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048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通过在运行过程中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自动实时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构建碳排放指标模型以及碳排放模型,接着通过对模型的比对、计算的方式对碳排放数据作出进一步评价,以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的评价结果向用户输出,能够为城市碳排放数据作出较为精确地分析及评价,无需人工手动处理,降低人工处理成本,从而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分析效率,以便于工作人员应用得到的数据对城市碳排放进行管理及优化。市碳排放进行管理及优化。市碳排放进行管理及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碳排放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开展电力系统碳排放推演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能源发展的前置步骤,但当前市场上缺乏新型电力系统碳边界的测算推演工具,且研究方法和模型仍然处于区域、行业等宏观层面,缺乏微观应用。目前城市碳排放数据大多由专门的城市碳排放监测部门通过专业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对于采集到的碳排放数据通过人工处理完成内业工作,这一过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分析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包括步骤:
[0006]实时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并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排放能力分析,得到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结果数据;
[0007]使用所述碳排放结果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并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排放模型的构建,得到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模型;
[0008]将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与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模型进行对比,并计算所述碳排放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与所述碳排放指标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之间的碳排放数据差值;
[0009]使用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评价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11]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装置,包括:
[0012]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
[0013]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排放能力分析,得到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结果数据;
[0014]构建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碳排放结果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
[0015]复用模块,用于模拟所述构建模块的运行逻辑,并使用所述运行逻辑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排放模型的构建,得到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模型;
[0016]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与所述目标城
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模型进行对比,并计算所述碳排放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与所述碳排放指标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之间的碳排放数据差值;
[0017]评价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评价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
[0018]所述采集模块通过电性介质连接所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通过电性介质连接所述构建模块,所述复用模块通过电性介质分别连接所述采集模块和构建模块,所述对比模块通过电性介质分别连接所述构建模块和所述复用模块,所述评价模块通过电性介质连接所述对比模块。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运行过程中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自动实时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构建碳排放指标模型以及碳排放模型,接着通过对模型的比对、计算的方式对碳排放数据作出进一步评价,以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的评价结果向用户输出,能够为城市碳排放数据作出较为精确地分析及评价,无需人工手动处理,降低人工处理成本,从而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分析效率,以便于工作人员应用得到的数据对城市碳排放进行管理及优化。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3]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包括步骤:
[0024]实时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并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排放能力分析,得到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结果数据;
[0025]使用所述碳排放结果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并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排放模型的构建,得到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模型;
[0026]将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与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模型进行对比,并计算所述碳排放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与所述碳排放指标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之间的碳排放数据差值;
[0027]使用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评价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
[0028]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运行过程中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自动实时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构建碳排放指标模型以及碳排放模型,接着通过对模型的比对、计算的方式对碳排放数据作出进一步评价,以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的评价结果向用户输出,能够为城市碳排放数据作出较为精确地分析及评价,无需人工手动处理,降低人工处理成本,从而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分析效率,以便于工作人员应
用得到的数据对城市碳排放进行管理及优化。
[0029]进一步地,所述实时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包括:
[0030]获取预设采集周期;
[0031]根据所述预设采集周期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
[0032]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预设采集周期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实现了碳排放数据的实时采集,作为后续数据分析的基础。
[0033]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所述碳排放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与所述碳排放指标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之间的碳排放数据差值之后包括:
[0034]对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进行存储;
[0035]所述使用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评价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之后包括:
[0036]接收与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对应的运行结束信息;
[0037]根据所述运行结束信息删除所述碳排放差值。
[0038]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运行结束信息删除存储的碳排放差值,有效地规避了运行所产生的缓存数据堆积而造成装置运行迟缓的问题,保障了运行具备一定程度鲁棒性。
[0039]进一步地,所述使用所述碳排放结果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之后包括:
[0040]从所述碳排放指标模型中确定碳排放安全指标。
[0041]由上述描述可知,从碳排放指标模型中确定碳排放安全指标,碳排放安全指标能够贴合目标城市的实际情况,确保了碳排放安全指标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0042]进一步地,还包括:
[0043]获取预设数据迭代周期;
[0044]根据所述预设数据迭代周期对不处于所述预设数据迭代周期内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删除。
[0045]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实时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并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排放能力分析,得到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结果数据;使用所述碳排放结果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并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排放模型的构建,得到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模型;将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与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模型进行对比,并计算所述碳排放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与所述碳排放指标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之间的碳排放数据差值;使用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评价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包括:获取预设采集周期;根据所述预设采集周期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碳排放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与所述碳排放指标模型中存在的碳排放数据之间的碳排放数据差值之后包括:对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进行存储;所述使用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评价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是否符合碳排放安全指标之后包括:接收与所述碳排放数据差值对应的运行结束信息;根据所述运行结束信息删除所述碳排放差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碳排放结果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城市的各碳排放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模型之后包括:从所述碳排放指标模型中确定碳排放安全指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预设数据迭代周期;根据所述预设数据迭代周期对不处于所述预设数据迭代周期内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删除。6.一种面向城市碳排放的智能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目标城市的碳排放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康利杜翼陈柯任陈劲宇郑楠蔡建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