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旱地果园绿色智能集雨系统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旱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水源节水、蓄水及保水
,涉及到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简易、方便、可移动的环保集雨系统的构建,具体涉及一种旱地果园绿色智能集雨系统构建方法。该方法构建的旱地果园绿色智能集雨系统,适用于果园、庭院及山区雨水收集、灌溉和雨洪安全利用等,可实现通过手机对不同地区、地貌和耕作类型的田间进行全天候雨水收集、储蓄、二次灌溉与动态监测。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有旱作农田12亿亩,无灌溉设施与水源条件,只能依靠天然降水资源维持作物生长。实现旱作农田作物高产、稳产的根本措施是如何有效的提高天然降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实践证明,集雨补充灌溉农业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0003]发展节省用地空间、绿色、高效、低成本、适宜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智能集雨系统是发展旱作高标准农田的重要保证。目前集雨系统多采用由水泥、砂、石等为主要原料建造固定集流面,不但价格高,而且改变原有土地的用途,不利于土地复耕;而采用以往塑膜等柔性材料集雨,或者使用年限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地果园绿色智能集雨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活动式非占地绿色集雨系统、雨水存储设施、雨水利用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相结合,根据果园土地利用方式,降雨时,非占地绿色集雨系统的集雨面在智能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展开收集雨水,天晴时自动闭合,实现通过手机对不同地区、地貌和耕作类型的果园进行全天候雨水汇集与监测;所述雨水存储设施包括水窖或水池构成的蓄水装置,雨水存储设施内部装有智能自动水位感知仪,用于监测传输雨水水位情况;所述活动式非占地绿色集雨系统位于地面之上,不占用耕地;所述活动式非占地绿色集雨系统由基础集雨面和可扩展式集雨面组成;其中,可扩展式集雨面设置在基础集雨面内部,当集雨面向地面方向展开时,可扩展式基础集雨面沿基础集雨面单向、双向或多向向外延伸;所述雨水利用系统是为果树进行补灌或者其他雨水利用系统;所述动力系统采用常规电力、太阳能或者风能系统,主要用于提供电力,以及控制集雨面的展开与闭合;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传输、信息处理和智能操作系统;其中,信息采集包括智能气象站、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的信息采集、蓄水设施信息采集;利用北斗卫星定位以及国家公众网络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信息处理系统根据采集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出相关指令;智能操作系统执行处理后的信息,包括开始雨水自动展开集雨面、收集、输送、净化、存储、利用、结束的功能;具体构建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集雨规划结合作物缺水和降雨特点,制定雨水收集计划并设计雨水存储设施和雨水集流场;步骤2:雨水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哲,高建恩,樊恒辉,张根广,赵春红,龙韶博,李文证,郭昊炜,鞠鹏,任冠洲,张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