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空气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770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空气消毒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消毒液储存腔以及出液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喷嘴内安装有雾化片,所述出液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消毒液储存腔内,且与消毒液储存腔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管活动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固定座底部设有消毒液储存腔相通的通槽,连接管的下端位于消毒液储存腔内,连接管的上端与喷雾头连接,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封住所述出气孔的密封圈,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密封圈滑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空气消毒装置,其结构简单,轻便小巧,便于携带和搬运,操作方便。作方便。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空气消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消毒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空气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和公共场所的空气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而人群又相对集中,容易引起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近两年呼吸道传染病呈现出高发的趋势,而空气消毒是最彻底、最根本的切断病原微生物空气传播的手段。
[0003]目前市场上的空气消毒装置主要以空气消毒机为主,空气消毒机是通过滤过、净化、杀菌等原理对空气进行消毒的机器,各种类型的空气消毒机具有动态性、高效性、彻底性、稳定性等特点,是对目前传统空气消毒方式的重要变革。
[0004]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79610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三级空气消毒装置,机壳顶部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应室加药口,出气口,第二反应室加药口,出气口通过管道C与第三反应室相连通,管道C的中部设置有气泵,第三反应室的一边通过管道B与第一反应室相连通,第一反应室通过管道A与第一反应室加药口相连通,第三反应室的另一边通过管道D与第二反应室相连通,第二反应室通过管道E与第二反应室加药口相连通,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内均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上设置有雾化片,超声波雾化器与电源连接,电源还与气泵连接。
[0005]虽然上述空气消毒装置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空气中的各类病原微生物,但是其存在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使用成本高的缺点,一般只适用于固定场所,对于一些临时设置需要进行消杀的地方,上述消毒装置难以搬运,因此实用性不强,导致临时医疗场所中的空气质量和防疫效果严重不足,医护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空气消毒装置,其结构简单,轻便小巧,便于携带和搬运,适用于需要紧急消毒的地方。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空气消毒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消毒液储存腔以及出液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喷嘴内安装有雾化片,所述出液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消毒液储存腔内,且与消毒液储存腔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管活动设置在固定座上,连接管的上端与喷雾头连接,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封住所述出气孔的密封圈,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密封圈滑动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气孔露出的控制件,所述壳体内位于固定座的下方铰接设有翘板,所述的翘板一端设有呈“U”形设置的夹槽,所述的夹槽卡设在连接管外周,另一端设置在控制件的下方,所述的控制件下压抵触翘板带动连接管位移实现出气孔的开启,所述壳体内还包括有在控制件位移后用于锁定控制件的锁定机构以及用于复位控制件的复位弹簧。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消毒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适用于临时搭建需要进行
消杀的环境,且操作方便,使用时,向下按压控制件,控制件会对设置在其下方的翘板进行抵压,使得翘板的另一端上移,带动连接管上移,从而使得连接管上的出气孔与密封圈错位,出气孔露出,与壳体外相连通,并且由于壳体内的压力大于壳体外的压力,消毒液储存腔内的消毒液会自动喷出来,再经过喷雾头的雾化片雾化形成水雾状,进行消毒,密封圈会对出气孔起到密封的作用,这样在控制件未下压的情况下,出气孔不会打开,从而消毒液无法喷出,锁定机构会对控制件进行锁定,防止使用时控制件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导致出气孔关闭,该空气消毒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无需使用者一直按压。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抵压杆、设置在抵压杆上的锁定块以及与锁定块配合的锁定槽,所述壳体内位于消毒液储存腔的上方设有上下贯通的容腔,所述翘板的一端延伸至容腔与消毒液储存腔之间,所述的容腔的内侧壁上设有所述的锁定槽,所述的抵压杆滑动设置在容腔内,且上端与控制件连接,下端穿过容腔位于翘板的上方,所述的抵压杆上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在抵压杆上端,且复位弹簧的下端抵触设置在环形凸台上,上端与控制件的下端面抵触设置。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控制件在用户施加压力后,向壳体内位移,带动抵压杆向翘板方向移动,抵压翘板,在控制件位移时并旋转控制件,使得抵压杆上的锁定块滑入到锁定槽内,这样即使用户松开控制件后,因为锁定块被锁定槽卡住,控制件不会自动复位,使得抵压杆一直抵压翘板,消毒液会一直从喷雾头处喷出进行消毒,操作方便,无需用户一直按压,在消毒后,再次转动控制件,使得锁定块脱离锁定槽,松开控制件,复位弹簧会对控制件进行复位。
[0011]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容腔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两个所述的锁定槽,两锁定槽相对设置,所述的锁定块对应设有两个,与锁定槽一一对应设置。
[0012]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结构更加稳定,更好的对控制件进行锁定。
[0013]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容腔的内侧壁上沿其竖直方向相对设有两供锁定块滑动的滑槽,两滑槽分别设置在两锁定槽之间,且所述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锁定槽相通的开口,从而供锁定块滑入至锁定槽内。
[0014]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滑槽的设置使得抵压杆在滑移时,更加稳定,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并且可以防止锁定块偏离,在控制件下移后,无法卡入到锁定槽内,从而导致控制件无法锁定的情况发生。
[0015]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包括分体设置的下壳以及上盖,所述上盖与下壳通过卡扣结构实现连接。
[0016]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便于壳体内部各部件的安装。
[0017]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的密封圈卡设在环形安装槽内。
[0018]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使得密封圈结构稳定,从而更好的对出气孔进行封堵。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出气孔未露出时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容腔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控制件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出气孔露出时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翘板与连接管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固定座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固定座的剖视图。
[0027]1、壳体;2、消毒储存腔;3、出液组件;4、喷雾头;5、控制件;31、连接管;32、固定座;321、通槽;311、出气孔;322、密封圈;6、翘板;61、夹槽;7、复位弹簧;81、抵压杆;82、锁定块;83、锁定槽;11、容腔;811、环形凸台;111、滑槽;112、开口;12、下壳;13、上盖;9、环形安装槽。
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空气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消毒液储存腔以及出液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喷嘴内安装有雾化片,所述出液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消毒液储存腔内,且与消毒液储存腔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管活动设置在固定座上,连接管的上端与喷雾头连接,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封住所述出气孔的密封圈,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密封圈滑动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气孔露出的控制件,所述壳体内位于固定座的下方铰接设有翘板,所述的翘板一端设有呈“U”形设置的夹槽,所述的夹槽卡设在连接管外周,另一端设置在控制件的下方,所述的控制件下压抵触翘板带动连接管位移实现出气孔的开启,所述壳体内还包括有在控制件位移后用于锁定控制件的锁定机构以及用于复位控制件的复位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空气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抵压杆、设置在抵压杆上的锁定块以及与锁定块配合的锁定槽,所述壳体内位于消毒液储存腔的上方设有上下贯通的容腔,所述翘板的一端延伸至容腔与消毒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杨中荣沈建勇付云刘光涛刘弢刘艳李婧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