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内窥镜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029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涂层厚度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了工业内窥镜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系统,包括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电路,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运放U1、电阻R4、电容C1、电涡流线圈L和三极管Q1,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5V电源,R1的第二端通过R2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内窥镜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涂层厚度检测
,具体的,涉及工业内窥镜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涂层在长输管道的防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道涂层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医疗器械、船舶制造、核电站、航空航天、冶金机械等领域,涂层合理的使用可以改善管道的耐热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提高管道在高温、高压、高应力的恶劣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如果涂层厚度过厚,不仅导致材料的浪费,还会导致材料之间应力集中,涂层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涂层脱落;如果涂层厚度过薄,则不能对基体材料有效地保护;因此对管道涂层厚度尤为重要。
[0003]目前,常用的是借助工业内窥镜检测管道涂层厚度,工业内窥镜通过电涡流探头,可在不破坏管道的情况下实现管道涂层厚度的无损检测,电涡流探头在检测的过程中,电涡流探头的激励线圈会通有周期性激励信号,激励线圈周围会产生变化的激励磁场,该变化的激励磁场会在底部的被测导体中产生变化的电涡流。根据楞次定律,变化的电涡流产生的感应磁场会削弱激励磁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内窥镜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通信单元和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电路,所述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借助所述通信单元与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运放U1、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阻R5、电容C3、运放U2、电容C4、电涡流线圈L、变阻器RP1、电阻R6、电阻R7、运放U3、电阻R8、电阻R22和三极管Q1,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

5V电源,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容C1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涡流线圈L的第一端,所述电涡流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一端,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变阻器RP1的滑动端通过所述电阻R6连接所述运放U3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7接地,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2连接所述运放U3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8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5V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内窥镜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涂层厚度检测电路还包括运放U2,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增产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绿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