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18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目标文件分别进行解压缩,确定解压缩后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基于第一数据确定移动窗数据;在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卫星图像;基于第一范围和移动窗数据,在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基于目标数据,生成遥感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通过在卫星下行数据的同时进行解压缩,节约了解压缩的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在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卫星图像与用户进行交互,从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时生成遥感产品,时效性较高。时效性较高。时效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户获取遥感卫星数据产品的流程是地面站接收卫星原始数据,卫星原始数据接收完成后,通过专线推送至处理系统,处理系统进行解压缩,数据编目,并将编目信息发布,用户通过检索条件进行编目查询,选取符合需求的编目数据,提交产品订单,进行产品生成,流程复杂且时效性相对比较低。
[0003]现有的遥感卫星产品处理步骤是在卫星原始数据落盘完成后,读取卫星原始数据文件,进行解压缩,分景编目,辐射矫正,几何矫正等步骤,从卫星原始数据落盘到产品处理成功通常2小时以上,无法满足应急需求。
[0004]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遥感产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处理流程是在卫星原始数据落盘存储后,读取卫星原始数据文件,进行解压缩处理,然后对解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景、景元数据入库,之后再对每景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
[0005]传统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处理耗时较长的原因如下:卫星接收站通常位于较偏远地区,通常不具备产品生产能力,而是推送到总部进行处理,而卫星原始数据量通常几十个GB,传输到总部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甚至更久。
[0006]对卫星原始数据进行解压缩及分景编目等处理通常需要半小时左右,每景产品的处理时间大约3分钟左右,而一轨卫星数据,通常包含数百景产品,全部处理成产品所需时间较长。
>[0007]传统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处理不仅耗时长,还存在如下问题:无法跨景处理,在卫星数据分景编目后,只能在分景的基础上做产品,对于用户感兴趣的区域覆盖两景甚至更多景的情况,只能手工或自动做镶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包括:对目标文件分别进行解压缩,确定解压缩后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目标文件是基于在卫星下传码流的过程中采集的卫星数据确定的;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确定移动窗数据;所述移动窗数据包括卫星图像;在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所述卫星图像;基于第一范围和所述移动窗数据,在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所述解压缩文件是基于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的;所述第一范围是基于所述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的卫星图
像确定的;基于所述目标数据,生成遥感产品。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窗数据还包括:每景卫星图像的成像起始经度、成像结束经度、成像起始纬度、成像结束纬度、成像起始时间和成像结束时间。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一范围和所述移动窗数据,在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起始卫星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数据分段;基于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纬度,在所述移动窗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最大成像起始时间和最小成像起始时间;基于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数据分段、所述最大成像起始时间和所述最小成像起始时间,在所述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纬度,在所述移动窗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最大成像起始时间和最小成像起始时间,包括:在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纬度中确定最大纬度和最小纬度;基于所述移动窗数据,确定所述最大纬度所在的卫星图像和所述最小纬度所在的卫星图像;基于所述最大纬度所在的卫星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最大成像起始时间;基于所述最小纬度所在的卫星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最小成像起始时间。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第二范围和所述移动窗数据,在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所述第二范围是预先根据需求确定的。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二范围和所述移动窗数据,在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移动窗数据,确定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的卫星图像存在交集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交集在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集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基于所述移动窗上显示终端显示的卫星图像对应的经度和纬度,确定第一多边形;基于所述第二范围对应的经度和纬度,确定第二多边形;基于所述第一多边形和所述第二多边形,确定所述交集。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装置,包括:解压缩模块,用于对目标文件分别进行解压缩,确定解压缩后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目标文件是基于在卫星下传码流的过程中采集的卫星数据确定的;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确定移动窗数据;所述移动窗数据包括卫星图像;显示模块,用于在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所述卫星图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范围和所述移动窗数据,在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所述解压缩文件是基于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的;所述第一范围是基于所述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的卫星图像确定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数据,生成遥感产品。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在卫星下行数据的同时进行解压缩,节约了解压缩的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在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卫星图像与用户进行交互,从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时生成遥感产品,时效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遥感产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目标文件分别进行解压缩,确定解压缩后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目标文件是基于在卫星下传码流的过程中采集的卫星数据确定的;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确定移动窗数据;所述移动窗数据包括卫星图像;在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所述卫星图像;基于第一范围和所述移动窗数据,在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所述解压缩文件是基于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的;所述第一范围是基于所述移动窗显示终端上显示的卫星图像确定的;基于所述目标数据,生成遥感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窗数据还包括:每景卫星图像的成像起始经度、成像结束经度、成像起始纬度、成像结束纬度、成像起始时间和成像结束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范围和所述移动窗数据,在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起始卫星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数据分段;基于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纬度,在所述移动窗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最大成像起始时间和最小成像起始时间;基于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数据分段、所述最大成像起始时间和所述最小成像起始时间,在所述解压缩文件中确定目标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纬度,在所述移动窗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最大成像起始时间和最小成像起始时间,包括:在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纬度中确定最大纬度和最小纬度;基于所述移动窗数据,确定所述最大纬度所在的卫星图像和所述最小纬度所在的卫星图像;基于所述最大纬度所在的卫星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最大成像起始时间;基于所述最小纬度所在的卫星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范围对应的最小成像起始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互的实时遥感产品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璐娇吴业炜段建波吴梦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