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50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空气炸锅,包括设有烹饪腔的机体和盖设在机体上方的机头,机头设有热风组件和出气组件,热风组件向烹饪腔供应热风以烹饪食材,出气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管、容汽腔和导气管,进气管与烹饪腔连通,导气管与外界连通,导气管相对容汽腔收缩且自下而上贯穿容汽腔的顶壁延伸,导气管具有凸出于容汽腔顶壁的导向部。提升了排气效率,针对因导气管相对容汽腔收缩造成的排气速度缓慢进行补偿,从而在对蒸汽缓冲后排放、降低蒸汽飞溅的基础上,保证较高的排气效率,从而避免冷凝水的形成,避免对冷凝水进一步处理造成使用复杂,进一步避免蒸汽飞溅,同步保障了排气效率和使用的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空气炸锅通常包括设有烹饪腔的机体和盖合在所述机体上方的机头,所述机头设有向所述烹饪腔供应热风的热风组件和用于将烹饪腔内蒸汽排出的排气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下穿越防护罩并流向烹饪腔以烹饪食物,食材受热形成的蒸汽通过排气组件外排,在排放过程中,蒸汽在排气组件中容易遇冷并形成温度较高的冷凝水,冷凝水在蒸汽的吹送下可能会向外飞溅,冷凝水飞溅容易造成用户被烫伤,存在安全隐患,冷凝水飞溅到工作台面,容易损坏工作台面的物件且不便于清理。
[0003]公开号为CN2129129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安全的空气炸锅,排气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顶部的出气帽以及跨接在发热腔和出气帽间的出气管,防溅组件包括与出气管通连的接水盒,以使接水盒接收出气管内的冷凝水。由于出气帽是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对蒸汽进行正面止档,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蒸汽的排放速率缓慢,不利于蒸汽迅速排出,造成冷凝水的生成,大量冷凝水依然会被蒸汽吹送而向外飞溅,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过多的冷凝水积存在壳体上方,需要对冷凝水进行处理。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空气炸锅在使用时,若蒸汽排放过快,则会造成冷凝水飞溅烫伤用户;若对蒸汽进行阻挡来减速,又会较大的影响排气速率,蒸汽排放较慢造成冷凝水的生成,不利于减少冷凝水,大量冷凝水需要被进一步处理,且依然存在飞溅的安全隐患。综上,现有的空气炸锅用的排气组件结构不够合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用以解决现有的空气炸锅的排气组件结构不够合理,易造成蒸汽直接排放而存在飞溅现象以及蒸汽被阻挡后排放而影响排气效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设有烹饪腔的机体、盖设在机体上方的机头、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向烹饪腔供应热风以烹饪食材,机头设有出气组件,出气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管、容汽腔和导气管,进气管与烹饪腔连通,导气管与外界连通,导气管相对容汽腔收缩且自下而上贯穿容汽腔的顶壁延伸,导气管具有凸出于容汽腔顶壁的导向部。
[0007]本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出气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管、容汽腔和导气管,进气管与烹饪腔连通,导气管与外界连通,因此,利用出气组件实现烹饪腔内烹饪蒸汽的排出,以避免蒸汽在烹饪腔内积存太多造成食物口感不佳或者烹饪腔内压力过大造成使用不安全等情况。导气管相对容汽腔收缩,可以实现当烹饪腔内的蒸汽进入容汽腔后,容汽腔对蒸汽起到缓冲和暂存的作用,从而避免蒸汽直接从导气管飞溅,造成用户烫伤的现象,使用安全。
[0008]导气管自下而上贯穿容汽腔的顶壁延伸,可以利用烟囱效应,通过导气管的引导,利用容汽腔内外部的温度差和压力差,对蒸汽的排出起到促进加强作用。利用导向部在容汽腔顶壁形成紊流,提升排气效率,烹饪产生的蒸汽或水汽快速对流,避免在出气组件内部产生冷凝水,进而避免冷凝水飞溅的现象发生。另外,由于导气管的上下布置以及导向部的设置相结合,当热空气向上升的过程中,快速移动的热气流导致导气管的上部与下部存在热压差,导致导气管的导向部处外界的压强远大于容汽腔内的压强,会促进水汽不断经过进气管进入容汽腔,并从导气管中排出。当容汽腔的温度越大于外界温度,空气的流动速度越快时,导气管内的烟囱效应越强。排气更顺畅。
