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罗怡专利>正文

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830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芦荟提取液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提取装置连接在一个敞口容器上方;步骤二:将单片芦荟叶上侧表皮切除,随后将芦荟叶放置在提取装置中;步骤三:利用提取装置对芦荟叶进行夹持;步骤四:通过提取装置朝向单一方向多次刮动,将芦荟胶刮下;所述提取装置包括外架,外架上开设有多个固定螺纹孔,外架上固接有上架,上架上滑动连接有横向杆,横向杆与上架之间固接有主压簧,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芦荟胶从叶片上充分刮下的设备,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用率。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芦荟提取液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芦荟为百合科耐旱性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品种有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中华芦荟等,芦荟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和美容等领域,被称为“万能良药”,芦荟的皮肤渗透性很强,可以直达皮肤深层。内含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多糖类物质,具有天然的消炎、抗菌功效,继而达到对皮肤的祛痘补水功能,故在祛痘补水相关原料中,芦荟提取液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在使用芦荟胶制备芦荟提取液前,需要先将采摘回的芦荟叶中的芦荟胶取出,才可进行后续制备工作,传统的芦荟胶取出方式需要在将芦荟叶的上表皮去除后,人工手动进行多次单方向的刮拭操作,进而将芦荟胶刮下,但该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资源,费时费力人工成本较高,故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了能够自动将芦荟胶从叶片上刮下的加工设备,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设备在刮拭操作时,芦荟胶的有效获取率较低,即刮拭效果较差,极易造成原料浪费,故需要能够自动将芦荟胶从叶片上充分刮下的设备,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芦荟胶从叶片上充分刮下的设备,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0004]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提取装置连接在一个敞口容器上方;步骤二:将单片芦荟叶上侧表皮切除,随后将芦荟叶放置在提取装置中;步骤三:利用提取装置对芦荟叶进行夹持;步骤四:通过提取装置朝向单一方向多次刮动,将芦荟胶刮下;步骤五:待完成多次刮动后,工作人员将残余在提取装置上的芦荟胶全部刮入下侧敞口容器内,随后向提取装置中更换新的切除上侧表皮的芦荟叶;步骤六:定期将敞口容器内的芦荟胶取出,进行后续浓缩、提纯和灌装操作形成成品提取液。
[0005]所述步骤一中的敞口容器为圆桶形或长方体形。
[0006]所述步骤二中在切除单片芦荟叶上侧表皮前,先将芦荟白色根部切除。
[0007]所述步骤二中的单片芦荟叶长度为35cm

