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型加固土木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08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震型加固土木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桩体的下部外圆周设有保护外罩,所述保护外罩位于地面以下,保护外罩内底部中央设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上端与支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下端两侧与保护外罩内侧底部之间设有两组减震机构;所述桩体外侧上部设置有多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组件与桩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震性能好、结构稳定等有益效果。结构稳定等有益效果。结构稳定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震型加固土木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土木桩,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型加固土木桩,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建筑随处可见,在建筑工程
中,为了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将会用到土木桩,土木桩用于支撑重物以及建筑器材;在现有的土木桩中,很多都不具备多重支撑结构,稳定性得不到较为完善的保障,在外力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晃动,不能很好的满足土木工程的安全性能要求,严重时会导致建筑倾斜甚至倒塌。
[0003]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公告号CN214614019U,包括空心桩,所述空心桩为顶部开口的圆柱体,所述空心桩的顶部对应开口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空心桩内部设置有锥形挤压柱。这种桩体能够通过插栓将整个桩体的下部插在地底,安装比较牢靠,但是其仅能对桩体的下部进行稳定支撑,在外力的影响下还是会出现建筑物的晃动、倾斜甚至倒塌。
[0004]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具备多重支撑结构的抗震型加固土木桩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好、结构稳定的抗震型加固土木桩。
[0006]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抗震型加固土木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桩体的下部外圆周设有保护外罩,所述保护外罩位于地面以下,保护外罩内底部中央设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上端与支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下端两侧与保护外罩内侧底部之间设有两组减震机构;所述桩体外侧上部设置有多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组件与桩体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外罩内腔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支撑台的上方,且桩体贯穿限位块的中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支耳、第二支耳、连接杆、固定块、滑块、滑杆、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一支耳固定安装在支撑台的下端一侧,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保护外罩内底部一侧,固定块的上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水平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滑块,且滑块能够沿滑槽左右滑动,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耳,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铰接,所述滑块两侧面与滑槽两侧壁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均套设在滑杆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设有四组,且沿桩体的轴线圆周设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弧形板、下弧形板、伸缩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
节杆,所述上弧形板的外壁设有上转动座,所述下弧形板的外壁设有下转动座,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转动连接在上转动座上,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下转动座上,且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伸缩杆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远离桩体的一侧转动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上转动座转动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调节杆转动的定位块。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外沿,相邻上弧形板以及相邻下弧形板之间通过连接外沿连接。
[0015]作为优选,四个所述上弧形板和四个所述下弧形板均能够合围成内壁与桩体贴合的圆筒。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之间通过定位板连接。
[0017]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下述优点: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保护外罩、支撑台和减震机构,能够实现桩体具备良好的抗震效果,进而提高建筑本体的使用稳定性,保护外罩能够很好的保护桩体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不受损坏,另外通过阻尼器与减震机构配合使用,提高支撑台的阻尼效果;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在保护外罩内的限位块,能够对支撑台进行限位,防止支撑台上移,导致建筑本体的不稳定性;
[0020](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能够从不同方位对对桩体上部进行支撑固定,使得该桩体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中桩体和支撑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中桩体和支撑机构的俯视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0029]图9是本技术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图9中C处的放大图。
[0031]图示说明:1

桩体,2

支撑台,3

保护外罩,4

地面,5

阻尼器,6

减震机构,7

支撑机构,8

支撑板,9

支撑组件,10

限位块,11

第一支耳,12

第二支耳,13

连接杆,14

固定块,15

滑块,16

滑杆,17

第一缓冲弹簧,18

第二缓冲弹簧,19

滑槽,20

上弧形板,21

下弧形板,22

伸缩杆,23

第一调节杆,24

第二调节杆,25

上转动座,26

下转动座,27

定位块,28

连接外沿,29

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
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
[0033]在本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34]实施例1: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震型加固土木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2),桩体(1)的下部外圆周设有保护外罩(3),所述保护外罩(3)位于地面(4)以下,保护外罩(3)内底部中央设有阻尼器(5),所述阻尼器(5)的上端与支撑台(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2)下端两侧与保护外罩(3)内侧底部之间设有两组减震机构(6);所述桩体(1)外侧上部设置有多组支撑机构(7),所述支撑机构(7)包括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通过支撑组件(9)与桩体(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加固土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罩(3)内腔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位于支撑台(2)的上方,且桩体(1)贯穿限位块(10)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加固土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第一支耳(11)、第二支耳(12)、连接杆(13)、固定块(14)、滑块(15)、滑杆(16)、第一缓冲弹簧(17)和第二缓冲弹簧(18);所述第一支耳(11)固定安装在支撑台(2)的下端一侧,所述固定块(14)固定安装在保护外罩(3)内底部一侧,固定块(14)的上端面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内水平安装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贯穿滑块(15),且滑块(15)能够沿滑槽(19)左右滑动,所述滑块(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耳(12),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耳(11)和第二支耳(12)铰接,所述滑块(15)两侧面与滑槽(19)两侧壁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7)和第二缓冲弹簧(18),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7)和第二缓冲弹簧(18)均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李长明张卫欣赵思雨马丽军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唐首邑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