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靖勋专利>正文

高性能混凝土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133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性能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下料管、转杆、搅拌杆和搅拌桨,所述转杆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内部,转杆的顶端延伸至装置主体的上方,所述搅拌杆皆固定在转杆两侧的外壁上,所述搅拌杆上方的转杆外壁上固定有横板,所述搅拌桨转动安装在横板的底端,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有驱动机罩,且所述驱动机罩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活动板,所述下料管安装在装置主体底端的中心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搅拌效率,可对混凝土进行全方位的搅拌,使其混合更加充分,提升了装置的整体性能,清洗更加省力便捷,而且可以在冬季进行防冻,可防止低温环境中混凝土发生粘连的情况。境中混凝土发生粘连的情况。境中混凝土发生粘连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混凝土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混合
,具体为高性能混凝土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是现代土木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程材料,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在混凝土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处理,使其混合均匀,因此需要使用到混凝土混合装置。
[0003]1、混凝土混合装置一般通过单一的搅拌杆对混凝土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效率较低,而且搅拌杆的位置是固定的,搅拌范围也是固定的,不便对混凝土进行全面的搅拌,影响了混合效果,因此有待改进;2、混合装置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清洗时需要先将装置打开,再对其内壁进行冲洗,不仅增加了劳动负担,而且操作不够方便;3、混合装置在冬季的低温环境中使用时,混凝土容易发生粘连的情况,导致整体混合效果较差,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性能混凝土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性能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下料管、转杆、搅拌杆和搅拌桨,所述转杆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内部,转杆的顶端延伸至装置主体的上方,所述搅拌杆皆固定在转杆两侧的外壁上,所述搅拌杆上方的转杆外壁上固定有横板,且所述横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三旋转驱动件,所述搅拌桨转动安装在横板的底端,搅拌桨的顶端与第三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顶部的外壁上安装有加料口,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有驱动机罩,且所述驱动机罩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丝杆,并且所述丝杆位置处的驱动机罩顶端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机罩的内部并与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两端皆与丝杆螺纹连接,且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板并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安装在装置主体底端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下料管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固定有支架。
[0006]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上固定有加热套,加热套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便于对装置主体进行保温,防止受低温环境影响。
[0007]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顶部的内壁上安装有环形壁管,且所述环形壁管的底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扁口喷头,便于对装置主体内壁进行冲洗。
[0008]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管,导管的底端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并与环形壁管连接,便于将外部水源导入至环形壁管中。
[0009]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两侧皆安装有刮板,刮板的一端与装置主体的内壁紧密贴合,防止混凝土粘在装置内壁上。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套的内壁上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加热圈,便于对加热套内部的水进行加热。
[0011]优选的,所述加热套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护套,可减缓热量的散失。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套顶部的外壁上安装有进水管,且加热套底部的外壁上安装有排水管,用于水的导入和排出工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性能混凝土混合装置不仅提高了搅拌效率,可对混凝土进行全方位的搅拌,使其混合更加充分,提升了装置的整体性能,清洗更加省力便捷,而且可以在冬季进行防冻,可防止低温环境中混凝土发生粘连的情况;
[0014](1)通过设置有转杆、搅拌杆、横板、搅拌桨、第三旋转驱动件、驱动机罩、丝杆、第一旋转驱动件、活动板、第二旋转驱动件,启动第二旋转驱动件使其驱动转杆旋转,转杆带动搅拌杆对混凝土中心处进行搅拌,启动第三旋转驱动件使其驱动搅拌桨旋转,搅拌桨对混凝土外围处进行搅拌,同时,启动第一旋转驱动件使其驱动丝杆正反向旋转,使得活动板沿着丝杆上下移动,活动板带动转杆使其在装置主体的内部上下移动,通过内外结合的搅拌方式,提高了搅拌效率,通过不断改变搅拌的位置,可对混凝土进行全方位的搅拌,使其混合更加充分,从而提升了装置的整体性能;
[0015](2)通过设置有环形壁管、扁口喷头、导管,将水管与导管连接,通过导管将水体导入至环形壁管中,水通过扁口喷头喷出,对装置主体的内壁进行冲洗,水暂存在装置主体的内部,启动第二旋转驱动件使其驱动转杆旋转,即可对转杆、搅拌杆、搅拌桨进行清洗,污水通过排出至外部,该设计可在不打开装置的前提下对装置进行清洗,操作省力便捷;
[0016](3)通过设置有加热套、加热圈、保护套、进水管、排水管,在冬季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进水管往加热套的内部灌入水,再给加热圈通电,使其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套内部的热水对装置进行保温,保护套的设置可减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了防冻的作用,可防止低温环境中混凝土发生粘连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机罩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转杆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装置主体;2、下料管;3、控制阀;4、支架;5、转杆;6、搅拌杆;7、加料口;8、驱动机罩;9、丝杆;10、第一旋转驱动件;11、横板;12、搅拌桨;13、加热套;14、排水管;15、活动板;16、第二旋转驱动件;17、第三旋转驱动件;18、刮板;19、导管;20、环形壁管;21、扁口喷头;22、加热圈;23、保护套;24、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高性能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下料管2、转杆5、搅拌杆6和搅拌桨12,转杆5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转杆5的顶端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上方,搅拌杆6皆固定在转杆5两侧的外壁上,搅拌杆6上方的转杆5外壁上固定有横板11,且横板11的顶端安装有第三旋转驱动件17,搅拌桨12转动安装在横板11的底端,搅拌桨12的顶端与第三旋转驱动件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装置主体1顶部的外壁上安装有加料口7;
[0025]装置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驱动机罩8,且驱动机罩8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丝杆9,并且丝杆9位置处的驱动机罩8顶端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10,第一旋转驱动件10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机罩8的内部并与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性能混凝土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下料管(2)、转杆(5)、搅拌杆(6)和搅拌桨(12),所述转杆(5)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转杆(5)的顶端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上方,所述搅拌杆(6)皆固定在转杆(5)两侧的外壁上,所述搅拌杆(6)上方的转杆(5)外壁上固定有横板(11),且所述横板(11)的顶端安装有第三旋转驱动件(17),所述搅拌桨(12)转动安装在横板(11)的底端,搅拌桨(12)的顶端与第三旋转驱动件(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的外壁上安装有加料口(7),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驱动机罩(8),且所述驱动机罩(8)内部的两侧皆安装有丝杆(9),并且所述丝杆(9)位置处的驱动机罩(8)顶端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10),第一旋转驱动件(10)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机罩(8)的内部并与丝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9)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5),活动板(15)的两端皆与丝杆(9)螺纹连接,且所述活动板(15)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16),第二旋转驱动件(16)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板(15)并与转杆(5)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2)安装在装置主体(1)底端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下料管(2)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靖勋宋承哲王苓力孙岩祝金崧王树贵张宇恒
申请(专利权)人:孔靖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