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表检测线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760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1
本申请涉及燃气表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燃气表检测线及检测方法,该检测线包括: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燃气表托盘,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安装输送带的支架,输送带包括上料带、下料带、主传送带、回送带以及中间带,上料带、下料带、主传送带、回送带以及中间带均通过独立的驱动件驱动,驱动件固定在支架上,该检测线还包括:上料装置,设置在上料带的初始端,用于将待测燃气表装载到上料带上的空的托盘上;第一转送装置,设置在回送带的末端和上料带的初始端,用于将回送带上的托盘转送到上料带上,通过上料装置和第一转送装置配合,能够将二次检测的燃气表和首次检测的燃气表互不干扰的放置到上料带上,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表检测线及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燃气表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表检测线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燃气表在下生产线前需要进行计量性能检测和气密性检测。一般情况下,燃气表在首次检测不合格时需要进行二次检测确认,而首次检测和二次检测一般采用同一条检测线,会造成首次检测上料和二次检测上料的相互干扰,需要人工干预操作,造成检测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检测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气表检测线及检测方法。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燃气表检测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燃气表检测线,包括: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燃气表托盘,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安装输送带的支架,输送带包括上料带、下料带、主传送带、回送带以及中间带,上料带、下料带、主传送带、回送带以及中间带均通过独立的驱动件驱动,驱动件固定在支架上,其中:主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连接有若干条中间带,上料带、第一传送带、下料带以及回送带依次首尾连接,且托盘沿上料带、第一传送带、下料带以及回送带循环传送;中间带包括第一检测带、第二检测带、送料带以及暂留带,第一检测带和暂留带用于将第一传送带上的托盘输送至第二传送带上,第二检测带和送料带用于将第二传送带上的托盘输送至第一传送带上;该检测线还包括:上料装置,设置在上料带的初始端,用于将待测燃气表装载到上料带上的空的托盘上;第一转送装置,设置在回送带的末端和上料带的初始端,用于将回送带上的托盘转送到上料带上。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上料带、下料带、主传送带、回送带以及中间带对装载燃气表的托盘实现循环输送,各种传送带的驱动独立,提高燃气表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中间带包括第一检测带、第二检测带、送料带以及暂留带,燃气表经过第一检测带上的检测工位检测后,燃气表通过第一检测带、第二传送带、送料带送回到第一传送带上,再通过第一传送带将合格的燃气表通过暂留带、第二传送带输送到第二检测带上进行检测,而不合格的燃气表直接输送到下料带上,不再输送到第二检测带上进行检测,协调计量性能检测和气密性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另外在回送带与上料带之间设置第一转送装置,能够将回送带上的空的托盘以及装载有燃气表的托盘均运输到上料带上,从而使首次检测不合格的燃气表能够进行第二次检测,降低燃气表检测误差造成合格品的浪费,而设置上料装置则能够将首次待测燃气表装载到上料带上的空的托盘上,当上料带上的托盘上有燃气表时,上料装置不进行上料,避免首次检测的燃气表上料与二次检测的燃气表输送发生干扰,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0006]进一步可优选的,上料带、下料带、主传送带、回送带以及中间带均包括两条皮带,
两条皮带平行且间隔设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种输送带均为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皮带,从而方便转送装置对输送带上的托盘进行抬升,从而便于托盘在各种输送带之间的转送,方便快捷,提高转送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检测线的检测效率。
[0008]进一步可优选的,托盘上固定设有用于装载燃气表的置放座,托盘上下贯通地开设有用于与上料装置连接的定位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托盘上固定有置放座,方便燃气表安装,并能够对燃气表起到支撑稳定作用,在托盘上开设定位孔,使上料机构能够对托盘进行定位后再将燃气表精准地安装到置放座上,提高自动化程度。
[0010]进一步可优选的,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在上料带的支架上的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抬升气缸、安装在抬升气缸输出端的抬升板、固定在抬升板上用于插接定位孔的卡接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带上的托盘移动至抬升机构上方后,通过抬升气缸驱动使抬升板和卡接杆上升,从而将卡接杆卡入到定位孔中对托盘的位置进行定位,使上料装置能够精准地将燃气表装载到托盘的置放座上,并且抬升板将托盘从上料带上抬升脱离,便于装载燃气表,也能够消除装载过程中对上料带的挤压。
[0012]进一步可优选的,上料装置还包括安装架一、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定位机构、承托机构、装载机构,其中:装载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架一上的升降气缸、安装在升降气缸输出端的升降板,定位机构固定安装在升降板上;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板上的定位气缸一和定位气缸二、安装在定位气缸一输出端的定位夹板、安装在定位气缸二输出端的定位杆、固定在定位夹板上的固定块,定位夹板与定位杆的移动方向垂直;承托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架一上的驱动气缸、安装在驱动气缸输出端的承托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装置中设置承托机构能够承托生产线上转移过来的燃气表,对燃气表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燃气表在后续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气缸一和定位气缸二的驱动,使定位夹板和定位杆对燃气表进行定位,使燃气表在竖直方向上与置放座相对应,最后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板将燃气表从上至下精准插入到置放座中完成安装,方便快捷,上料效率高。
