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校准的SF6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08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自动校准的SF6传感器,差动接收电路接收红外探测器输出的信号,经瞬态抑制、共模降噪、双向限幅后进入差动放大器,将双路输入转换为一路输出,抑制了共模噪声,对环境噪声具有更强的抗干扰,之后进入幅度调制电路,进入同相比例放大器比例、限幅放大后输出,并经跟随器负反馈到同相比例放大器,以稳定放大器的放大性能,并通过光能量信号控制调节调节放大器幅度,最后进入漂移校准电路,采用定时校准结合在非工作温度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自动校准的SF6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SF6检测
,特别是带自动校准的SF6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SF6(六氟化硫)气体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不燃的惰性气体,现有的SF6气体分析、监测仪器,通常采用红外光源(EMIRS200红外光源)发射红外光束,通过待测气体,红外探测器(PYD

G2

DLB红外探测器)吸收待测气体后的红外光束,将检测的SF6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之后经简单的放大器放大调理,通过接口(RS485、UART等)传输到单片机进行泄露报警、监测,但由于驱动红外光源的调制脉冲偏差、灰体性能,红外光源强度会有偏差,采用简单的固定倍数放大器放大调理会出现过放或欠放,超出逻辑电平范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带自动校准的SF6传感器,通过光能量信号控制放大器幅度以避免过放或欠放,并通过差动去噪接收结合漂移调零校准,保持在逻辑电平范围,能提高信号的精度。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差动接收电路、幅度调制电路、漂移校准电路,所述差动接收电路连接幅度调制电路,幅度调制电路连接漂移校准电路;
[0005]所述漂移校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R4,运算放大器AR4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地,运算放大器AR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9的一端连接单片机,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7连接电源+12V,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4连接电位器RP1的左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5连接电位器RP1的右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1连接电位器RP1的可调端、场效应管T2的源极、接地电阻R20的一端、接地电容C8的一端,场效应管T2的漏极通过电阻R21连接电源

12V,场效应管T2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12V,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解电容E3的负极、运算放大器AR5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R5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温度阈值信号,运算放大器AR5的同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接地电解电容E2的正极,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稳压管Z3的正极,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管Z3的负极、接地电阻R16的一端、接地电容C10的一端、温敏电阻RT1的一端,温敏电阻RT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3.3V。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7]1,红外探测器输出信号经瞬态抑制二极管抑制,电容C1和电容C2降噪、二极管双向限幅后进入差动放大器,抑制了共模噪声,对环境噪声具有更强的抗干扰性,经放大器调幅后,采用定时校准结合在非工作温度范围(

25℃

45℃)温度控制进行漂移调零校准,使气体浓度电信号在逻辑电平范围,提高了信号精度;
[0008]2,采用同相比例放大器放大调幅,将放大调幅后信号负反馈,提高了放大器放大
的稳定性,并通过光能量信号控制调节调节放大器幅度,实时调节红外探测器输出的SF6气体浓度电信号在逻辑电平范围,。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1]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2]带自动校准的SF6传感器,包括差动接收电路、幅度调制电路、漂移校准电路,所述差动接收电路接收红外探测器输出的信号,经瞬态抑制二极管VD1瞬态抑制,电容C1和电容C2共模降噪、二极管D1和D2双向限幅后进入运算放大器AR1,运算放大器AR1实质为差动放大器,将双路输入转换为一路输出,抑制了共模噪声,对环境噪声具有更强的抗干扰,之后进入幅度调制电路,进入同相比例放大器比例、限幅放大后输出,以此放大调幅补偿传输衰减,比例放大后输出信号经跟随器负反馈到同相比例放大器,以稳定放大器的放大性能,并通过光能量信号控制调节调节放大器幅度,具体的,由能量计检测红外光源能量信号,经电阻R13和电解电容E1反向加到场效应管T1的栅极,改变场效应管T1漏源间阻值,一方面调节负反馈的深度,另一方面经导通的稳压管Z2正反馈到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导通的稳压管Z1反馈到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进一步调节放大器放大的幅度,最后进入漂移校准电路,进入运算放大器AR4、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7、电位器RP1组成的漂移调零电路,其中设置电阻R14、电阻R15的阻值相同,使得运算放大器AR4构成反向跟随器,采用定时校准,+12V通过场效应管T2向电阻R20、电容C8充电进行定时校准,并可以在非工作温度范围(

25℃

45℃),也即易发生漂移的工作环境进行调零校准,进行非工作温度范围(

25℃

45℃)控制进行漂移调零校准,使气体浓度电信号在逻辑电平范围,提高了信号精度;
[0013]所述漂移校准电路接收放大器放大后信号,进入运算放大器AR4、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7、电位器RP1组成的漂移调零电路,其中,运算放大器AR4型号为MC33171增强型放大器,设置电阻R14、电阻R15的阻值相同,使得运算放大器AR4构成反向跟随器,可以采用定时校准,+12V通过场效应管T2向电阻R20、电容C8充电进行定时校准,并可以在非工作温度范围(

25℃

45℃),也即易发生漂移的工作环境进行调零校准,具体的,采用负温度系数的温敏电阻RT1进行温度检测并转换为阻值,经与电阻R16分压转换为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经电阻R17、电解电容E2充电,反时限的进入运算放大器AR5,与+15℃对应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超过正负30℃时,双向二极管D3导通,电压信号经反向充电与

12V耦合加到场效应管T2的栅极,改变场效应管T2的漏源间阻值,改变对电阻R20、电容C8充电的时长,进行非工作温度范围(

25℃

45℃)控制进行漂移调零校准,包括运算放大器AR4,运算放大器AR4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地,运算放大器AR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9的一端连接单片机,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7连
接电源+12V,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4连接电位器RP1的左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5连接电位器RP1的右端,运算放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自动校准的SF6传感器,包括差动接收电路、幅度调制电路、漂移校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接收电路连接幅度调制电路,幅度调制电路连接漂移校准电路;所述漂移校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R4,运算放大器AR4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地,运算放大器AR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9的一端连接单片机,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7连接电源+12V,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4连接电位器RP1的左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5连接电位器RP1的右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引脚1连接电位器RP1的可调端、场效应管T2的源极、接地电阻R20的一端、接地电容C8的一端,场效应管T2的漏极通过电阻R21连接电源

12V,场效应管T2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12V,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解电容E3的负极、运算放大器AR5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R5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温度阈值信号,运算放大器AR5的同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接地电解电容E2的正极,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稳压管Z3的正极,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管Z3的负极、接地电阻R16的一端、接地电容C10的一端、温敏电阻RT1的一端,温敏电阻RT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3.3V。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校准的SF6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探测器J1,红外探测器J1的VCC端连接电源+3.3V,红外探测器J1的GND端连接地,红外探测器J1的REF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VD1的上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大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禹初崔明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朗硕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