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抗衰老茶叶发酵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854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抗衰老茶叶发酵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叶发酵产品为由茶叶提取液、哌可酸、发酵菌发酵后得到的发酵产物;将含有哌可酸的茶叶提取液与发酵菌混合,进行动态发酵后得到的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叶发酵产品能调控TRPV4信号通路,增加内皮C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抗衰老茶叶发酵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微生物发酵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抗衰老茶叶发酵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来自生活和工作压力的逐步加大,皮肤衰老在所难免。皮肤衰老是人体衰老固液的生理机制和外界风吹日晒、环境污染等损害共同作用的结果。皮肤衰老的临床症状是皮肤较易干燥,皮肤弹性变差,皮肤变薄,出现皱纹;皮脂腺活力减低,分泌减少;长出色素斑;皮肤受伤后复原变慢,而且较容易发生淤青。如何有效抵抗皮肤衰老,保持青春与魅力是爱美人士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0003]皮肤微循环是细胞和组织之间参与物质、能量、生物信息互相交换的体系,包括直径小于150μm的血管,即动脉,小静脉,淋巴管和动静脉吻合。微循环能够为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成分,促进表皮修复(角质形成细胞更新代谢加快)和成纤维细胞的更新代谢,促使形成更多胶原蛋白,减缓皮肤衰老。而当出现微循环损伤时:(1)血流瘀滞无法给细胞提供营养,导致表皮各层因无法获得营养而受损,皮肤会产生红血丝;(2)血管内静脉压升高,造成血管内水顺压力差流出血管后进入组织内并在组织内蓄积,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出现缺血损伤,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受阻,ATP大量分解,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对健康细胞攻击又加重细胞损伤,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一定程度上加速皮肤的衰老,所以有效避免和改善皮肤微循环,能够保持皮肤“健康态”,能有效缓解皮肤衰老
[0004]目前,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方法有:药物改善、食疗改善、运动改善,其中药物改善主要是以扩张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增加血流量为主;而采用食疗和运动改善,周期长,效果甚微。目前市场上护肤品种类繁多,但很多护肤品需要添加防腐剂或者香精成分,这些化学试剂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存在安全隐患。如现有技术公开一种促进皮肤微循环的组合物,以松花粉提取物、杜氏藻提取物、绣球菌提取物和燕麦仁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采用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成分安全,能有效促进皮肤的血液微循环,加速皮肤自我更新,启动抗老修复,但其成分复杂,制备成分高,效果还有待提升。因此,亟需开发出更多、具有更好作用效果的天然不刺激能改善皮肤微循环,并具有抗衰老功能的天然植物成分的产品,替代传统药妆产品,从根本上调整和改善皮肤表面微循环,作用温和无刺激性,从而解决皮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抗衰老茶叶发酵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抗衰老茶叶发酵产品。
[0007]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茶叶发酵产品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茶叶发酵产品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衰老、抗炎、调节血管收缩、促进皮肤屏障修复和/或改善皮肤微循环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0010]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抗衰老茶叶发酵产品,为由茶叶提取液、哌可酸、发酵菌发酵后得到的发酵产物。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茶叶属于绿色天然产物,具有较低毒性,适合应用于护肤品中。大量研究证明茶叶含有的茶褐素和多酚等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皱功效。
[0013]哌可酸(Pipecolic acid,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5H
11
NO2,属于酰胺类的碳水化合物,属于类似氨基酸的有机化学物质,由氨基酸和α

羟基酸构成,位于氨基酸谱中末端位置。PA具有调节血液循环、抗氧化,以及保护神经系统等多种生理功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细胞或细胞内的酶催化反应体系对植物原料中的活性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发酵液。植物成分发酵后得到的活性物质含量更高,经微生物转化后分子量更小,对我们皮肤微生态的调节效果更佳。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天然植物茶叶提取液中添加哌可酸(PA)混合后,接种发酵菌进行发酵,制备得到茶叶发酵产品;所述茶叶发酵产品不仅能够改善皮肤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叶发酵产品很好地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并与哌可酸协同发酵菌发酵后,实现益生菌与茶叶的双向发酵,促使茶叶发酵产品具有较好的保湿、抗衰老、抗炎、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等护肤效果;且PA与茶叶提取液复配使用还具有增效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其效果,通过调控TRPV4信号通路,增加内皮Ca
2+
内流,同时激活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刺激一氧化氮合成,并激活一氧化氮介导的负反馈回路,该回路通过cGMP依赖性衰减来增加血管通透性,从而保护血管屏障,达到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效果;还能明显提高皮肤细胞的I型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的合成,以及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具有抗炎、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等护肤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叶发酵产品成分温和不刺激,安全性高,可作为功效添加剂加入护肤品和化妆品中使用。
[0016]进一步地,所述茶叶提取液为将茶叶干燥粉碎后采用水提取法,加热回流提取得到的茶叶提取液。
[0017]进一步地,所述哌可酸为浓度为0.7mol/L~1mol/L的哌可酸水溶液,加入量为茶叶提取液体积的14%~34%。
[0018]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菌的浓度为106~108CFU/mL,接种量为茶叶提取液与哌可酸混合液体积的2%~4%。
[0019]更优选地,所述发酵菌的接种量为2%。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茶叶发酵产品的制备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0021]S1.取新鲜茶叶清洗去杂,干燥,粉碎过筛,加入料液比1:8

10的纯水,浸泡,灭菌,加热回流提取,得到茶叶提取液;
[0022]S2.在茶叶提取液中加入哌可酸溶液混合,即得含有PA的茶叶提取液;
[0023]S3.向含有PA的茶叶提取液中接入发酵菌,进行动态发酵,发酵结束后灭菌,过滤,
即得茶叶发酵产品。
[0024]优选地,步骤S1中干燥为在80~100℃下干燥处理1~3h。
[0025]优选地,步骤S1中茶叶采用新鲜茶叶,包括但不限于红茶。
[0026]优选地,步骤S3中动态发酵条件为:在35~40℃恒温搅拌36~90h,搅拌转速为100~150转/分钟。
[0027]更优选地,步骤S3中动态发酵条件为:在37℃恒温搅拌72h,搅拌转速为120转/分钟。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茶叶发酵产品在制备抗衰老、抗炎、调节血管收缩、促进皮肤屏障修复和/或改善皮肤微循环的化妆品或护肤品中的应用。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衰老、抗炎、调节血管收缩、促进皮肤屏障修复和/或改善皮肤微循环的化妆品或护肤品,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抗衰老茶叶发酵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发酵产品为由茶叶提取液、哌可酸、发酵菌发酵后得到的发酵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提取液为将茶叶干燥粉碎后采用水提取法,加热回流提取得到的茶叶提取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哌可酸为浓度为0.7mol/L~1mol/L的哌可酸水溶液,加入量为茶叶提取液体积的14%~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为枯草芽孢杆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的浓度为106~108CFU/mL,接种量为茶叶提取液与哌可酸混合液体积的2%~4%。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S1.取新鲜茶叶清洗去杂,干燥,粉碎过筛,加入料液比1:8

10的纯水,浸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卫华张蓝月黄泽婷禤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