[0014]进一步可优选的,第一转送装置包括安装架二、安装在安装架二上的推动机构和上升机构,其中:上升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架二上的上升气缸、安装在上升气缸输出端的用于接收回送带输送的托盘的承载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架二上的推动气缸、安装在推动气缸输出端并用于将承载台上的托盘推动至上料带上的推杆。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送带上的托盘在回送带的输送作用下移动至承载台上,通过上升气缸将承载台上升直至托盘与推杆平齐,此时在通过推动气缸驱动,使推杆将托盘推至上料带上,实现托盘的循环使用,当托盘上装载有不合格的燃气表时,也能够实现燃气表的二次上线检测。
[0016]进一步可优选的,回送带包括接料带和回料带,接料带的始端与下料带的末端连接,回料带的末端与上料带的始端连接,接料带的末端与回料带的始端连接,该检测线还包括第二转送装置,设置在接料带的末端与回料带的始端,用于将接料带上的托盘转送到回料带上,第二转送装置包括安装架三、安装在安装架三上的下降机构、移动机构,下降机构
包括固定在安装架三上的下降气缸、安装在下降气缸的安装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台上的移动带、驱动移动带的移动电机,移动带用于将接料带末端的托盘转送至回料带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送带分为接料带和回料带,回料带与下料带处于同一高度便于接收下料带上输送的托盘,而回料带的高度设置相对接料带较低,使回料带的上方留出空间,便于安装第二传送带,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接料带与回料带之间通过第二转送装置进行高度方向上的转送,在接料带上的托盘移动至移动带上后,通过下降气缸带动安装台以及移动带、托盘下降,直至移动带与回料带平齐,此时在移动电机驱动下使移动带将托盘输送至回料带上,实现托盘的转送和回送。
[0018]进一步可优选的,该检测线还包括若干组第三转送装置,上料带与主传送带之间、下料带与主传送带之间、中间带与主传送带之间以及下料带与回送带之间均设置有第三转送装置,第三转送装置包括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燃气表托盘(7),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11)、安装所述输送带(11)的支架(12),所述输送带(11)包括上料带(111)、下料带(112)、主传送带(114)、回送带(113)以及中间带(115),所述上料带(111)、所述下料带(112)、所述主传送带(114)、所述回送带(113)以及所述中间带(115)均通过独立的驱动件(13)驱动,所述驱动件(13)固定在所述支架(12)上,其中:所述主传送带(114)包括第一传送带(1141)和第二传送带(1142),所述第一传送带(114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1142)之间连接有若干条所述中间带(115),所述上料带(111)、所述第一传送带(1141)、所述下料带(112)以及所述回送带(113)依次首尾连接,且所述托盘(7)沿所述上料带(111)、所述第一传送带(1141)、所述下料带(112)以及所述回送带(113)循环传送;所述中间带(115)包括第一检测带(1151)、第二检测带(1152)、送料带(1153)以及暂留带(1154),所述第一检测带(1151)和所述暂留带(1154)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带(1141)上的所述托盘(7)输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1142)上,所述第二检测带(1152)和所述送料带(1153)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带(1142)上的所述托盘(7)输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1141)上;该检测线还包括:上料装置(3),设置在所述上料带(111)的初始端,用于将待测燃气表装载到所述上料带(111)上的空的所述托盘(7)上;第一转送装置(4),设置在所述回送带(113)的末端和所述上料带(111)的初始端,用于将所述回送带(113)上的所述托盘(7)转送到所述上料带(1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带(111)、所述下料带(112)、所述主传送带(114)、所述回送带(113)以及所述中间带(115)均包括两条皮带,两条所述皮带平行且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7)上固定设有用于装载燃气表的置放座(71),所述托盘(7)上下贯通地开设有用于与所述上料装置(3)连接的定位孔(7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抬升机构(35),所述抬升机构(35)安装在用于支撑所述上料带(111)的所述支架(12)上,所述抬升机构(35)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12)上的抬升气缸(351)、安装在所述抬升气缸(351)输出端的抬升板(353)、固定在所述抬升板(353)上用于插接所述定位孔(72)的卡接杆(3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3)还包括安装架一(31)、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定位机构(32)、承托机构(33)、装载机构(34),其中:所述装载机构(34)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一(31)上的升降气缸(341)、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341)输出端的升降板(342),所述定位机构(32)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板(342)上;所述定位机构(32)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342)上的定位气缸一(321)和定位气缸二(323)、安装在所述定位气缸一(321)输出端的定位夹板(322)、安装在所述定位气缸二(323)输出端的定位杆(324)、固定在所述定位夹板(322)上的固定块(326),所述定位夹板(322)与所述定位杆(324)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承托机构(33)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一(31)上的驱动气缸(332)、安装在所述驱动气缸(332)输出端的承托板(3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送装置(4)包括安装架二(41)、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二(41)上的推动机构(42)和上升机构(43),其中:所述上升机构(43)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二(41)上的上升气缸(431)、安装在所述上升气缸(431)输出端的用于接收所述回送带(113)输送的托盘(7)的承载台(432);所述推动机构(42)包括固
定在所述安装架二(41)上的推动气缸(421)、安装在所述推动气缸(421)输出端并用于将所述承载台(432)上的托盘(7)推动至所述上料带(111)上的推杆(422)。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京金炎君于涵诚金水明夏旻垚刘海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滨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