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屏的压感检测方法及装置、红外屏、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30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5
本申请涉及一种红外屏的压感检测方法、书写方法、压感检测系统、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压感检测方法包括:当触控笔接触红外屏时确定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记为实采衰减总和;其中,所述实采衰减总和随着触控笔的变形程度不同而不同;压感确定步骤:根据所述实采衰减总和与初始衰减总和确定所述红外屏的压感信息;触控笔在外界作用力下至少其弹性笔头能够发生形变,使遮挡的红外屏上至少部分红外光线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发生变化,通过所述弹性笔头的变形使红外屏感知所述触控笔对其的压感,从而提高压感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降低对红外屏物理性能的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屏的压感检测方法及装置、红外屏、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屏的压感检测方法、书写方法、压感检测装置、红外屏、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红外屏常常配有触控笔,以进行触控操作,如选取、书写或者绘画等操作,现有的触控笔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的触控笔一般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蓝牙或者无线USB等通信模块,当触控笔接触红外屏时压力传感器会检测触控压力,之后触控笔通过通信模块将该压力发送给红外屏,红外屏根据该压力对书写或者绘画的笔迹进行控制。这种主动式的触控笔,在传输过程中可能由于信号干扰等问题出现信息错误,也有可能造成传输不及时,影响根据其传输的压力值对触控操作的调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且其自身实际也为一个电子设备,需要安装压力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等,这些电子器件的成本都比较高,无疑增加了整个压感系统的成本,且电子器件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还存在后期更换维修等问题。被动式的触控笔虽然不需要安装这些电子器件,但是其要求在触控笔按压红外屏时红外屏需要发生一定的弯曲,通过红外屏弯曲造成的红外光线的角度变化来确定触控笔的压力,这种方式对于红外屏的抗压能力要求太高,且算法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现状,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屏的压感检测方法、书写方法、压感检测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压感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降低对红外屏抗压能力的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屏的压感检测方法,包括:
[0006]形变获取步骤:当触控笔接触红外屏时确定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记为实采衰减总和;其中,所述触控笔在外界作用力下至少其弹性笔头能够发生形变,使遮挡的红外屏上至少部分红外光线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发生变化,且所述实采衰减总和随着触控笔的变形程度不同而不同;
[0007]压感确定步骤:根据所述实采衰减总和与初始衰减总和确定所述红外屏的压感信息;
[0008]其中,所述初始衰减总和为所述触控笔接触所述红外屏且所述触控笔未发生形变时所述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所述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为所述红外屏上每条光路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之和,每条光路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为无遮挡时该条光路的光信号量与被遮挡时该条光路的光信号量之差。
[0009]优选地,所述压感确定步骤中,计算所述实采衰减总和与初始衰减总和之差的绝对值和基准衰减变化量之比,将其作为所述红外屏的压感信息。
[0010]优选地,所述基准衰减变化量为以预设压力作用于所述触控笔并接触所述红外屏
时所述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与所述初始衰减总和之差的绝对值。
[0011]优选地,还包括:
[0012]压力获取步骤:根据所述压感信息与所述预设压力确定所述红外屏的实际感知压力。
[0013]优选地,所述初始衰减总和的获取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红外屏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将此时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作为所述初始衰减总和。
[0014]优选地,所述初始衰减总和的获取方法包括:控制触控笔接触所述红外屏但不施加压力,此时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作为所述初始衰减总和。
[0015]优选地,所述形变获取步骤中,所述触控笔接触所述红外屏时施加于所述红外屏的压力小于所述红外屏发生变形的作用力。
[0016]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屏的书写方法,包括:
[0017]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压感检测方法获取所述压感信息;
[0018]根据所述压感信息控制书写笔迹的书写信息;其中,所述书写信息包括墨水出水量、笔迹宽度和笔迹浓淡中的至少一种。
[0019]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屏的压感检测装置,
[0020]形变获取模块:用于当触控笔接触红外屏时确定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记为实采衰减总和;其中,所述触控笔在外界作用力下至少其弹性笔头能够发生形变,使遮挡的红外屏上至少部分红外光线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发生变化,且所述实采衰减总和随着触控笔的变形程度不同而不同;
