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17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包括预埋在入户门庭内的轨道,轨道包括位于路面上的上层轨道、位于上层轨道下方的下层轨道,上层轨道上滑动设置有与轮椅的行走轮配合的定位组件,下层轨道上设置有动滑轮,轨道的较高端设置有上行定滑轮一和上行定滑轮二、较低端设置有下行定滑轮一、下行定滑轮二,上行定滑轮一、下行定滑轮一均位于上层轨道与下层轨道之间,上行定滑轮二、下行定滑轮二均位于路面上方,定位组件连接有上行拉绳和复位拉绳,复位拉绳依次绕过动滑轮、上行定滑轮一、上行定滑轮二,复位拉绳依次绕过下行定滑轮一和下行定滑轮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老年人乘坐轮椅通过入户门庭是费力或能耗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入户门庭
,特别是指一种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养老院作为对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针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服务。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降低,因此养老院内建筑需要特别设计,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特别是入户门庭结构,不仅需要构造阶梯结构、慢坡结构,而且还需要针对乘坐轮椅的老年人设置特殊的轮椅行走轨道或者自动化装置,来满足乘坐轮椅入户的需求。若设置自动化装置,不仅使用成本高、维护保障困难,而且不符合绿色建筑理念。若仅设置轮椅轨道,虽然能够防止轮椅在斜坡上跑偏或倾覆,但是要么使用电动轮椅才能够省力爬升,要么需要使用者手臂足够健壮。
[0003]如授权公告日为2020.05.12、授权公告号为CN 210508118 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复合通道,为向下弯曲的双曲率弧形通道,以楼梯原有榭台为起点,向下延伸至新建电梯出口,所述弧形通道靠近墙壁的一侧为内轨,靠近楼梯扶手一侧为外轨,内轨弧半径R1为8

12m,弧心角为18

25
°
,外轨弧半径R2为10

16m,弧心角为18

25
°

[0004]上述复合通道的技术方案,通过搭建向下弯曲的双曲率弧形通道,延长轮椅滑行运行轨迹,有利轮椅的滑行;通过合理设置弧形通道内轨和外轨的弧半径以及弧心角的范围,有效防止轮椅偏心,以方便坐轮椅的人们入户。但是,仍然存在费力或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解决了老年人乘坐轮椅通过入户门庭是费力或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包括预埋在入户门庭内的轨道,轨道包括位于路面上的上层轨道、位于上层轨道下方的下层轨道,上层轨道上滑动设置有与轮椅的行走轮配合的定位组件,下层轨道上设置有动滑轮,轨道的较高端设置有上行定滑轮一和上行定滑轮二、较低端设置有下行定滑轮一、下行定滑轮二,上行定滑轮一、下行定滑轮一均位于上层轨道与下层轨道之间,上行定滑轮二、下行定滑轮二均位于路面上方,定位组件连接有上行拉绳和复位拉绳,复位拉绳依次绕过动滑轮、上行定滑轮一、上行定滑轮二,复位拉绳依次绕过下行定滑轮一和下行定滑轮二。
[0008]本技术方案不仅为使用轮椅的老年用户提供了轮椅轨道,防止跑偏和侧倾,而且当轮椅进入定位组件后,能够通过上行拉绳自助拉动轮椅和自己通过;同时,上行拉绳通过上行定滑轮一、上行定滑轮二和动滑轮能够非常省力,在实现安全上行的同时,也使老人得到了锻炼;当定位组件上行至目标位置后,后续的使用者使用前,可以通过复位拉绳将定位
组件便捷拉至较低端;另外,本技术方案采用纯机械结构,只需定位组件、滑轮、拉绳与轨道配合即可实现,既不需要电力等作为动力,也避免了复杂的机械构造,还不用担心环境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层轨道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组轨道,两组轨道的间距等于轮椅前端的两个转向轮的间距,每组轨道上均设置有所述定位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将上层轨道设置为两组,虽然成本略微增加,但是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另外,本技术方案将上层轨道设置为与轮椅的转向轮适配,在使定位更加便捷、操作更加方便的同时,因为轮椅的转向轮尺寸远远小于动力轮,因此也能够简化定位组件的结构和尺寸。
[0010]进一步地,每组轨道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工字钢,所述定位组件滑动设置在工字钢的两个翼缘之间,所述工字钢的腹板与定位组件挡止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将轨道设置为工字钢,不仅取材方便、成本低,通过折弯机简单折弯即可使用,而且能够为定位组件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的同时提供限位作用。
[0011]进一步地,每组轨道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所述槽钢的槽壁横向布置、槽底竖向布置,所述定位组件滑动设置在槽钢的两个槽壁之间,所述槽钢的底壁与定位组件挡止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将轨道设置为槽钢,与工字钢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不仅取材方便、成本低,通过折弯机简单折弯即可使用,而且能够为定位组件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的同时提供限位作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侧连接第一滚轮的两个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滚轮与槽钢的侧壁或者工字钢的翼缘滚动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将定位组件设置为带第一滚轮的连杆机构,滚轮用于降低摩擦力,将定位组件与上层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使老人拉动上行拉绳时更加轻松省力;而通过连杆机构进行定位,可以使定位组件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轮椅转向轮,扩大了适用范围。
[0013]进一步地,分别与两组轨道滚动配合的定位组件之间通过第三连杆相连,所述上行拉绳和复位拉绳均连接在第三连杆的中点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可以使上行时上行拉绳的受力更加合理、省力,使用者坐在轮椅上施加的拉力方向与做功的方向一致,既能避免倾斜拉动时分力不做功而造成费力,又能够防止轮椅发生偏转侧倾。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层轨道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中点上下对应,所述动滑轮通过轮架与下层轨道滑动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将下层轨道设置一个且与第三连杆