[0009]综上,利用导气管的自下而上延伸方式以及导向部在容汽腔顶壁形成紊流,提升排气效率,针对因导气管相对容汽腔收缩造成的排气速度缓慢进行补偿,从而在对蒸汽缓冲后排放、降低蒸汽飞溅的基础上,保证较高的排气效率,从而避免冷凝水的形成,避免对冷凝水进一步处理造成使用复杂,进一步避免蒸汽飞溅,同步保障了排气效率和使用的安全。
[0010]优选的,导气管倾斜向上延伸且导气管的进气端逐渐靠近进气管。
[0011]导气管的进气端逐渐靠近进气管,使得排气更加顺畅和直接,提高排气效率,同时,导气管倾斜,避免蒸汽排放过程冷凝水飞溅,达到排气效率和双重保障。
[0012]优选的,导气管相对竖直线的倾斜角度β满足:0<β≤45
°

[0013]导气管的倾斜角度0<β≤45
°
,相比于竖直布置的情况,可以避免蒸汽自下而上排出后直接被倒吸回机头,利于保持机头内部的干燥环境,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另外,若倾斜角度过大,则不利于烟囱效应的产生,因此,满足0<β≤45
°
可以实现排气顺畅、排气效率高的效果,而且避免蒸汽倒吸。
[0014]优选的,导气管的竖直高度H满足:8mm≤H≤25mm;并且/或者,导向部的竖直高度h满足:3mm≤h≤10mm。
[0015]导气管的竖直高度过大,若大于25mm则可能会造成排出路径较长,冷凝水凝结多,烹饪腔和机头内部环境潮湿;若竖直高度过小小于8mm,则达不到较好的烟囱效应,不利于利用容汽腔内外的温度差和压力差起到促排效果。导向部的竖直高度h过大,造成排出路径较长,冷凝水凝结多,h过小,无法在导气管出口形成较大热压差,烟囱效应较弱。因此,8mm≤H≤25mm或者3mm≤h≤10mm,排气可以更加顺畅、高效,降低冷凝水的飞溅概率,使用安全。
[0016]优选的,导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容汽腔内,且导气管朝向进气管的一侧设有缺口。
[0017]可以方便烹饪过程中蒸汽的顺畅排出,避免蒸汽排出路径曲折而造成加大冷凝水的含量,减少容汽腔内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在烹饪过程以及开盖后飞溅且在开盖后冷凝水流淌到工作台面上。
[0018]优选的,导气管包括靠近进气管的前管壁、与前管壁平行的后管壁、将前管壁与后管壁连接的两个侧管壁,前管壁相对后管壁缩回以形成缺口。
[0019]导气管采用多个管壁围合形成,可以方便缺口的设置,结构简单,利用缺口便于排气效率的提高。
[0020]优选的,容汽腔相对进气管的横截面扩大。
[0021]容汽腔相对进气管的横截面扩大,可以避免蒸汽直接冷凝到进气管中造成冷凝水
回流到烹饪腔,而影响食物的口感。而且,容汽腔扩大使得蒸汽在容汽腔内暂存,避免冷凝水直接飞溅处导气管。
[0022]优选的,进气管自下而上倾斜延伸至与容汽腔连通,进气管的轴线经过导气管进气端的中心点,且进气管的轴线相对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γ满足:10
°
≤γ≤30
°

[0023]进气管倾斜可以使得蒸汽顺利自下而上排放,提高排气速度,γ满足:10
°
≤γ≤30
°
。避免倾角过大造成的冷凝水回流的现象,也避免倾角过小造成的排气速率太慢。
[0024]优选的,机头内部还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设置在热风组件的上方以与烹饪腔连通,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连通。
[0025]通过排气通道实现烹饪腔与容汽腔的导通,结构简单,增大了容汽腔和烹饪腔的横向距离,使得蒸汽不易回流到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设有烹饪腔的机体、盖设在所述机体上方的机头、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向所述烹饪腔供应热风以烹饪食材,所述机头设有出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管、容汽腔和导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所述导气管与外界连通,所述导气管相对所述容汽腔收缩且自下而上贯穿所述容汽腔的顶壁延伸,所述导气管具有凸出于所述容汽腔顶壁的导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倾斜向上延伸且所述导气管的进气端逐渐靠近所述进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相对竖直线的倾斜角度β满足:0<β≤4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竖直高度H满足:8mm≤H≤25mm;并且/或者,所述导向部的竖直高度h满足:3mm≤h≤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容汽腔内,且所述导气管朝向所述进气管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冯家凯门书标张雪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