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35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属于测斜管技术领域,包括测斜管主体,所述测斜管主体的顶部设有插入端,且测斜管主体和插入端的内壁设有四组等距的凹槽,且测斜管主体和插入端的外壁设有四组等距的凸起,所述测斜管主体的内壁一周设有等距的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设有加强金属杆,所述插入端一周的中央处设有四组等距的插孔,所述测斜管主体一周的底部位置处设有与插孔对称的卡固结构;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测斜管主体内部一周的加强金属杆,加强金属杆可以增大测斜管主体的强度,提高测斜管主体的抗变形能力,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测斜管主体出现变形影响使用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


[0001]本技术涉及测斜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

技术介绍

[0002]在岩土工程中,为了观察土体内部水平位移情况,需要使用到测斜管,测斜管,一种预埋在地下用于观测土体内部水平位移的测量管,其中申请号为“201720442858.2”所公开的“便捷安置式测斜管”,其已经解决了在实际中工作,受绑扎工艺和测斜管自身形变(特别是长跨度测斜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测斜管在绑扎工作完成后,很难确保测斜管内部卡槽方向与变形方向的一致性。另外,在部分项目中,钢筋笼长度大,受机械设备载荷限制(大型吊机)、项目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数影响,不能一次成型,需对钢筋笼进行分段吊装与拼接,如果已分段绑扎的测斜管不能严密对接,造成卡槽在结合部错位,则测斜传感器不能顺利在管内上下自由滑动,严重者直接将传感器卡在该部位,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失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2121289673.5”所公开的“一种测斜管”,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于施工现场工作环境与地下钻孔情况相当复杂,再加上测斜管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测斜管安装能完全符合要求,时常出现有中空段的情况,导致卡探头,另外,工程中土体测斜孔与地下水位孔经常相邻并分别设置,使用两套设备分别进行土体测斜与水位监测,造成资源浪费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岩土工程用测斜管还存在诸多缺陷,如:岩土工程用测斜管对接插入后需要通过螺栓来进行固定,导致测斜管的的对接安装和后续拆卸十分麻烦,为了安装工作带来极大的负担,不利于使用,同时,岩土工程用测斜管其强度较低,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现象,从而影响测斜管的正常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包括测斜管主体,所述测斜管主体的顶部设有插入端,且测斜管主体和插入端的内壁设有四组等距的凹槽,且测斜管主体和插入端的外壁设有四组等距的凸起;
[0007]所述测斜管主体的内壁一周设有等距的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设有加强金属杆;
[0008]所述插入端一周的中央处设有四组等距的插孔,所述测斜管主体一周的底部位置处设有与插孔对称的卡固结构。
[000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安装孔等分布在测斜管主体的一周,且每两组凹槽之间设有两组安装孔。
[00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卡固结构等距分布在测斜管主体的一周,且卡固结构位于两组凹槽之间的中央处。
[00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卡固结构包括内腔、弹簧和插杆,所述测斜管主体内部一周设有四组等距的内腔,且内腔的内部通过弹簧安装有插杆,且插杆贯穿至测斜管主体的外侧。
[0012]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内腔背向于弹簧的一侧中央处设有通孔,且插杆贯穿通孔。
[001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插杆位于内腔内部的一端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一侧与弹簧的一端接触。
[0014]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安装孔的两端设有扩口,且扩口的内部拧入有密封塞。
[0015]3.有益效果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插孔和卡固结构,当两组测斜管主体对接时,将一组测斜管主体底端插入到另一组测斜管主体顶部的插入端内部后,此时一组测斜管主体底部卡固结构中的插杆自动插入到另一组测斜管主体顶部的插孔内部,从而实现两组测斜管主体的快速对接固定,后续需要对测斜管主体拆卸时,可以直接将插杆向后推,使其脱离插孔,即可快速将两组测斜管主体进行拆分,从而提高测斜管主体对接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
[0018]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测斜管主体内部一周的加强金属杆,加强金属杆可以增大测斜管主体的强度,提高测斜管主体的抗变形能力,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测斜管主体出现变形影响使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的正视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的正剖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的俯视剖面图;
[002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的仰视剖面图;
[0023]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说明:1、测斜管主体;101、安装孔;102、加强金属杆;103、扩口;104、密封塞;2、插入端;201、插孔;3、凹槽;4、凸起;5、卡固结构;501、内腔;502、弹簧;503、插杆;504、通孔;50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包括测斜管主体1,测斜管主体1的顶部设有插入端2,且测斜管主体1和插入端2的内壁设有四组等距的凹槽3,且测斜管主体1和插入端2的外壁设有四组等距的凸起4;
[0028]本实施方式中,在岩土工程中对土体内部水平位移情况进行检测时,将多组测斜
管主体1对接固定后插入到预先打好的孔内进,然后进行填土,然后配合外部设备进行检测。
[0029]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测斜管主体1的内壁一周设有等距的安装孔101,安装孔101便于加强金属杆102插入,安装孔101等分布在测斜管主体1的一周,且每两组凹槽3之间设有两组安装孔101,且安装孔101的内部设有加强金属杆102,安装孔101的两端设有扩口103,且扩口103的内部拧入有密封塞104,扩口103便于密封塞104隐藏拧入,从而对安装孔101两端密封,将加强金属杆102固定在安装孔101内;
[0030]本实施方式中,在测斜管主体1使用中,可以将加强金属杆102插入到测斜管主体1内壁一周的安装孔101内,然后将密封塞104影藏拧入到扩口103内部,从而对安装孔101两端密封,将加强金属杆102固定在安装孔101内,加强金属杆102可以增加测斜管主体1的强度,提高测斜管主体1的抗变形能力,可以有效的避免测斜管主体1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而影响使用的情况发生。
[003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插入端2一周的中央处设有四组等距的插孔201,插孔201内壁设有密封层,插孔201便于插杆503插入,密封层保证插杆503插入到插孔201内部的密封性,测斜管主体1一周的底部位置处设有与插孔201对称的卡固结构5,卡固结构5等距分布在测斜管主体1的一周,且卡固结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包括测斜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斜管主体(1)的顶部设有插入端(2),且测斜管主体(1)和插入端(2)的内壁设有四组等距的凹槽(3),且测斜管主体(1)和插入端(2)的外壁设有四组等距的凸起(4);所述测斜管主体(1)的内壁一周设有等距的安装孔(101),且安装孔(101)的内部设有加强金属杆(102);所述插入端(2)一周的中央处设有四组等距的插孔(201),所述测斜管主体(1)一周的底部位置处设有与插孔(201)对称的卡固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1)等分布在测斜管主体(1)的一周,且每两组凹槽(3)之间设有两组安装孔(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用测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结构(5)等距分布在测斜管主体(1)的一周,且卡固结构(5)位于两组凹槽(3)之间的中央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河北省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