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门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18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式门锁结构,包括门把手和锁具以及固定在外部墙体上的吸板,所述门把手包括把手底座和缓冲块,所述把手底座背向锁具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块可滑移的设置在缓冲槽内,所述缓冲块内设有用于吸附吸板的磁铁,所述缓冲槽的槽壁上设有阻尼套,所述缓冲块朝向缓冲槽的一侧固定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穿设在阻尼套内与阻尼套贴合组合成阻尼结构,所述缓冲块与缓冲槽的槽口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吸式门锁结构,通过阻尼块和阻尼套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对于缓冲块的滑动进行阻尼的效果,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可以实现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开门后弹起的问题。免开门后弹起的问题。免开门后弹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吸式门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吸式门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家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特别是对于家具的外观要求以及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门把手辅助人们把持开门以及关门工作,而门吸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起到在门打开时制动门的作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0003]目前传统门把手和门吸具有以下不足之处:门把手和门吸安装在门角处的制动装置会使门与门吸相撞时产生的冲力损坏铰链,长时间下来会存在安全隐患,危害使用者的安全。
[0004]因而目前有专利号为201820990293.6,名称为一种具有防撞击功能的门把手和门吸的技术专利公开了通过门吸块以及把手横杆的末端固定铁球的方式,来通过门吸块吸住铁球的方式来实现对于门体的固定,而在开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把手横杆的变形来实现缓冲的效果,然而在把手横杆变形复位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回复力,因而在开门缓冲以后,便会因为把手横杆的回复力使得铁球与门吸块脱离导致门体没法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且能够有效的保持吸住效果的自吸式门锁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吸式门锁结构,包括门把手和锁具以及固定在外部墙体上的吸板,所述门把手安装在锁具上,所述锁具安装到外部门体上,所述门把手包括把手底座和缓冲块,所述把手底座背向锁具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块可滑移的设置在缓冲槽内,所述缓冲块内设有用于吸附吸板的磁铁,所述缓冲槽的槽壁上设有阻尼套,所述缓冲块朝向缓冲槽的一侧固定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穿设在阻尼套内与阻尼套贴合组合成阻尼结构,所述缓冲块与缓冲槽的槽口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尼块与缓冲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用于顶住阻尼块的缓冲启动装置,所述缓冲启动装置内具有受力阈值,当阻尼块的受力大于受力阈值时,缓冲启动装置解除顶住阻尼块的状态。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启动装置包括上套管和下圆柱,所述上套管的上端固定在阻尼块的下侧面上,所述下圆柱的下端固定在缓冲槽的槽底上,所述下圆柱的上端穿入到上套管的下端内,所述下圆柱上端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个上弹性凸点,所述上套管下端的内侧壁设有若干个下弹性凸点,所述上弹性凸点与下弹性凸点相抵。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把手底座和缓冲块以及吸板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构成一个把手门吸结构,并且在缓冲块的一侧固定阻尼块以及在缓冲槽内设置阻尼套的方式,便可实现缓冲块在缓冲槽内的滑动是具有阻尼的,由此在强力开门撞击后,缓冲块能够
有效的实现缓冲的作用,不会出现强力反弹导致的门体没法固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自吸式门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自吸式门锁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4]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吸式门锁结构,包括门把手和锁具以及固定在外部墙体上的吸板,所述门把手安装在锁具上,所述锁具安装到外部门体上,所述门把手包括把手底座1和缓冲块2,所述把手底座1背向锁具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3,所述缓冲块2可滑移的设置在缓冲槽3内,所述缓冲块2内设有用于吸附吸板的磁铁,所述缓冲槽3的槽壁上设有阻尼套4,所述缓冲块2朝向缓冲槽3的一侧固定有阻尼块5,所述阻尼块5穿设在阻尼套4内与阻尼套4贴合组合成阻尼结构,所述缓冲块2与缓冲槽3的槽口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使用本实施例的门锁结构的时候,只需要把门把手和锁具一并安装到外部门体上,然后将吸板安装到外部墙体对应的位置上,如此在开门的过程中,缓冲块2会靠近吸板,由此便可通过缓冲块2内的磁铁与吸板之间的磁力连接来实现吸住门体的效果,而在出现较大力量打开门的时候,缓冲块2便会快速的朝向吸板砸去,由于缓冲块2与吸板之间的撞击便会驱使缓冲块2朝向把手底座1运动,即驱使阻尼块5朝向缓冲槽3的槽底运动,而由于阻尼套4的设置便可通过阻尼块5与阻尼套4之间的配合有效的吸收这个撞击力,由此避免现有技术中因为把手回复反弹导致的门体没有被吸住的问题,之后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使得缓冲块2能够逐渐复位。
[0015]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阻尼块5与缓冲槽3的槽底之间设有用于顶住阻尼块5的缓冲启动装置6,所述缓冲启动装置6内具有受力阈值,当阻尼块5的受力大于受力阈值时,缓冲启动装置6解除顶住阻尼块5的状态,通过上述缓冲启动装置6的设置,便可避免在较轻撞击以及人手握持的时候,缓冲块2移动导致人手握持不舒服的问题。
[0016]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启动装置6包括上套管61和下圆柱62,所述上套管61的上端固定在阻尼块5的下侧面上,所述下圆柱62的下端固定在缓冲槽3的槽底上,所述下圆柱62的上端穿入到上套管61的下端内,所述下圆柱62上端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个上弹性凸点,所述上套管61下端的内侧壁设有若干个下弹性凸点,所述上弹性凸点与下弹性凸点相抵,通过上弹性凸点和下弹性凸点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对于上套管61向下运动的方向进行限位,并且在出现运动力量过大的时候,由于上弹性凸点和下弹性凸点均为弹性结构,因此上套管61便能够进一步的向下运动,以此实现缓冲的效果。
[0017]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自吸式门锁结构,通过把手底座1和缓冲块2以及缓冲槽3的设置,便能够有效的实现一个缓冲的作用,并且通过阻尼块5和阻尼套4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实现阻尼的效果,很好的吸收掉产生的撞击力,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把手横杆的变形来实现缓冲的方式,吸收量更多。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式门锁结构,包括门把手和锁具以及固定在外部墙体上的吸板,所述门把手安装在锁具上,所述锁具安装到外部门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包括把手底座(1)和缓冲块(2),所述把手底座(1)背向锁具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3),所述缓冲块(2)可滑移的设置在缓冲槽(3)内,所述缓冲块(2)内设有用于吸附吸板的磁铁,所述缓冲槽(3)的槽壁上设有阻尼套(4),所述缓冲块(2)朝向缓冲槽(3)的一侧固定有阻尼块(5),所述阻尼块(5)穿设在阻尼套(4)内与阻尼套(4)贴合组合成阻尼结构,所述缓冲块(2)与缓冲槽(3)的槽口通过复位弹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豪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