的垃圾、粪便,也有含磷的洗涤剂等等。目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综合等多种方法。物理方法通过过滤、离心回收污水中的不溶解悬浮物,操作简单方便,但是溶解在污水中的物质得不到处理,水质差。生物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让污水中溶解、胶体和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成本高,难以除去重金属。化学方法是通过投放化学试剂,使化学试剂与污染物发生中和、絮凝、氧化还原反应进而除去污染物。但是,现有的化学试剂如聚合氯化铝处理污水时,用量大,絮凝物松散、体积大,不便于过滤,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低成本、除去污染物效果好、避免二次污染的污水处理剂是现有技术亟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配污水处理剂,低成本,除去污染物效果好,且能避免二次污染。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配污水处理剂,按重量份,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磺化木质素25~40份、聚合三氯化铁15~20份、聚丙烯酰胺12~15份、生物炭15~25份、硅藻土20~30份、竹纤维15~26份。/>[0006]优选地,按重量份,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磺化木质素28~38份、聚合三氯化铁17~19份、聚丙烯酸钠13~14份、生物炭18~23份、硅藻土22~28份、竹纤维18~24份。
[0007]优选地,所述生物炭的平均粒径为180~240目。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将硅藻土和竹纤维混合后,进行粉碎,得到混合粉末;
[0010]将所述混合粉末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得到第一混合体;
[0011](2)在搅拌条件下,向所述步骤(1)得到第一混合体中依次加入聚合三氯化铁、磺化木质素,得到第二混合体;
[0012](3)将所述步骤(2)得到第二混合体和生物炭混合,进行搅拌处理,得到复配污水处理剂。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混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50~300目。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搅拌处理的时间为20~40min。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配污水处理剂,按重量份,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磺化木质素25~40份、聚合三氯化铁15~20份、聚丙烯酰胺12~15份、生物
炭15~25份、硅藻土20~30份、竹纤维15~26份。本专利技术通过复配使用一定量的磺化木质素、聚合三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实现絮凝和沉淀污染物,提高净水效果,利用一定量的生物炭吸附除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利用硅藻土除去污水中金属污染物,通过竹纤维的抗菌、抑菌及吸附作用,进一步提高净水效果,最终获得低成本,除去污染物效果好,且能避免二次污染的复配污水处理剂。实施例的结果显示,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制备的复配污水处理剂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中COD低至43mg/L,BOD低至10mg/L,SS悬浮物低至11.5mg/L,NH3‑
N低至12.4mg/L,TP低至3.5mg/L,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配污水处理剂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配污水处理剂,按重量份,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磺化木质素25~40份、聚合三氯化铁15~20份、聚丙烯酰胺12~15份、生物炭15~25份、硅藻土20~30份、竹纤维15~26份。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规市售产品。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按重量份,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优选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磺化木质素28~38份、聚合三氯化铁17~19份、聚丙烯酸钠13~14份、生物炭18~23份、硅藻土22~28份、竹纤维18~24份。本专利技术控制各组分的用量在上述范围,以促使各组分协同作用,提高制备的复配污水处理剂的净水效果。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物炭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80~240目,更优选为210~230目。本专利技术控制生物炭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以提高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除去效果,获得综合性能好的复配污水处理剂。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1)将硅藻土和竹纤维混合后,进行粉碎,得到混合粉末;
[0022]将所述混合粉末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得到第一混合体;
[0023](2)在搅拌条件下,向所述步骤(1)得到第一混合体中依次加入聚合三氯化铁、磺化木质素,得到第二混合体;
[0024](3)将所述步骤(2)得到第二混合体和生物炭混合,进行搅拌处理,得到复配污水处理剂。
[0025]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粉碎的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方案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粉末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50~300目,更优选为180~270目。本专利技术控制混合粉末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以促进其与其他组分混合均匀,获得综合性能好的复配污水处理剂。
[0026]本专利技术对搅拌的转速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熟知的转速实现混合均匀目的即可。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搅拌处理的时间优选为20~40min,更优选为25~35min。本专利技术控制搅拌处理的时间在上述范围,以促进生物炭与其他组分混合均匀,获得综合性能好的复配污水处理剂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配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宜规模化生产。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复配污水处理剂,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磺化木质素33份、聚合三氯化铁18份、聚丙烯酸钠13份、生物炭18份、硅藻土22份、竹纤维20份;
[0032]所述生物炭的平均粒径为210目;
[0033]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34](1)将硅藻土和竹纤维混合后,进行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200目的混合粉末;
[0035]将所述混合粉末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后,得到第一混合体;
[0036](2)在搅拌条件下,向所述步骤(1)得到第一混合体中依次加入聚合三氯化铁、磺化木质素,得到第二混合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污水处理剂,按重量份,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磺化木质素25~40份、聚合三氯化铁15~20份、聚丙烯酰胺12~15份、生物炭15~25份、硅藻土20~30份、竹纤维15~2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所述复配污水处理剂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磺化木质素28~38份、聚合三氯化铁17~19份、聚丙烯酸钠13~14份、生物炭18~23份、硅藻土22~28份、竹纤维18~2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配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平均粒径为180~240目。4.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功波高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