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屏基板贴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817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基板贴合方法,主要步骤是在制备好的一个基板的贴合面周边,使用粘接剂,先制作一条带有开口的边框胶;使上、下基板贴合在一起后,两基板贴合面之间形成空腔;通过开口对空腔抽真空;再将开口与液态胶水相接触后,在胶水的外围加压,使胶水依靠真空压差或毛细作用沿开口注入所述空腔;最后将灌注入空腔的胶水固化从而得到电容式触摸屏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贴合上下基板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具有提高产品品质、成品率和生产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尤其是电容式触摸屏基板的上、下基板贴合方法。
技术介绍
触摸屏可以作为一种通过显示幕对电子装置进行操作的介面工具,允许用户直接在加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表面通过点触或手写的方式输入信息,比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更友好、方便,因此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各种便携式设备上,如手机、PDA等。例如,用户可以在一个正在显示图像,并与触摸屏相结合的显示装置上输入想要输入的信息。根据所使用接触物的类型(如手指、笔等)及确认触点(接触物对触摸屏进行搡作的位置)方式的不同,触摸屏又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表面声波式等。随着电容式触摸屏控制IC技术的成熟,成本的下降,以及相对于其他几项技术有一些特有的优势,如耐用性好,不易损坏,可以长期使用,使得电容式触摸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容式触摸屏的通常结构,如图l所示, 一般包括有一个透明的上基板ll和一个透明的下基板16。上基板11下基板16通过粘接剂12粘接在一起,下基板上具有两层透明电极13和15 (也可以只有一层电极),在电极层13和电极层15之间设有透明绝缘层14将电极层隔离开,电极为感应块的形式,上基板11上一般不设电极。如图2所示,对于电容触摸屏上的一个感应块24,没有手指或导体触摸笔触摸时,该感应块与临近的感应块25构成寄生电容23,当有手指或导体触摸笔触摸时,手指26或触摸笔靠近时,手指26或笔和感应块24,以及感应块243临近的感应块25分别形成电容21和22,对感应块24进行测量,如果纟果测到感应块24的电容变化超过一定阈值时,可以判断感应块24对应位置处有触摸。电容触摸屏在具体制作时,上基板与下基板一般通过粘结剂粘合在一起,上、下基板一般是采用玻璃、PC板等材料制作。目前通常使用的粘接剂为固态的光学双面胶将上、下基板粘结并贴合在一起,或者使用涂敷紫外固化胶或热固化胶将上、下基板粘结并贴合在一起。第一方法的缺点是易产生气泡,且气泡问题难以解决,对于第二种方式,采用特殊的涂胶方式,虽然可以克服气泡的产生,但胶会在基板四周溢出,且溢出的位置不固定,难以处理,生产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上、下基板的贴合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上、下基板在贴合时,可能伴生的胶水溢出、易产生气泡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括下列步骤l.l选择制备好的上、下基板的任一个基板,使用可以固化的粘接剂,沿该基板贴合面的周边,制作一条带有至少一个开口的边框胶;1.2将上、下基板通过所述边框胶贴合在一起,并使所述上、下基板、边框胶之间形成空腔;1.3待所述粘接剂固化后,通过所述开口对所述空腔抽真空;1.4将所述开口与液态胶水相接触后,在胶水的外围加压,使胶水沿所述开口注入所述空腔;1.5将灌注入所述空腔的胶水固化。更具体地,在进行步骤1.3中,使所述空腔内的真空度小于100帕。在步骤1.1中,在所述边框胶一侧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开口;相应地,在进行步骤1.4时,使所述各开口同时与液态胶水相接触。在步骤1.4中对胶水外围进行加压时,使胶水外围受压略大于所述空腔中的真空压力。所述粘接剂以及胶水可以选用紫外线固化型胶水或加热固化型胶水。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将现有的在注入胶水的同时或之后,依靠胶水本身扩散而排气的工艺,改为先抽真空、排气后,再依靠真空或毛细作用吸入胶水的工艺,有效地解决了在贴合、粘接上下基板过程中经常伴生的气泡现象,另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现有的贴合、粘接上、下基板过程工艺技术中,产生的溢胶以及溢胶位置不固定等现象,具有大幅度提高产品品质、成品率和生产效率等优点。