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防跌落床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72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防跌落床罩,属于床罩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座体,所述座体包括圆形板与梯形板,两个所述圆形板之间通过U型架连接;所述U型架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圆形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弧形滑道,每个所述弧形滑道上均滑动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弧形滑道内的一端形状呈倒T型;所述支撑杆之间均设有网纱;婴儿嗜睡后,通过提拉把手移动座体并放置在床上,使座体位于婴儿的两侧,打开连接绑带,将支撑杆向外滑动打开,因弧形滑道长度依次增加,支撑杆在弧形滑道端头会停止,支撑杆带动一侧的网纱形成半弧形,进而座体前后两侧的网纱会形成半圆形,对婴儿进行保护,防止婴儿睡醒后胡乱攀爬,进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发生。情况发生。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防跌落床罩


[0001]本技术属于床罩
,具体涉及一种儿童防跌落床罩。

技术介绍

[0002]婴儿在初生期的大部分时间比较嗜睡,睡醒后比较活泼,因此人们在照顾睡着后的婴儿会将其放置在婴儿床内,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会在婴儿床上加网纱床罩,以此来防蚊虫,而在现有的床罩中,通常是网纱加软支架组成的床罩,通过床罩四周的绳子固定在婴儿床上,但是该种床罩存在一些弊端,婴儿本身活泼好动,睡醒后在婴儿床内会胡乱攀爬,当婴儿翻过婴儿床的护栏后,可能会被网纱兜住,婴儿在内无法意识到危险会继续挣动,若是婴儿床重心不稳可能会发生侧翻,或者捆住床罩的绳子在婴儿挣动的过程中会发生松动,导致婴儿直接掉落在地上,因此对于现有的床罩来说安全性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儿童防跌落床罩。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防跌落床罩,包括两个座体,所述座体包括圆形板与梯形板,所述圆形板侧面内嵌在梯形板顶面;两个所述圆形板之间通过U型架连接;所述U型架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圆形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弧形滑道,所述弧形滑道的一端位于凹槽内部;从内侧至外侧所述弧形滑道的长度依次增加,所述弧形滑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倒T型;每个所述弧形滑道上均滑动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弧形滑道内的一端形状呈倒T型;且位于最外侧弧形滑道的支撑杆的端头可在弧形滑道内旋转;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以及左右两侧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之间均设有网纱;所述梯形板的外侧面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置有辊轴,所述辊轴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槽体,辊轴另一端连接旋转杆一端,旋转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槽体,所述旋转杆上连接发条内侧端,所述发条外侧端连接槽体;所述辊轴上缠绕设置连接布,所述连接布上通过球铰链连接挂钩。
[0005]优选的,每个所述圆形板上设有六个弧形滑道,所述弧形滑道三个为一组分布在圆形板的前后两侧。
[0006]优选的,所述梯形板底部设有防滑垫。
[0007]优选的,所述U型架上设有两个连接绑带,所述连接绑带之间通过子母扣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U型架上设有提拉把手。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婴儿嗜睡后,通过提拉把手移动座体并放置在床上,使座体位于婴儿的两侧,打开连接绑带,将支撑杆向外滑动打开,因弧形滑道长度依次增加,支撑杆在弧形滑道端头会停止,支撑杆即可带动一侧的网纱形成半弧形,进而座体前后两侧的网纱会形成半圆形,对婴儿进行保护,防止婴儿睡醒后胡乱攀爬,进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发生;网纱会避免蚊虫叮咬,且本装置的网纱面积较大,可保持内部的通风性,避免产生燥热的环境;另外可通过连接布将挂钩挂至婴儿床的床架上,进一步增加本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4]图中,1.