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54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帽,安全帽包括外壳体、内壳体、缓冲组件和遮挡件,内壳体设于外壳体的内侧;缓冲组件包括多个曲形弹性件和缓冲块,曲形弹性件与外壳体、内壳体中的一者相连,并撑顶在外壳体、内壳体之间,缓冲块设于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并与曲形弹性件间隔交替布置;遮挡件与外壳体的下侧相连,并用于对佩戴者的颈部进行遮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帽中,遮挡件能够对佩戴人员的脖颈位置进行遮挡,防止外来异物损伤到佩戴人员的脖颈。曲形弹性件和缓冲块均能够产生形变,以对作用在外壳体上的外界冲击能量进行缓冲并吸收,使得内壳体受到的冲击减弱。内壳体为多层复合结构,能够兼顾安全帽的安全性和佩戴舒适性。能够兼顾安全帽的安全性和佩戴舒适性。能够兼顾安全帽的安全性和佩戴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帽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一般用于在生产场地佩戴在人员头部,防止头部与外界环境发生磕碰或被高处落物砸伤,起到对人员头部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用具。
[0003]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帽一般仅对佩戴人员的头部进行防护,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外界异物容易从安全帽的帽檐下侧进入脖颈,对佩戴人员的脖颈造成损伤。此外,现有技术中部分安全帽存在减震设计较为单一,减震效果不是很好,且佩戴舒适性一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安全帽,该安全帽能够对佩戴人员的脖颈进行防护,且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和佩戴舒适性。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帽包括外壳体、内壳体、缓冲组件和遮挡件,所述内壳体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且所述内壳体为多层复合结构并用于接触佩戴者的头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曲形弹性件和缓冲块,所述曲形弹性件与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中的一者相连,并撑顶在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缓冲块设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并与所述曲形弹性件间隔交替布置;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外壳体的下侧相连,并用于对佩戴者的颈部进行遮挡。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帽中,遮挡件能够对佩戴人员的脖颈位置进行遮挡,防止外来异物损伤到佩戴人员的脖颈。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曲形弹性件和缓冲块,曲形弹性件和缓冲块均能够产生形变,以对作用在外壳体上的外界冲击能量进行缓冲并吸收,使得内壳体受到的冲击减弱,对佩戴人员起到保护的效果。内壳体为多层复合结构,例如可以将缓冲材料与亲肤材料进行复合,以兼顾安全帽的安全性和佩戴舒适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形弹性件的形状为Ω形,且所述曲形弹性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形弹性件的材质为ABS塑料,和/或,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硅胶。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纤维层、缓冲层和第二纤维层,所述缓冲层介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所述第二纤维层处于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内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于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内侧,所述安全帽包括收紧带,所述收紧带设于所述内壳体的外周并用于调节所述内壳体的下边沿周长以适应佩戴者的头围。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外壳体之间为可拆式连接;
[0013]和/或,所述遮挡件内部设有金属编织层。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包括加强圈,所述加强圈环绕在所述外壳体的中部;
[0015]和/或,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安全帽的前后方向。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帽包括护耳,所述外壳体的下侧设有帽檐,所述护耳固定连接在所述帽檐的下侧。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帽包括系带,所述系带位于所述外壳体的下侧并与所述护耳固定连接,且所述系带用于对所述安全帽进行固定。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帽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
[0019]和/或,所述外壳体包括多个警示带,多个所述警示带间隔设置并排布在所述外壳体的周圈。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帽的剖视图。
[0022]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帽拆下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外壳体;12、加强圈;13、弧形凸起;14、帽檐;15、警示带;2、内壳体;21、第一纤维层;22、缓冲层;23、第二纤维层;24、保温层;3、收紧带;4、缓冲组件;41、曲形弹性件;42、缓冲块;5、遮挡件;6、螺钉;7、拉链;8、护耳;9、系带;10、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帽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缓冲组件4和遮挡件5。
[0028]如图1、图2所示,内壳体2设于外壳体1的内侧,且内壳体2为多层复合结构并用于接触佩戴者的头部。外壳体1的材质可以为高强度的塑料,外壳体1用于直接防护外来冲击,内壳体2可以为缓冲材料与亲肤材料的复合结构,以兼顾安全帽的安全性和佩戴舒适性。
[0029]如图1

图3所示,缓冲组件4包括多个曲形弹性件41和缓冲块42,曲形弹性件41与外壳体1、内壳体2中的一者相连,并撑顶在外壳体1、内壳体2之间,缓冲块42设于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并与曲形弹性件41间隔交替布置。缓冲块42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或多孔泡沫。曲形弹性件41和缓冲块42均能够产生形变,以对作用在外壳体1上的外界冲击能量进行缓冲并吸收,使得内壳体2受到的冲击减弱,对佩戴人员起到保护的效果。曲形弹性件41与缓冲块42间隔交替布置,使得内壳体2能够将外壳体1传递的作用力进行分散,减小佩戴人员受
到的局部冲击力。
[0030]如图1

图3所示,遮挡件5与外壳体1的下侧相连,并用于对佩戴者的颈部进行遮挡。遮挡件5的材质可以为毛毡布,遮挡件5可以设置为扇形,以形成对佩戴人员脖颈的两侧及后侧的遮挡,避免外来异物伤害佩戴人员的脖颈。
[0031]在其它实施例中,遮挡件5还可以设置为环形。
[0032]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帽中,遮挡件5能够对佩戴人员的脖颈位置进行遮挡,防止外来异物损伤到佩戴人员的脖颈。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设有曲形弹性件41和缓冲块42,曲形弹性件41和缓冲块42均能够产生形变,以对作用在外壳体1上的外界冲击能量进行缓冲并吸收,使得内壳体2受到的冲击减弱,对佩戴人员起到保护的效果。内壳体2为多层复合结构,例如可以将缓冲材料与亲肤材料进行复合,以兼顾安全帽的安全性和佩戴舒适性。
[0033]如图1

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曲形弹性件41的形状为Ω形,且曲形弹性件41通过紧固件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紧固件可以为螺钉6,通过螺钉6将曲形弹性件41的两端与外壳体1固定,曲形弹性件41的可弯曲变形部分处于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以对作用在外壳体1上的外界冲击能量进行缓冲并吸收。
[0034]如图1

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曲形弹性件41的材质为ABS塑料,和/或,缓冲块42的材质为硅胶。ABS塑料的强度较高,硅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且所述内壳体为多层复合结构并用于接触佩戴者的头部;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曲形弹性件和缓冲块,所述曲形弹性件与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中的一者相连,并撑顶在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缓冲块设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并与所述曲形弹性件间隔交替布置;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外壳体的下侧相连,并用于对佩戴者的颈部进行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形弹性件的形状为Ω形,且所述曲形弹性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形弹性件的材质为ABS塑料,和/或,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硅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纤维层、缓冲层和第二纤维层,所述缓冲层介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所述第二纤维层处于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郑雪筠阮跃红王俊鑫邓正春李清彬马在涛陈亮冯剑涛赵靖菁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