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的竖向错位夹心保温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20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的竖向错位夹心保温墙体,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夹心保温墙及设置于其之间竖缝中的现浇段,每个夹心保温墙包括外叶板、保温层和内叶板。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拼合形成竖向拼缝;外叶板拼合形成竖向的企口缝;拼缝与企口缝错位。保温层在与现浇段对应的位置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两个夹心保温墙的防水透汽膜相互搭接,两个夹心保温墙的防水隔汽膜相互搭接,且防水透汽膜的搭接部和防水隔汽膜的搭接部均覆盖保温层的拼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装配式夹心保温墙板进行企口缝、竖向拼缝错位等构造改进,对其隔热保温、气密性能进行提高以满足被动房的保温隔热及气密性等性能要求。性等性能要求。性等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的竖向错位夹心保温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装配式被动房的隔热保温技术,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的竖向错位夹心保温墙体。

技术介绍

[0002]夹心保温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是常用的一种墙体,夹心保温墙板由内叶板、保温层、外叶板组成。在装配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两两墙体的竖缝与现浇段进行连接,一般常用做法是夹心保温墙板的保温层及外叶板长度要大于内叶板,中间的竖缝通过后期填充各种胶材进行封堵。传统的装配式夹心保温墙板在预制过程中只考虑原有装配式建筑的要求,竖缝在拼接时外叶板没有竖向企口,保温层与外叶板的拼缝在同一个位置,待装配完成后,虽然通过各种胶材进行填补,但依然很难满足被动房的严格隔热保温及良好气密性要求。竖缝处具有现浇的暗柱,具有湿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皆会导致保温层的传热系数变大进而竖缝处的保温材料失效。而且如果保温层与外叶板的拼缝在同一个位置发生破坏的几率会极大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的竖向错位夹心保温墙体,旨在对装配式夹心保温墙板进行构造改进来满足被动房的保温隔热及气密性等性能指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的竖向错位夹心保温墙体,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夹心保温墙及设置于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现浇段,每个夹心保温墙均由外叶板、保温层和内叶板由外到内依次叠加组成,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均相对于夹心保温墙的其它部分向两侧凹进,从而形成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竖缝,所述现浇段设置于所述竖缝中且其两侧与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的端部分别相接;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拼合相接,且在相接处形成竖向拼缝;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外叶板拼合相接,且在相接处形成竖向的企口缝;保温层的拼缝与外叶板的企口缝错位,且错开的距离为190mm~210mm;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在与现浇段对应的位置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且两个夹心保温墙的防水透汽膜相互搭接;两个夹心保温墙的防水隔汽膜相互搭接;防水透汽膜的搭接部和防水隔汽膜的搭接部均覆盖保温层的拼缝,从而在保温层的拼缝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双层的防水隔汽膜和双层的防水透汽膜。
[0005]其中,外叶板的企口缝为两个外叶板的边缘吻合相拼形成的横截面为非直线的竖向拼缝。
[0006]对于企口缝形状进一步的优化,外叶板的企口缝的横截面的形状为S形、波浪形、齿牙形、折线形、榫卯形中任意一种。
[0007]对于隔水透汽膜铺设的进一步的优化,防水隔汽膜的左右两端分别超过现浇段与内叶板的左右两端的连接处各300mm。
[0008]对于防水透汽膜铺设的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防水透汽膜的左右两端分别超过现浇段与内叶板的左右两端的连接处各30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叶板的厚度为200mm。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 通过将两两相邻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之间的竖向拼缝与外叶板之间的企口缝进行错位设置,将现有技术中两个相邻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竖向通缝调整为错位缝,相互遮挡保护,能有效缓解施工时的泌水渗入保温层及后续胶材浸入或开裂等不利因素,提高完成体被动房性能指标的容错率。
[0012]2) 外叶板的竖向企口缝结构形状有助于形成封闭的外保温整体。
[0013]3) 保温层之间的竖向拼缝处存在双层的隔汽防水膜及双层透汽膜,有利于阻止施工时的泌水及后续胶才进入保温材料。
[0014]4) 错位保温层可提供一定的施工自较检验能力,检验以连续平整的保温层为指标的施工效果。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部)。
[0018]附图标记:
[0019]1、外叶板;2、防水透汽膜;3、保温层;4、防水隔汽膜;5、内叶板;6、现浇段;1

1、外叶板的企口缝;3

3、保温层的拼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的竖向错位夹心保温墙体,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夹心保温墙及设置于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现浇段6,每个夹心保温墙均由外叶板1、保温层3和内叶板5由外到内依次叠加组成。其中外叶板和内叶板为混凝土材质,防水透汽膜与防水隔汽膜为四氟乙烯聚合成的不同的高分子材料。保温层为常用的无机类和有机类及复合类的材质。内叶板的厚度为200mm。
[0022]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5均相对于夹心保温墙的其它部分向两侧凹进,从而形成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竖缝,所述现浇段6设置于所述竖缝中且其两侧与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5的端部分别相接。
[0023]如图2所示,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3拼合相接,且在相接处形成竖向拼缝;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外叶板1拼合相接,且在相接处形成竖向的企口缝;保温层的拼缝3

3与外叶板的企口缝1

1错位,本实施例中错开的距离为200mm。
[0024]如图2所示,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3在与现浇段6对应的位置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水隔汽膜4和防水透汽膜2;且两个夹心保温墙的防水透汽膜2相互搭接;两个夹心保温墙的防水隔汽膜4相互搭接;防水透汽膜的搭接部和防水隔汽膜的搭接部均覆盖保温层的拼缝3

3,从而在保温层的拼缝3

3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双层的防水隔汽膜4和双层
的防水透汽膜2。为了保证效果,外叶板的企口缝1

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S形、波浪形、折线形、齿牙形、榫卯形中任意一种。企口缝1

1内设在有PE棒,且耐候胶打胶处理。本实施例中为折线形。这种设置,内部可以阻挡暗柱的湿作业带来的砂浆及泌水进入到保温层的缝隙处,外部的错位可阻挡外部各种环境的水汽等直接侵入保温缝隙内。
[0025]本实施例中,防水隔汽膜4的左右两端分别超过现浇段6与内叶板5的左右两端的连接处各300mm。防水透汽膜2的左右两端分别超过现浇段6与内叶板5的左右两端的连接处各300mm。
[0026]上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部分体现,并不能涵盖本技术的全部,在上述实施例以及附图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获得更多的实施方式,因此这些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的竖向错位夹心保温墙体,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夹心保温墙及设置于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现浇段(6),每个夹心保温墙均由外叶板(1)、保温层(3)和内叶板(5)由外到内依次叠加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5)均相对于夹心保温墙的其它部分向两侧凹进,从而形成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竖缝,所述现浇段(6)设置于所述竖缝中且其两侧与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5)的端部分别相接;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3)拼合相接,且在相接处形成竖向拼缝;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外叶板(1)拼合相接,且在相接处形成竖向的企口缝;保温层的拼缝(3

3)与外叶板的企口缝(1

1)错位,且错开的距离为190mm~210mm;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3)在与现浇段(6)对应的位置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水隔汽膜(4)和防水透汽膜(2);且两个夹心保温墙的防水透汽膜(2)相互搭接;两个夹心保温墙的防水隔汽膜(4)相互搭接;防水透汽膜的搭接部和防水隔汽膜的搭接部均覆盖保温层的拼缝(3

3),从而在保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飞李振兴张建斌丁亚静杜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