的中点对应,不仅节省原材料,而且使上行拉绳始终位于一条直线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下层轨道包括第二工字钢,所述轮架包括倒置的U字形的主架体,所述主架体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位于第二工字钢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所述主架体的底壁上设置有支撑动滑轮的轮轴。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主架体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上翼缘夹持在第二滚轮与第三滚轮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同时设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不仅能够在动滑轮上行时实现滚动运动,而且能够在动滑轮在下行时也实现滚动运动。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定滑轮一、上行定滑轮二、下行定滑轮一、下行定滑轮二、动滑
轮均为凹形轮,防止上行拉绳和复位拉绳跑偏。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仅为使用轮椅的老年用户提供了轮椅轨道,防止跑偏和侧倾,而且当轮椅进入定位组件后,能够通过上行拉绳自助拉动轮椅和自己通过;同时,上行拉绳通过上行定滑轮一、上行定滑轮二和动滑轮能够非常省力,在实现安全上行的同时,也使老人得到锻炼;当定位组件上行至目标位置后,后续的使用者使用前,可以通过复位拉绳将定位组件便捷拉至较低端;另外,本技术方案采用纯机械结构,只需定位组件、滑轮、拉绳与轨道配合即可实现,既不需要电力等作为动力,也避免了复杂的机械构造,还不用担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在入户门庭内的轨道,轨道包括位于路面上的上层轨道、位于上层轨道下方的下层轨道(2),上层轨道上滑动设置有与轮椅的行走轮配合的定位组件(3),下层轨道(2)上设置有动滑轮(4),轨道的较高端设置有上行定滑轮一(5)和上行定滑轮二(6)、较低端设置有下行定滑轮一(7)、下行定滑轮二(8),上行定滑轮一(5)、下行定滑轮一(7)均位于上层轨道与下层轨道(2)之间,上行定滑轮二(6)、下行定滑轮二(8)均位于路面上方,定位组件(3)连接有上行拉绳和复位拉绳,复位拉绳依次绕过动滑轮(4)、上行定滑轮一(5)、上行定滑轮二(6),复位拉绳依次绕过下行定滑轮一(7)和下行定滑轮二(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轨道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组轨道,两组轨道的间距等于轮椅前端的两个转向轮的间距,每组轨道上均设置有所述定位组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轨道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工字钢(1),所述定位组件滑动设置在工字钢(1)的两个翼缘(1

1)之间,所述工字钢(1)的腹板(1

2)与定位组件挡止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轨道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所述槽钢的槽壁横向布置、槽底竖向布置,所述定位组件滑动设置在槽钢的两个槽壁之间,所述槽钢的底壁与定位组件挡止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便于进出的养老院入户门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两侧连接第一滚轮的两个第一连杆(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亚涛真济光秦青天顾羽薛义发吴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