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肿瘤细胞的基因编辑质粒传递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编辑
,特别涉及一种靶向肿瘤细胞的基因编辑质粒传递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53蛋白是一种抑癌基因,在抑制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p53基因编码一类转路蛋白酶p53蛋白,该蛋白与人DNA特定片段结合后转录翻译出p21蛋白,p21蛋白作为一类调控激酶可与控制细胞周期的cdk21等酶结合,从而抑制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53蛋白水平的调控受MDM2蛋白影响。p53蛋白过量时,可以促使表达MDM2蛋白,p53蛋白与MDM2蛋白可形成稳定的结合体,与此同时MDM2蛋白介导的泛素化使得p53蛋白酶降解。而当p53酶水平稳定时,ATM、ATR等调节激酶将MDM2与p53分布磷酸化,这样两者便不能结合,从而维持了p53水平的稳定。
[0003]PPM1D基因(磷酸蛋白酶镁依赖型,又称WIP基因,属于PPC2家族)编码的磷酸蛋白酶镁依赖型将磷酸化的p53蛋白迅速去磷酸化,同时将ATM、CHK1等通路调节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肿瘤细胞的基因编辑质粒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系统中含有双靶向传递纳米粒子,所述双靶向传递纳米粒子的原料包括透明质酸、核酸适配体AS1411、PPM1D基因敲除质粒、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2000)和硫酸鱼精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因编辑质粒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靶向传递纳米粒子以Lipofectamine 2000为核心,以硫酸鱼精蛋白为载体成分,所述双靶向传递纳米粒子的表面引入了核酸适配体AS1411和透明质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编辑质粒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靶向传递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20~33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编辑质粒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靶向传递纳米粒子的电动电位为5~30mV,具有正电性。5.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基因编辑质粒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透明质酸与核酸适配体AS1411键接,合成双靶向分子;2)将PPM1D基因敲除质粒、所述Lipofectamine 2000、所述硫酸鱼精蛋白溶液混匀后加入所述双靶向分子,再次混匀后即得所述双靶向传递纳米粒子。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兰,韩笛,余宇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