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28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器,包括放大器,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光纤机构,光纤机构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以及若干半体挡环,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两相对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半体挡环,代替传统扎带就能够实现对光纤线的捆扎固定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得光纤线在安装状态能够通过正六棱磁块与铁质外壳进行磁吸,具有方便拆装的特点,使得光纤线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能够直接从光纤线表面拆装以及调整安装在光纤线上的具体位置,另外半体正六棱磁块两侧安装半体挡环,半体挡环之间通过定位插轴和定位槽的对接能够快速找准安装位置,也就使得两个半体正六棱磁块相互吸附时最快速度的吸附到最大接触面积。时最快速度的吸附到最大接触面积。时最快速度的吸附到最大接触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光纤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对象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光源入射的光束经由光纤送入调制器,在调制器内与外界被测参数的相互作用, 使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光信号,再经过光纤送入光电器件、经解调器后获得被测参数。整个过程中,光束经由光纤导入,通过调制器后再射出,其中光纤的作用首先是传输光束,其次是起到光调制器的作用。
[0003]光纤和放大器两部分组成一个光纤传感器,光纤部分由光纤头、光纤线组成,其中,光纤线在收纳时为了避免缠绕混乱一般通过扎带捆扎固定,在安装时为了方便固定位置一般通过外接固定结构如固定扣、固定环等安装固定,从收纳状态转换为安装状态时需要首先解开捆扎在光纤线表面的扎带才能完成下一步的安装步骤,操作繁琐,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传感器,用来解决光纤线安装不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光纤传感器,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光纤机构,所述光纤机构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以及若干半体挡环,若干所述半体正六棱磁块两相对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半体挡环,若干所述半体正六棱磁块两两相向并列设置,若干所述半体正六棱磁块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半圆腔,两个所述第一半圆腔合并形成第一整圆腔,若干所述半体挡环两两相向并列设置,若干所述半体挡环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半圆腔,两个所述第二半圆腔合并形成第二整圆腔。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纤机构包括纤芯、光纤芯、包层和外层树脂,所述纤芯的外表面包裹有光纤芯,所述光纤芯的外表面包裹有包层,所述包层的外表面包裹外层树脂。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层树脂的外径与第一整圆腔以及第二整圆腔的内径一致,两个所述半体正六棱磁块合并环绕套装在外层树脂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半体挡环合并环绕套装在外层树脂的外包面。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其中半数所述半体挡环两端口处均垂直固定安装两个定位插轴,剩下半数所述半体挡环两端口处均开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定位插孔,若干所述定位插轴分别插入对应的定位插孔内。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若干所述半体挡环远离对应半体正六棱磁块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若干所述弧形凹槽均与对应的半体挡环侧面轮廓相适配设计。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纤芯的外径等于光纤芯的内径,所述光纤芯的外径等于包层的内径,所述包层的外径等于外层树脂的内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首先,在光纤线表面包裹套装正六棱磁块,使得光纤线在收纳状态能够通过真六棱块的相互吸附紧贴固定,代替传统扎带就能够实现对光纤线的捆扎固定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得光纤线在安装状态能够通过正六棱磁块与铁质外壳进行磁吸,具有方便拆装的特点,使得光纤线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0014]其次,正六棱磁块为半体设计,因此能够直接从光纤线表面拆装以及调整安装在光纤线上的具体位置,另外半体正六棱磁块两侧安装半体挡环,半体挡环之间通过定位插轴和定位槽的对接能够快速找准安装位置,也就使得两个半体正六棱磁块相互吸附时最快速度的吸附到最大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半体正六棱磁块与半体挡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光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放大器;
[0022]2、光纤机构;21、纤芯;22、光纤芯;23、包层;24、外层树脂;
[0023]3、半体正六棱磁块;31、第一半圆腔;
[0024]4、半体挡环;41、第二半圆腔;42、定位插轴;43、定位插孔;44、弧形凹槽。
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4所示,一种光纤传感器,包括放大器1,放大器1由投光部和信号输出部组成,放大器1的输出端连接光纤机构2,光纤机构2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3以及若干半体挡环4,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3两相对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半体挡环4,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3两两相向并列设置,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3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半圆腔31,两个第一半圆腔31合并形成第一整圆腔,若干半体挡环4两两相向并列设置,若干半体挡环4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半圆腔41,两个第二半圆腔41合并形成第二整圆腔,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3的规格均一致,因此安装时不分先后顺序。
[0027]如图1

4所示,尤为特别的是,光纤机构2包括纤芯21、光纤芯22、包层23和外层树脂24,纤芯21与放大器1信号连接,纤芯21的外表面包裹有光纤芯22,光纤芯22的外表面包裹有包层23,包层23的外表面包裹外层树脂24,外层树脂24的外径与第一整圆腔以及第二整圆腔的内径一致,确保两个半体正六棱磁块3包裹牢固不松动,也确保两个并列的半体挡环4插接牢固不松动,两个半体正六棱磁块3合并环绕套装在外层树脂24的外表面,两个半
体挡环4合并环绕套装在外层树脂24的外包面,其中半数半体挡环4两端口处均垂直固定安装两个定位插轴42,剩下半数半体挡环4两端口处均开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定位插孔43,若干定位插轴42分别插入对应的定位插孔43内,能够帮助两个即将吸附的半体正六棱磁块3快速找到最大接触状态,若干半体挡环4远离对应半体正六棱磁块3一侧均开设有弧形凹槽44,若干弧形凹槽44均与对应的半体挡环4侧面轮廓相适配设计,通过弧形凹槽44增大了手指与半体挡环4的接触面积,纤芯21的外径等于光纤芯22的内径,光纤芯22的外径等于包层23的内径,包层23的外径等于外层树脂24的内径,确保光纤机构2各内部结构包裹紧密不松动。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9]光纤机构2收纳状态,为了减小收纳时的占用空间,光纤机构2一般是环绕收卷起来,此时套装在外层树脂24表面的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3同时被环绕收卷,此时相邻的两个半体正六棱磁块3会由于磁芯相吸的原理而紧贴靠近,从而加强了整体光纤机构2的安装稳定性,起到了代替扎带的捆扎固定作用;
[0030]光纤机构2安装状态,首先将环绕收卷的光纤机构2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传感器,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光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机构的表面滑动安装有若干半体正六棱磁块以及若干半体挡环,若干所述半体正六棱磁块两相对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半体挡环,若干所述半体正六棱磁块两两相向并列设置,若干所述半体正六棱磁块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半圆腔,两个所述第一半圆腔合并形成第一整圆腔,若干所述半体挡环两两相向并列设置,若干所述半体挡环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半圆腔,两个所述第二半圆腔合并形成第二整圆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机构包括纤芯、光纤芯、包层和外层树脂,所述纤芯与放大器信号连接,所述纤芯的外表面包裹有光纤芯,所述光纤芯的外表面包裹有包层,所述包层的外表面包裹外层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雅娜赵鹏何彩娟司徒韦豪黎子浩钟培耕庞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软件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