圆形板,2.梯形板,3.U型架,4.凹槽,5.弧形滑道,6.支撑杆,7.网纱,8.槽体,9.辊轴,10.第一轴承,11.旋转杆,12.第二轴承,13.发条,14.连接布,15.球铰链,16.挂钩,17.防滑垫,18.连接绑带,19.子母扣,20.提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参照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防跌落床罩,包括两个座体,所述座体包括圆形板1与梯形板2,所述圆形板1侧面内嵌在梯形板2顶面;两个所述圆形板1之间通过U型架3连接;所述U型架3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凹槽4,所述圆形板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弧形滑道5,所述弧形滑道5的一端位于凹槽4内部;可使支撑杆6正常进入;从内侧至外侧所述弧形滑道5的长度依次增加,所述弧形滑道5的横截面形状为倒T型;每个所述弧形滑道5上均滑动连接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位于弧形滑道5内的一端形状呈倒T型,且位于最外侧弧形滑道5的支撑杆6的端头可在弧形滑道5内旋转,通过该设置方式,该支撑杆6的另一端头可接触床面,因此可使网纱7接触床面,进一步避免蚊虫靠近婴儿;支撑杆6可在弧形滑道5内移动,且不会移出弧形滑道5;相邻的所述支撑杆6以及左右两侧对应的所述支撑杆6之间均设有网纱7;所述梯形板2的外侧面设有槽体8,所述槽体8内置有辊轴9,所述辊轴9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0连接槽体8,辊轴9另一端连接旋转杆11一端,旋转杆11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2连接槽体8,所述旋转杆11上连接发条13内侧端,所述发条13外侧端连接槽体8;所述辊轴9上缠绕设置连接布14,所述连接布14上通过球铰链15连接挂钩16,通过拉出连接布14,将挂钩16挂至床架上,可进一步增加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17]每个所述圆形板1上设有六个弧形滑道5,所述弧形滑道5三个为一组分布在圆形板1的前后两侧,多个弧形滑道5为一组可增加网纱7的使用稳定性,可使网纱7正常铺开;所述梯形板2底部设有防滑垫17,增加座体的放置稳定性;所述U型架3上设有两个连接绑带18,所述连接绑带18之间通过子母扣19连接,在收纳时,两个连接绑带18进行连接可将支撑杆6兜住,避免支撑杆6及网纱7移出凹槽4,减少占用空间,所述U型架3上设有提拉把手20,通过提拉把手20移动该装置,更佳方便使用。
[0018]本技术的使用时,婴儿嗜睡后,通过提拉把手20移动座体并放置在床上,使座体位于婴儿的两侧,打开连接绑带18,将支撑杆6向外滑动打开,支撑杆6在弧形滑道5端头会停止,因弧形滑道5长度依次增加,支撑杆6即可带动一侧的网纱7形成半弧形,进而座体
前后两侧的网纱7会形成半圆形,对婴儿进行保护,防止婴儿睡醒后胡乱攀爬,进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发生;网纱7会避免蚊虫叮咬,且本装置的网纱7面积较大,可保持内部的通风性,避免产生燥热的环境;另外可通过连接布14将挂钩16挂至婴儿床的床架上,可进一步增加本装置的稳定性。
[001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防跌落床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座体,所述座体包括圆形板(1)与梯形板(2),所述圆形板(1)侧面内嵌在梯形板(2)顶面;两个所述圆形板(1)之间通过U型架(3)连接;所述U型架(3)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凹槽(4),所述圆形板(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弧形滑道(5),所述弧形滑道(5)的一端位于凹槽(4)内部;从内侧至外侧所述弧形滑道(5)的长度依次增加,所述弧形滑道(5)的横截面形状为倒T型;每个所述弧形滑道(5)上均滑动连接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位于弧形滑道(5)内的一端形状呈倒T型,且位于最外侧弧形滑道(5)的支撑杆(6)的端头可在弧形滑道(5)内旋转;相邻的所述支撑杆(6)以及左右两侧对应的所述支撑杆(6)之间均设有网纱(7);所述梯形板(2)的外侧面设有槽体(8),所述槽体(8)内置有辊轴(9),所述辊轴(9)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0)连接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妍解凤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