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花提取物在祛斑美白和抗糖化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28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日化领域,特别涉及油茶花提取物在祛斑美白、抗糖化方面的应用。油茶花提取物,用于制备祛斑美白的药物或日化产品,用于制备抗糖化的药物或日化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确定了油茶花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具备抗糖化功效,确定了油茶花提取物在防治与黑色素、AGEs相关疾病上的作用,如雀斑、黄斑、肤色暗沉等,拓展了其在药品和日化用品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茶花提取物在祛斑美白和抗糖化方面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化领域,特别涉及油茶花提取物在祛斑美白、抗糖化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全球许多女性存在皮肤暗沉问题,目前对于人类肤色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黑色素。对皮肤而言,黑色素的生成可以保护表皮免受如紫外线辐射等的有害刺激,但同时如果人体中黑色素累积过多,黑色素就有可能在皮肤沉积而引起雀斑、黄斑等斑点,影响美观,同时还有可能引起黑痣或黑色素瘤等病变。此外糖化反应最终生成的产物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因其本身呈黄色或棕色并具有荧光性,在面部表皮中积聚会造成皮肤暗黄,且AGEs可以通过激活黑素细胞中的RAGE,促进黑色素的产生,影响肤色变化。糖化反应是指蛋白质、脂类或核酸与还原糖分子(通常是葡萄糖或果糖)发生的无需酶催化的共价键结合。发生糖化的蛋白质、脂类或核酸分子的功能会受到抑制。抗糖化,就是指抵抗糖化反应。
[0003]目前市面上的美白祛斑产品大多通过抑制黑色素合成关键酶酪氨酸酶的活性实现美白功效,抑制途径较为单一,且如曲酸等美白公认成分存在稳定性差等问题。而油茶花等天然植物提取物因其具备来源广泛、温和不刺激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4]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山茶科(Theaceae)中的一种山茶属(Camellia)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中国特有油料作物,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多种药理活性。油茶花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树的生殖器官,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可收集,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多糖、多酚、黄酮、花青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油茶花供应充足,但目前关于油茶花的活性成分、开发工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被报道,对其开发利用也处于起步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茶花提取物的新用途。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茶花提取物在祛斑美白、抗糖化方面的应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油茶花提取物的用途的改进:用于制备祛斑美白的药物或日化产品,用于制备抗糖化的药物或日化产品。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油茶花提取物的用途的进一步改进:油茶花提取物为油茶花醇提取物。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油茶花提取物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能力,抑制黑素瘤细胞的生长,并能够减少抑制黑色素的合成与AGEs的合成,能够达到祛斑美白,抗糖化的效果,上述内容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从未被报道过。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茶花提取物能应用于防治与黑色素、AGEs相关疾病的药品和日化
用品等领域。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来源广泛、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植物提取物——油茶花提取物,对其在防治与黑色素、AGEs相关疾病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表明具有显著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合成、抗糖化的作用。先前已有研究表明油茶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自由基、抗氧化等生理和药理活性,因此其具有安全、无毒、性能稳定等优点。综合上述研究,可将其单独或与其它辅料复配制成药品或日化用品,用于祛斑美白、抗糖化。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
[0013]1、确定了油茶花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具备抗糖化功效,确定了油茶花提取物在防治与黑色素、AGEs相关疾病上的作用,如雀斑、黄斑、肤色暗沉等,拓展了其在药品和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0014]2、开发利用油茶花,提高油茶花的附加值,提升油茶花综合利用价值,扩大其经济效益。
[0015]本专利技术的油茶花提取物作为祛斑美白/抗糖化的药物时,口服,用量约为0.5~0.7g/人.天,油茶花提取物当用于日化产品时,在日化用品中的重量含量约为十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五。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为COFE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曲线。
[0018]图2为COFE对斑马鱼体表黑色素形成的影响;
[0019]注:a

Control;b

10μg/mL COFE;c

50μg/mL COFE;d

100μg/mL COFE;e

100μg/mL KA;每组为40枚斑马鱼重复。
[0020]图3为COFE对斑马鱼体表相对色素值的影响;
[0021]注:各组之间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用a、b、c、d和e表示。
[0022]图4为COFE对斑马鱼体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0023]注:各组之间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用a、b、c和d表示。
[0024]图5为COFE对斑马鱼体内相对黑素含量的影响;
[0025]注:各组之间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用a、b、c、d和e表示。
[0026]图6为COFE对A375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0027]注:图6中的A、B、C分别为24h、48h、72h时A375细胞的存活率;
[0028]图7为COFE对A375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0029]注:与同浓度KA组比较,**p<0.01。
[0030]图8为COFE对A375细胞内相对黑素含量的影响;
[0031]注:与同浓度KA组比较,**p<0.01。
[0032]图9为COFE对MITF相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0033]注:各组之间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用a、b和c表示。
[0034]图10为COFE对TYR、TRP

1与TRP

2相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0035]注:图10中的A、B、C分别为TYR、TRP

1、TRP

2的相关蛋白表达量;各组之间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用a、b、c和d表示。
[0036]图11为COFE对Amadori产物生成量的影响。
[0037]图12为COFE对二羰基化合物生成量的影响。
[0038]图13为COFE对非荧光AGEs CML含量的影响;
[0039]注:与AG组比较,**p<0.01。
[0040]图14为COFE对荧光AGEs含量的影响;
[0041]注:与AG组比较,**p<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茶花提取物在祛斑美白、抗糖化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至少为以下任一:用于制备祛斑美白的药物或日化产品,用于制备抗糖化的药物或日化产品。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福金蒙陈士国蒋志林徐旭平王欣如
申请(专利权)人:常山富而康山茶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