附图说明图l是电容式触摸屏的剖面结构图2是电容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边框胶在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制作的电容式触摸屏在胶水注入空腔前的剖面结构图5是向所述空腔注入胶水的工艺过程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制作的电容式触摸屏在胶水注入空腔后的剖面结构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边框胶在基板上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过程筒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依次包括下列步骤1.1首先选择制备好的上、下基板的任一个基板,如上基板11,使用可以固化的粘接剂,沿该基板贴合面的周边,制作一条带有至少一个开口 33的边框胶31,边框胶的具体制作形状如图3所示,即为胶水制作的边框;该粘接剂可以选用紫外线固化型胶水或加热固化型胶水,该开口 33的具体数量则可任意设定;如果开口的数量为2个,如图7所示,或2个以上,最好将开口设置在边框胶的同一侧,以便月交水注入,但开口 33在边框胶一侧的具体位置可以任意,甚至是边框胶的边角部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开口 33还可以在边框胶31制作完成或者边框胶31固化后,再设置,这种步骤,显然仍旧是沿用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思想,属于等同的替换方式。1.2将上、下基板通过所述边框胶31贴合在一起,并使所述上、下基板和边框胶之间,形成能够容置胶水的空腔35,如图4所示;1.3根据选用的不同粘接剂种类,采取相应的固化条件,使所选用的粘接剂固化,然后,通过所述开口 33对所述空腔35抽真空;最好将空腔中的真空气压控制在100帕以下,真空度太低,可能使空腔内残留有足以产生气泡的多余气体。1.4将所述开口与液态胶水32相接触后,在胶水的外围加压,使胶水沿所述开口注入所述空腔,加压示意可以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进行该步骤时,使胶水外围受压略大于所述空腔中的真空压力即可,这样可以利用真空的吸力和胶水本身的粘滞性,4吏待注入的胶水緩慢吸入空腔35,甚至可以利用胶水本身的毛细作用,充入到空腔中,并均匀地分布在上下基板的贴合面上。1.5前述胶水也可以选用紫外线固化型胶水或加热固化型胶水,根据选用胶水的固化条件,相应地,将灌注入空腔35的胶水固化,从而制作完成触摸屏。如图6所示。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述工艺中,胶水主要是依靠真空压差或毛细作用吸入到位于上下基板贴合面之间的空腔中,在胶水注入前已经将存在于贴合面之间的空气尽量抽走,消除了产生气泡的基础条件,因此,贴合后的上下基板之间一般没有气泡;此外,由于胶水是吸入到空腔中的,且空腔的容积因边框胶的设置而相对固定,注满胶水的空腔基本不存在溢胶现象,这样,因6溢胶而至的不良品现象得以彻底消除,提高了制品的合格率,同时也省略了去除溢胶的处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 1选择制备好的上、下基板的任一个基板,使用可以固化的粘接剂,沿该基板贴合面的周边,制作一条带有至少一个开口的边框胶;1. 2将上、下基板通过所述边框胶贴合在一起,并使所述上、下基板、边框胶之间形成空腔;1. 3待所述粘接剂固化后,通过所述开口对所述空腔抽真空;1. 4将所述开口与液态胶水相接触后,在胶水的外围加压,使胶水沿所述开口注入所述空腔;1. 5将灌注入所述空腔的胶水固化。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1.3中,使所述空腔内的真空度小于100帕。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基板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 1选择制备好的上、下基板的任一个基板,使用可以固化的粘接剂,沿该基板贴合面的周边,制作一条带有至少一个开口的边框胶; 1. 2将上、下基板通过所述边框胶贴合在一起, 并使所述上、下基板、边框胶之间形成空腔; 1. 3待所述粘接剂固化后,通过所述开口对所述空腔抽真空; 1. 4将所述开口与液态胶水相接触后,在胶水的外围加压,使胶水沿所述开口注入所述空腔; 1. 5将灌注入所述空腔的胶水固 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伏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