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66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包括头盔外壳、头盔内胆、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手捏打气球,所述头盔外壳固定连接于头盔内胆外侧,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均设置于头盔内胆内部,所述第一气囊安装于头盔内胆顶部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的设置,使得头盔内胆能够与佩戴者的头顶、后脖颈和头部两侧以及前额紧密贴合,通过手捏打气球、第一气门芯、第二气门芯和第三气门芯的设置,佩戴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从而使得头盔内胆与佩戴者的头部紧密贴合,有利于提高头盔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提高头盔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提高头盔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


[0001]本技术涉及头盔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

技术介绍

[0002]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主要由外壳、衬里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
[0003]现有的头盔在使用时,其尺寸规格大多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够根据佩戴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内胆尺寸进行调节,使得头盔无法很好的与佩戴者的头部相贴合。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1481494.6公开的一种轻量加强型泡沫头盔,该专利使用时,通过充气嘴往第一气囊内充气,直至第一气囊与使用人的头部接触,从而使头盔与使用人的头部更加的贴合,避免头盔的松动的同时,第一气囊也能为使用人的头部进行缓冲保护;泡沫套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使用时,第二气囊卡在使用人的头顶,能为使用人定位头盔的同时,第二气囊也能为使用人的头部进行缓冲。但该专利仅有第一气囊能够进行充放气调节,而第二气囊是固定不变的,通过第一气囊仅能够对佩戴者的头部两侧进行夹紧,无法与佩戴者的头顶和前额紧密贴合。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以解决技术中现有的头盔在使用时,其尺寸规格大多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够根据佩戴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内胆尺寸进行调节,使得头盔无法很好的与佩戴者的头部相贴合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包括头盔外壳、头盔内胆、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手捏打气球,所述头盔外壳固定连接于头盔内胆外侧,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均设置于头盔内胆内部,所述第一气囊安装于头盔内胆顶部内壁,所述第二气囊安装于头盔内胆后侧内壁,所述第三气囊安装于头盔内胆前侧内壁,所述头盔外壳顶部安装有第一气门芯,所述头盔外壳后侧安装有第二气门芯,所述头盔外壳前侧安装有第三气门芯,所述第一气门芯一端贯穿头盔内胆并与第一气囊相连接,所述第二气门芯一端贯穿头盔内胆并与第二气囊相连接,所述第三气门芯一端贯穿头盔内胆并与第三气囊相连接,所述第一气门芯、第二气门芯和第三气门芯均与手捏打气球相匹配,所述手捏打气球的头端与第二气门芯通过螺纹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的形状设置为环形,所述第二气囊的形状设置为U形,所述第三气囊的形状设置为劣弧形,第一气囊能够套住佩戴者的头顶处,起到居中定位的作用,第二气囊能够包裹住佩戴者的后脖颈和头部两侧,有利于提高稳定性,第三气囊能够抵住佩戴者的前额处,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均由橡胶材料制成,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均能够进行充放气,从而与佩戴者的头部相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手捏打气球的尾端安装有进气阀,所述手捏打气球的头端一侧安装有放气阀,借助手捏打气球、第一气门芯、第二气门芯和第三气门可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进行充放气。
[0010]优选的,所述头盔外壳前侧固定连接有头盔帽檐,所述头盔帽檐倾角向上,头盔帽檐能够在白天遮挡阳光,避免刺眼。
[0011]优选的,所述头盔外壳后侧固定连接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光条均匀分布,反光条能够在夜间反射后方灯光,提高交通安全性。
[0012]优选的,所述头盔外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帽带固定件,两个所述帽带固定件之间安装有头盔帽带,将头盔帽带扣于下巴处,可提高头盔的佩戴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头盔帽带由弹性纤维带制成,所述头盔外壳由ABS材料制成,所述头盔内胆由EPP材料制成。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通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的设置,使得头盔内胆能够与佩戴者的头顶、后脖颈和头部两侧以及前额紧密贴合,通过手捏打气球、第一气门芯、第二气门芯和第三气门芯的设置,佩戴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进行充放气操作,从而使得头盔内胆与佩戴者的头部紧密贴合,有利于提高头盔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头盔外壳;2、头盔内胆;3、第一气囊;4、第二气囊;5、第三气囊;6、手捏打气球;7、第一气门芯;8、第二气门芯;9、第三气门芯;10、进气阀;11、放气阀;12、头盔帽檐;13、反光条;14、帽带固定件;15、头盔帽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包括头盔外壳1、头盔内胆2、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第三气囊5和手捏打气球6,所述头盔外壳1固定连接于头盔内胆2外侧,所述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和第三气囊5均设置于头盔内胆2内部,所述第一气囊3安装于头盔内胆2顶部内壁,所述第二气囊4安装于头盔内胆2后侧内壁,所述第三气囊5安装于头盔内胆2前侧内壁,所述头盔外壳1顶部安装有第一气门芯7,所述头盔外壳1后侧安装有第二气门芯8,所述头盔外壳1前侧安装有第三气门芯9,所述
第一气门芯7一端贯穿头盔内胆2并与第一气囊3相连接,所述第二气门芯8一端贯穿头盔内胆2并与第二气囊4相连接,所述第三气门芯9一端贯穿头盔内胆2并与第三气囊5相连接,所述第一气门芯7、第二气门芯8和第三气门芯9均与手捏打气球6相匹配,所述手捏打气球6的头端与第二气门芯8通过螺纹连接。
[0025]所述第一气囊3的形状设置为环形,所述第二气囊4的形状设置为U形,所述第三气囊5的形状设置为劣弧形。
[0026]所述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和第三气囊5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0027]所述手捏打气球6的尾端安装有进气阀10,所述手捏打气球6的头端一侧安装有放气阀11。
[0028]所述头盔外壳1前侧固定连接有头盔帽檐12,所述头盔帽檐12倾角向上。
[0029]所述头盔外壳1后侧固定连接有反光条13,所述反光条13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光条13均匀分布。
[0030]所述头盔外壳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帽带固定件14,两个所述帽带固定件14之间安装有头盔帽带15。
[0031]所述头盔帽带15由弹性纤维带制成,所述头盔外壳1由ABS材料制成,所述头盔内胆2由EPP材料制成。
[0032]本技术工作原理: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包括头盔外壳(1)、头盔内胆(2)、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第三气囊(5)和手捏打气球(6),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外壳(1)固定连接于头盔内胆(2)外侧,所述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和第三气囊(5)均设置于头盔内胆(2)内部,所述第一气囊(3)安装于头盔内胆(2)顶部内壁,所述第二气囊(4)安装于头盔内胆(2)后侧内壁,所述第三气囊(5)安装于头盔内胆(2)前侧内壁,所述头盔外壳(1)顶部安装有第一气门芯(7),所述头盔外壳(1)后侧安装有第二气门芯(8),所述头盔外壳(1)前侧安装有第三气门芯(9),所述第一气门芯(7)一端贯穿头盔内胆(2)并与第一气囊(3)相连接,所述第二气门芯(8)一端贯穿头盔内胆(2)并与第二气囊(4)相连接,所述第三气门芯(9)一端贯穿头盔内胆(2)并与第三气囊(5)相连接,所述第一气门芯(7)、第二气门芯(8)和第三气门芯(9)均与手捏打气球(6)相匹配,所述手捏打气球(6)的头端与第二气门芯(8)通过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内胆大小的轻量防撞高防护性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3)的形状设置为环形,所述第二气囊(4)的形状设置为U形,所述第三气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明水佘一峰夏正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明睿威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