65cm。
[0008]所述提取装置包括外架,外架上开设有多个固定螺纹孔,外架上固接有上架,上架上滑动连接有横向杆,横向杆与上架之间固接有主压簧,横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滑座上固接有圆柱杆,上架上固接有类三角导轨Ⅱ,类三角导轨Ⅱ内固接有类三角导轨Ⅰ,类三角
导轨Ⅰ与类三角导轨Ⅱ之间形成一个类三角形缝隙,圆柱杆插入在类三角型缝隙内,类三角导轨Ⅱ上固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辅助块,辅助块能够插入类三角形缝隙内,辅助块的后侧设有弧面部,辅助块的前侧设有斜面部,滑座上连接有刮刀,辅助块与导向杆之间固接有拉簧,上架上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能够拨动圆柱杆滑动,圆柱杆与横向杆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簧。
[0009]所述装置还包括固接在滑座下端的驱动部,驱动部的左侧设有纵向弧面,驱动部的右侧设有横向弧面,驱动部下端固接有一个T型板,T型板上连接有刮刀,类三角导轨Ⅱ上滑动连接有滑板,类三角导轨Ⅱ与滑板之间固接有第二压簧,滑板上滑动连接有辅助杆,滑板与辅助杆之间固接有第三压簧,辅助杆前侧设有一个球体。
[0010]所述刮刀滑动连接在驱动部下端的T型板上,刮刀与T型板之间固接有第三压簧。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和图2为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类三角导轨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辅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辅助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横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外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和图12为提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提取装置连接在一个敞口容器上方;步骤二:将单片芦荟叶上侧表皮切除,随后将芦荟叶放置在提取装置中;步骤三:利用提取装置对芦荟叶进行夹持;步骤四:通过提取装置朝向单一方向多次刮动,将芦荟胶刮下;步骤五:待完成多次刮动后,工作人员将残余在提取装置上的芦荟胶全部刮入下侧敞口容器内,随后向提取装置中更换新的切除上侧表皮的芦荟叶;步骤六:定期将敞口容器内的芦荟胶取出,进行后续浓缩、提纯和灌装操作形成成品提取液。
[0014]所述步骤一中的敞口容器为圆桶形。
[0015]所述步骤二中在切除单片芦荟叶上侧表皮前,先将芦荟白色根部切除。
[0016]所述步骤二中的单片芦荟叶长度为65cm。
[0017]参看图5、图6、图8、图9、图10,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中能够自动将芦荟胶从叶片上充分刮下,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所述提取装置包括外架601,外架601上开设有多个固定螺纹孔602,外架601上固接有上架501,上架501上滑动连接有横向杆401,横向杆401与上架501之间固接有主压簧502,横向杆401上滑动连接有滑座402,滑座402上固接有圆柱杆403,上架501上固接有类三角导轨Ⅱ201,类三角导轨Ⅱ201内固接有类三角导轨Ⅰ101,类三角导轨Ⅰ101与类三角导轨Ⅱ201之间形成一个类三角形缝隙,圆柱杆403插入在类三角型缝隙内,类三角导轨Ⅱ201上固接有导向杆301,导向杆301上滑动连接有辅助块302,辅助块302能够插入类三角形缝隙内,辅助块302的后侧设有弧面部304,辅助块302的前侧设有斜面部305,滑座402上连接有刮刀407,辅助块302与导向杆301之间固接有拉簧303,上架501上转动连接有转杆503,转杆503能够拨动圆柱杆403滑动,圆柱杆403与横向杆401之间固接有第一压簧,上架501上固接有能够驱动转杆503转动的第一电机,可通过向多个固定螺纹孔602内拧入螺钉的方式对本设备进行固定。
[0018]常态下滑座402受到第一压簧的弹力继而抵在类三角缝隙内的最右侧下端,将去除上表皮的芦荟叶片放置在外架601内,并将其固定,继而使得刮刀407与下方芦荟叶上的芦荟胶接触,随后操作转杆503逆时针转动,继而使得转杆503逐渐拨动圆柱杆403在类三角形缝隙内的水平底边上滑动,继而使得滑座402逐渐在横向杆401上克服第一压簧的弹力向右滑动,继而使得刮刀407逐渐对芦荟叶上的芦荟胶进行一次向左的刮拭,从而使得部分芦荟胶从芦荟叶上被刮下进入本设备下方的容器内,在滑座402向左滑动过程中,当滑座402移动至辅助块302所在位置时会先与弧面部304接触,继而随着圆柱杆403的持续滑动会逐渐向下压动辅助块302从而将辅助块302逐渐压出类三角导轨Ⅱ201,继而使得圆柱杆403顺利经过辅助块302所在位置,当圆柱杆403向左移动至与辅助块302分离后,辅助块302会受到拉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提取装置连接在一个敞口容器上方;步骤二:将单片芦荟叶上侧表皮切除,随后将芦荟叶放置在提取装置中;步骤三:利用提取装置对芦荟叶进行夹持;步骤四:通过提取装置朝向单一方向多次刮动,将芦荟胶刮下;步骤五:待完成多次刮动后,工作人员将残余在提取装置上的芦荟胶全部刮入下侧敞口容器内,随后向提取装置中更换新的切除上侧表皮的芦荟叶;步骤六:定期将敞口容器内的芦荟胶取出,进行后续浓缩、提纯和灌装操作形成成品提取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敞口容器为圆桶形或长方体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在切除单片芦荟叶上侧表皮前,先将芦荟白色根部切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单片芦荟叶长度为35cm

6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祛痘补水芦荟提取液制备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装置包括外架(601),外架(601)上开设有多个固定螺纹孔(602),外架(601)上固接有上架(501),上架(501)上滑动连接有横向杆(401),横向杆(401)与上架(501)之间固接有主压簧(502),横向杆(401)上滑动连接有滑座(402),滑座(402)上固接有圆柱杆(403),上架(501)上固接有类三角导轨Ⅱ(201),类三角导轨Ⅱ(201)内固接有类三角导轨Ⅰ(101),类三角导轨Ⅰ(101)与类三角导轨Ⅱ(201)之间形成一个类三角形缝隙,圆柱杆(403)插入在类三角型缝隙内,类三角导轨Ⅱ(201)上固接有导向杆(301),导向杆(301)上滑动连接有辅助块(302),辅助块(302)能够插入类三角形缝隙内,辅助块(302)的后侧设有弧面部(304),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罗怡唐志燕李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季罗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