[0021]压感确定模块:与所述形变获取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实采衰减总和与初始衰减总和确定所述红外屏的压感信息;
[0022]其中,所述初始衰减总和为所述触控笔接触所述红外屏且所述触控笔未发生形变时所述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所述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和为所述红外屏上每条光路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之和,每条光路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为无遮挡时该条光路的光信号量与被遮挡时该条光路的光信号量之差。
[0023]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屏,用于执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压感检测方法或者所述的书写方法;
[0024]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交互大屏或者电子白板。
[0025]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屏的压感检测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红外屏和触控笔,
[0026]所述触控笔包括相互连接的笔杆和弹性笔头,其能够接触所述红外屏并通过所述弹性笔头的变形使红外屏感知所述触控笔对其的压感。
[0027]优选地,所述弹性笔头的笔端部的外轮廓为变截面结构,其横截面沿着远离笔杆的方向逐渐减小。
[0028]优选地,所述变截面结构为类圆锥形结构或者类锥台形结构。
[0029]优选地,所述笔杆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弹性笔头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笔端部,所述笔端部为橡胶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孔插装连接。
[0030]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
执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压感检测方法或者上述所述的书写方法。
[0031]本申请的红外屏的压感检测方法,不需要在触控笔上安装压力传感器以及与红外屏交互的通信模块,在触控笔接触红外屏时不需要使红外屏发生一定的变形,仅需红外屏检测红外光线的光信号量即可,具体地检测触控笔发生变形时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当前总衰减值与未变形时的总衰减值确定压感信息,即感知实际压感,进而系统根据该比值进行相应的控制,如确定是类似鼠标左键的操作还是右键操作,再如调整书写笔迹中的控笔信息,如墨水出水量、笔迹粗细或者浓淡等。因此,本申请能够避免现有的主动式触控笔由于信号传输造成的控笔精确度差、不及时等问题,也能够避免触控笔由于其上的电子器件造成的使用寿命和维修等问题;同时由于是触控笔发生形变,因此,对红外屏的变形无要求,降低了红外屏制造的难度,增加红外屏的使用寿命;且整个检测过程始终只需要触控屏自身系统进行,也不需要复杂的光学折反射中的折射角、反射角等的计算,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0032]本申请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屏的压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变获取步骤:当触控笔接触红外屏时确定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记为实采衰减总和;其中,所述触控笔在外界作用力下至少其弹性笔头能够发生形变,使遮挡的红外屏上至少部分红外光线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发生变化,且所述实采衰减总和随着触控笔的变形程度不同而不同;压感确定步骤:根据所述实采衰减总和与初始衰减总和确定所述红外屏的压感信息;其中,所述初始衰减总和为所述触控笔接触所述红外屏且所述触控笔未发生形变时所述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所述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为所述红外屏上每条光路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之和,每条光路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为无遮挡时该条光路的光信号量与被遮挡时该条光路的光信号量之差;所述触控笔包括相互连接的笔杆和弹性笔头,在外界作用力下至少所述弹性笔头能够发生形变,使遮挡的红外屏上至少部分红外光线的光信号量的衰减值发生变化,通过所述弹性笔头的变形使红外屏感知所述触控笔对其的压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感确定步骤中,计算所述实采衰减总和与初始衰减总和之差的绝对值和基准衰减变化量之比,将其作为所述红外屏的压感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衰减变化量为以预设压力作用于所述触控笔并接触所述红外屏时所述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与所述初始衰减总和之差的绝对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获取步骤:根据所述压感信息与所述预设压力确定所述红外屏的实际感知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压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衰减总和的获取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红外屏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将此时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作为所述初始衰减总和。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压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衰减总和的获取方法包括:控制触控笔接触所述红外屏但不施加压力,此时红外屏检测到的光信号量的总衰减值作为所述初始衰减总和。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纪贵汪帅罗顺喜张明华陈福斌陈日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