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防水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96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防水敷料,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可视防水敷料包括:透明外膜、硅胶打孔膜、第一吸收层、超吸收层、第二吸收层、伤口接触层和剥离层;透明外膜内侧与硅胶打孔膜粘接;硅胶打孔膜采用硅凝胶材质,硅胶打孔膜中间位置开设缺口,第一吸收层穿过缺口与透明外膜粘接;超吸收层被夹设在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之间;超吸收层采用SAF材质;伤口接触层为打孔的PU膜;可视防水敷料设有三层吸收层,其中超吸收层利用SAF材质的特性,能够吸收大量渗液,挤压不会反渗;通过无粘性的伤口接触层和粘性柔和的硅胶打孔膜与伤口及其附近皮肤接触,能够有效规避反复撕裂伤口的情况,并且硅胶打孔膜具备反复黏贴功能,黏性持久不易脱落。黏性持久不易脱落。黏性持久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防水敷料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防水敷料。

技术介绍

[0002]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伤的医用材料。随着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医用创面敷料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0003]医用敷料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备药品之一,常用于较小创伤发生时的应急护理中,用于止血消毒和保护伤口,同时隔离环境中的细菌污染。常见敷料通常由剥离层、粘接层、吸收层和保护层组成,粘接层通常为防水薄膜结构,吸收层通常为浸有药物的纱布结构,保护层通常为防水的胶布或完全涂有粘接剂的结构。使用时,这种传统敷料往往透气性很差,导致伤口包扎处皮肤积水,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且不能及时查看创面的愈合情况。同时,传统敷料中带有药膏的吸收层直接与伤口接触,容易与伤口粘在一起,容易将愈合的伤口再次撕裂。
[0004]专利CN204840393U公开了一种可视性护创敷料,包括粘接层、吸收层、剥离层。通过采用防水、透气的透明半透膜为粘结层,以及多孔海绵状吸收层结构,实现了对伤口的可视监测,并通过两层结构来改善敷料透气性。但该产品为了实现伤口可视,导致吸收层面积减少,渗液吸收量减少,且泡沫吸收渗液后挤压会存在液体反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防水敷料,解决了可视防水敷料渗液吸收量少且容易反渗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可视防水敷料,所述可视防水敷料包括:透明外膜、硅胶打孔膜、第一吸收层、超吸收层、第二吸收层、伤口接触层和剥离层;
[0010]所述透明外膜内侧与硅胶打孔膜和第一吸收层粘接;
[0011]所述硅胶打孔膜采用硅凝胶材质,硅胶打孔膜中间位置开设缺口,所述第一吸收层穿过缺口与透明外膜粘接;
[0012]所述超吸收层被夹设在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之间;
[0013]所述超吸收层采用SAF材质;
[0014]所述伤口接触层为打孔的PU膜,粘接在第二吸收层的内侧;
[0015]所述剥离层完全覆盖伤口接触层和硅胶打孔膜。
[0016]优选的,所述透明外膜采用PU材质。
[0017]优选的,所述透明外膜内侧通过低过敏的丙烯酸酯胶黏剂粘接硅胶打孔膜和第一
吸收层。
[0018]优选的,第一吸收层、超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均为镂空层,且形状相同,超吸收层的尺寸略小于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第一吸收层、超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所有的边缘压合。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收层为聚氨酯泡沫或透明PU膜;第二吸收层为聚氨酯泡沫。
[0020]优选的,所述透明外膜、硅胶打孔膜、第一吸收层、超吸收层、第二吸收层和伤口接触层均采用透明材质。
[0021]优选的,所述剥离层为格拉辛纸。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防水敷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中,所述可视防水敷料包括:透明外膜、硅胶打孔膜、第一吸收层、超吸收层、第二吸收层、伤口接触层和剥离层;透明外膜内侧与硅胶打孔膜和第一吸收层粘接;硅胶打孔膜采用硅凝胶材质,硅胶打孔膜中间位置开设缺口,第一吸收层穿过缺口与透明外膜粘接;超吸收层被夹设在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之间;超吸收层采用SAF材质;伤口接触层为打孔的PU膜,粘接在第二吸收层的内侧;剥离层完全覆盖伤口接触层和硅胶打孔膜;可视防水敷料设有三层吸收层,其中超吸收层利用SAF材质的特性,能够吸收大量渗液,挤压不会反渗;通过无粘性的伤口接触层和粘性柔和的硅胶打孔膜与伤口及其附近皮肤接触,能够有效规避反复撕裂伤口的情况,并且硅胶打孔膜具备反复黏贴功能,黏性持久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视防水敷料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可视防水敷料,解决了可视防水敷料渗液吸收量少且容易反渗的问题。
[0029]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0]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可视防水敷料包括:透明外膜、硅胶打孔膜、第一吸收层、超吸收层、第二吸收层、伤口接触层和剥离层;透明外膜内侧与硅胶打孔膜和第一吸收层粘接;硅胶打孔膜采用硅凝胶材质,硅胶打孔膜中间位置开设缺口,第一吸收层穿过缺口与透明外膜粘接;超吸收层被夹设在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之间;超吸收层采用SAF材
质;伤口接触层为打孔的PU膜,粘接在第二吸收层的内侧;剥离层完全覆盖伤口接触层和硅胶打孔膜;可视防水敷料设有三层吸收层,其中超吸收层利用SAF材质的特性,能够吸收大量渗液,挤压不会反渗;通过无粘性的伤口接触层和粘性柔和的硅胶打孔膜与伤口及其附近皮肤接触,能够有效规避反复撕裂伤口的情况,并且硅胶打孔膜具备反复黏贴功能,黏性持久不易脱落。
[0031]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防水敷料,所述可视防水敷料包括:透明外膜1、硅胶打孔膜2、第一吸收层3、超吸收层4、第二吸收层5、伤口接触层6和剥离层7。
[0034]所述透明外膜1采用PU材质,透明外膜1内侧通过低过敏的丙烯酸酯胶黏剂粘接硅胶打孔膜2和第一吸收层3。
[0035]所述硅胶打孔膜2采用硅凝胶材质,提供柔和粘性,硅胶打孔膜2中间位置开设缺口21,所述第一吸收层3穿过缺口21与透明外膜1粘接。
[0036]所述超吸收层4被夹设在第一吸收层3和第二吸收层5之间;第一吸收层3、超吸收层4和第二吸收层5均为镂空层,且形状相同,超吸收层4的尺寸略小于第一吸收层3和第二吸收层5,第一吸收层3、超吸收层4和第二吸收层5通过超声波、高周波等方式和特定的模具将所有的边缘压合,防止超吸收层4吸收渗液后溢出。
[0037]所述第一吸收层3为聚氨酯泡沫或透明PU膜;超吸收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防水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防水敷料包括:透明外膜(1)、硅胶打孔膜(2)、第一吸收层(3)、超吸收层(4)、第二吸收层(5)、伤口接触层(6)和剥离层(7);所述透明外膜(1)内侧与硅胶打孔膜(2)和第一吸收层(3)粘接;所述硅胶打孔膜(2)采用硅凝胶材质,硅胶打孔膜(2)中间位置开设缺口(21),所述第一吸收层(3)穿过缺口(21)与透明外膜(1)粘接;所述超吸收层(4)被夹设在第一吸收层(3)和第二吸收层(5)之间;所述超吸收层(4)采用SAF材质;所述伤口接触层(6)为打孔的PU膜,粘接在第二吸收层(5)的内侧;所述剥离层(7)完全覆盖伤口接触层(6)和硅胶打孔膜(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防水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外膜(1)采用PU材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防水敷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波孟佳彬祁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归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