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滞留针保护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132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滞留针保护贴,一种滞留针保护贴,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罩体和用于将罩体固定在手臂上的固定结构,罩体是由无纺布织造成的半球体或者半椭球体状的凸起结构,罩体内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粘贴在罩体内壁上多个具有弹性的骨架,多个骨架沿着罩体内壁弧形面从罩体最高点到罩体最低处发散设置或者多个骨架沿着罩体内壁弧形面从罩体最低处的一侧发散到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因留置针停留皮肤位置意外碰撞或者挤压造成的留置针突然移位等情况对皮肤造成的不好影响,提升佩戴留置针期间的安全性,保护贴的空间设置更能给皮肤带来更好的舒适性透气体验。好的舒适性透气体验。好的舒适性透气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滞留针保护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滞留针保护贴。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留置针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留置针的使用是为了方便临床用药给药、避免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静脉损伤,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痛苦。但留置针在滞留在皮肤里的时候,患者必须注意保护留置针不受触碰,避免留置针移位导致静脉出血和需要重新扎针的情况出现。由此,专利技术了留置针保护贴。然而在现实中,会出现突发意外,比如意外碰撞、意外挤压甚至摔倒等,对留置针使用者来说,保护贴提供适当的缓冲是有必要的。现有的留置针保护贴如透明敷贴膜等并不能较好的防止上述情况带来的碰撞、挤压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滞留针保护贴,该滞留针保护贴通过弹性骨架的设置,能够帮助保护贴有效防止意外碰撞或对手臂意外挤压伤害、提供有效的缓冲、减少因意外带来的不必要损伤。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滞留针保护贴,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罩体和用于将罩体固定在手臂上的固定结构,罩体是由无纺布织造成的半球体或者半椭球体状的凸起结构,罩体内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粘贴在罩体内壁上多个具有弹性的骨架,多个骨架沿着罩体内壁弧形面从罩体最高点到罩体最低处发散设置或者多个骨架沿着罩体内壁弧形面从罩体最低处的一侧发散到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
[0006]罩体下方还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罩体下部形状相适配。支撑底座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系带系列固定结构的应用。
[0007]固定结构为分设在支撑底座两对侧的两条手腕带,其中一条手腕带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另一条手腕带上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手腕带的宽度可设置为1

1.5cm。
[0008]魔术贴毛面为至少2条,至少2条的魔术贴毛面沿着手腕带依次间隔平行设置。魔术贴毛面的多个设置,能够根据人手臂粗细,调整保护贴在手臂上的佩戴松紧度,提升佩戴舒适感。
[0009]固定结构为沿着罩体底部圆周一圈设置的粘贴层,粘贴层形状与底座底部形状适配,粘贴层下方还设置有剥离纸。粘贴层结构的设置好处就是方便快捷,但其可能存在粘贴性能随时间流失,粘贴性能逐渐减弱的情况。
[0010]固定结构为连接在支撑底座上的松紧固定带。松紧固定带的设置方便人们快捷佩戴。
[0011]两两相邻骨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提升骨架支撑作用的连接支架,两两连接支架为
错位设置。连接支架的错位设置使得支撑点有多个,提升了骨架的支撑作用。骨架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0012]骨架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或者高弹性医用橡胶材料。
[0013]罩体为防水透气无纺布材质。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因留置针停留皮肤位置意外碰撞或者挤压造成的留置针突然移位等情况对皮肤造成的不好影响,提升佩戴留置针期间的安全性,保护贴的空间设置更能给皮肤带来更好的舒适性透气体验。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1]1‑
罩体,2

骨架,3

支撑底座,4

魔术贴毛面,5

魔术贴刺面,6

松紧固定带,7

剥离纸,8

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滞留针保护贴,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罩体1和用于将罩体1固定在手臂上的固定结构,罩体1是由无纺布织造成的半球体或者半椭球体状的凸起结构,罩体1内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粘贴在罩体1内壁上多个具有弹性的骨架2,多个骨架2沿着罩体1内壁弧形面从罩体1最高点到罩体1最低处发散设置或者多个骨架2沿着罩体1内壁弧形面从罩体1最低处的一侧发散到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
[0025]在现实中,当出现意外碰撞或者摔倒挤压时,带弹性骨架2的保护贴能够有效缓冲碰撞带来的冲击力,将损伤减小。因此,我们选择高弹性医用橡胶材料或者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备骨架2,既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也能对冲击力进行缓解,切实发挥其保护作用。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可在较宽的硬度范围内(邵氏A10

邵氏D75)保持较高的弹性;在相同硬度下,比其它弹性体承载能力高;优异的耐磨性,其耐磨性是天然橡胶的2

10倍;耐疲劳性及抗震动性好,适于高频挠曲应用;抗冲击性高;耐油脂及耐化学品性优良。因此在制备上可以优先考虑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作骨架2。
[0026]罩体1下方还设置有支撑底座3,所述支撑底座3与罩体1下部形状相适配。支撑底座3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系带系列固定结构的应用。支撑底座3可以是和罩体1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是无菌塑料、无菌硅胶材质制备而成,然后再与罩体1粘接固定在一起。
[0027]固定结构为分设在支撑底座3两对侧的两条手腕带,其中一条手腕带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4,另一条手腕带上设置有魔术贴刺面5。手腕带的宽度可设置为1

1.5cm。
[0028]魔术贴毛面4为至少2条,至少2条的魔术贴毛面4沿着手腕带依次间隔平行设置。魔术贴毛面4的多个设置,能够根据人手臂粗细,调整保护贴在手臂上的佩戴松紧度,提升佩戴舒适感。
[0029]图2所示,固定结构为连接在支撑底座3上的松紧固定带6。松紧固定带6的设置方便人们快捷佩戴。
[0030]如图3所示,固定结构为沿着罩体1底部圆周一圈设置的粘贴层,粘贴层形状与底座底部形状适配,粘贴层下方还设置有剥离纸7。粘贴层结构的设置好处就是方便快捷,但其可能存在粘贴性能随时间流失,粘贴性能逐渐减弱的情况。
[0031]两两相邻骨架2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提升骨架2支撑作用的连接支架8,两两连接支架8为错位设置。连接支架8形成网络结构,帮助罩体1缓冲可能遇到的意外碰撞或挤压。连接支架8的材质和骨架2的材质可以相同,也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或者高弹性医用橡胶材质。
[0032]罩体1为防水透气无纺布材质。为了提升使用者的皮肤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滞留针保护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罩体(1)和用于将罩体(1)固定在手臂上的固定结构,罩体(1)是由无纺布织造成的半球体或者半椭球体状的凸起结构,罩体(1)内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粘贴在罩体(1)内壁上多个具有弹性的骨架(2),多个骨架(2)沿着罩体(1)内壁弧形面从罩体(1)最高点到罩体(1)最低处发散设置或者多个骨架(2)沿着罩体(1)内壁弧形面从罩体(1)最低处的一侧发散到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滞留针保护贴,其特征在于,罩体(1)下方还设置有支撑底座(3),所述支撑底座(3)与罩体(1)下部形状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滞留针保护贴,其特征在于,固定结构为分设在支撑底座(3)两对侧的两条手腕带,其中一条手腕带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4),另一条手腕带上设置有魔术贴刺面(5)。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梁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杉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