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07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絮凝装置,包括罐体、设在所述罐体内的检视平台以及设在罐体上并与检视平台连通的梯架;在所述检视平台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在该检视平台的另一侧设有搅拌装置,在所述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喷头,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排液口;在该罐体的下端设有排料装置,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检视平台和进料装置,便于人工投放对应的酸碱液以调整污泥PH值,设置不同高度的排液口以及观察窗,以便观察液面位置并在对应位置排出上清液,设置排料装置便于快速排出污泥。泥。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絮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泥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污水数量增加,污水引发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节能减排政策作用下,城镇污水处理得到发展,城镇水环境治理已取得成效,但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泥还未普遍得到有效处理处置。这些污泥非常容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成为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威胁,对污泥的处置应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对此类污泥的处理,通常是对污泥直接混合常用的絮凝剂,而污泥中的成分受污水的PH值影响,使得常用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不稳定,影响对污水中污泥的处理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调整污泥PH值,且便于排出污泥和上清液的污泥絮凝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泥絮凝装置,包括罐体、设在所述罐体内的检视平台以及设在罐体上并与检视平台连通的梯架;在所述检视平台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在该检视平台的另一侧设有搅拌装置,在所述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喷头,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排液口;在该罐体的下端设有排料装置,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
[0005]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检视平台,操作者能顺着梯架移动到检视平台上,并在检视平台设置进料装置和搅拌装置,一方面便于检查维修,另一方面便于把对应的酸碱液投放到污泥中,以调节污泥的PH值,再根据调整后的PH值选用对应的絮凝剂,以达到最佳的絮凝效果,在便于上清液快速析出的同时,还能提高絮凝调理的效率;设置第二喷头则是便于絮凝剂的均匀喷洒,由于污泥容量的不同,设置至少一个排液口则是为了排出在不同高度的上清液;设置观察窗是便于观察污泥高度和上清液的液面高度,设置排料装置则是为了便于快速排出污泥,结构简单。
[0006]为了便于均匀喷洒酸碱液,作为优选,在所述罐体内的上部固设有检视平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设在检视平台上的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上的一侧连通设有进料管,另一侧设有酸碱液筒,在所述酸碱液筒上连通设有伸入进料口的第一喷头;在所述进料口的开口处设有筒盖,在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穿设过筒盖并伸入进料口的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水平伸出的支杆,在所述支杆上设有凸台,在所述凸台上设有刃口,所述刃口沿支杆的轴向方向设置。
[0007]为了简化安装结构,同时充分搅拌污泥,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检视平台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向下穿设过检视平台的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上沿轴向固定设有螺旋状叶片,所述螺旋状叶片的叶片板面上设有通孔;在所述连接轴的下端沿连接轴的外圆表面均匀固设有多个搅拌片,所述搅拌片垂直于连接轴的轴向向
外伸出。
[0008]为了提高拌匀的效率,作为优选,该搅拌片的板面所在平面与连接轴的轴向夹角为60
°
,所述搅拌片的底部端面与连接轴的底部端面齐平。
[0009]为了提高喷洒均匀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喷头与固设在罐体外侧的絮凝剂筒连通设置,在所述酸碱液筒与第一喷头之间以及第二喷头(22)与絮凝剂筒之间均连通设有增压阀。
[0010]为了提高上清液的排出效率,作为优选,在所述罐体上从上往下设有两个排液口,两个所述排液口均伸出罐体的外壁且斜向上设置,在每个排液口的出料端均设有抽水机。
[0011]为了便于拆装和检修抽水机,作为优选,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对应排液口的位置处均设有平台,每个所述平台上均设有与罐体固定连接的爬梯。
[0012]为了简化结构并便于安装,作为优选,所述排料装置包括固设在罐体底部外壁上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伸入罐体内,该传动杆的伸入端连接设有无轴螺旋叶片,在该罐体外壁上对应无轴螺旋叶片的位置处设有排料管,所述无轴螺旋叶片的非连接端伸入排料管中。
[0013]为了便于观察液面位置,作为优选,所述观察窗的最高端高于罐体上端排液口的出水高度。
[0014]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检视平台和进料装置,便于人工投放对应的酸碱液以调整污泥PH值,设置不同高度的排液口以及观察窗,以便观察液面位置并在对应位置排出上清液,设置排料装置便于快速排出污泥。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支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20]罐体

1;检视平台

11;梯架

12;
[0021]进料口

20;筒盖

201;第一喷头

21;第二喷头

22;进料管

23;酸碱液筒

24;第一电机

25;支杆

26;凸台

261;
[0022]排液口

3;第二电机

30;螺旋状叶片

31;通孔

32;搅拌片

33;絮凝剂筒

34;增压阀

35;
[0023]观察窗

4;抽水机

40;平台

41;爬梯

42;动力电机

5;无轴螺旋叶片

51;排料管

5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由图1到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罐体1、设在所述罐体1内上部的检视平台11以及设在罐体1上并与检视平台11连通的梯架12。
[0025]在所述检视平台11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设在检视平台11上
的进料口20,在所述进料口20上的一侧连通设有进料管23,另一侧设有酸碱液筒24,在所述酸碱液筒24上连通设有伸入进料口20的第一喷头21;在所述进料口20的开口处设有筒盖201,在所述筒盖201上设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端设有穿设过筒盖201并伸入进料口20的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两排水平伸出的支杆26,每排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支杆26,在每个所述支杆26上设有凸台261,在所述凸台261上设有刃口,所述刃口沿支杆26的轴向方向设置。
[0026]在该检视平台11的另一侧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检视平台11上的第二电机30,所述第二电机30的输出端设有向下穿设过检视平台11的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上沿轴向固定设有螺旋状叶片31,所述螺旋状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在所述罐体(1)内的检视平台(11)以及设在罐体(1)上并与检视平台(11)连通的梯架(12);在所述检视平台(11)的一侧设有进料装置,在该检视平台(11)的另一侧设有搅拌装置,在所述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喷头(22),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排液口(3);在该罐体(1)的下端设有排料装置,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1)内的上部固设有检视平台(11),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设在检视平台(11)上的进料口(20),在所述进料口(20)上的一侧连通设有进料管(23),另一侧设有酸碱液筒(24),在所述酸碱液筒(24)上连通设有伸入进料口(20)的第一喷头(21);在所述进料口(20)的开口处设有筒盖(201),在所述筒盖(201)上设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端设有穿设过筒盖(201)并伸入进料口(20)的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水平伸出的支杆(26),在所述支杆(26)上设有凸台(261),在所述凸台(261)上设有刃口,所述刃口沿支杆(26)的轴向方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检视平台(11)上的第二电机(30),所述第二电机(30)的输出端设有向下穿设过检视平台(11)的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上沿轴向固定设有螺旋状叶片(31),所述螺旋状叶片(31)的叶片板面上设有通孔(32);在所述连接轴的下端沿连接轴的外圆表面均匀固设有多个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方何听宇胡建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