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吸振器、车辆及其吸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750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吸振器、车辆及其吸振方法,动力吸振器包括:支架本体;吸振块,吸振块为多个,多个吸振块分设于支架本体上,吸振块内填充有磁流变液;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为多个,电磁线圈与吸振块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根据整车工况或动力总成的振动频率,调节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来改变吸振块所处磁场的磁通量,进而调节磁流变液的粘度来改变吸振块的振动频率,使吸振块的振幅与动力总成的振幅大小接近或相等,而吸振块的振动方向与动力总成的振动方向相反,形成反共振以抵消动力总成的振动,其中,多个吸振块用于以抵消动力总成多方向的振动,以解决整车宽幅振动或多频率点共振的技术问题。率点共振的技术问题。率点共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吸振器、车辆及其吸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吸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吸振器、车辆及其吸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纵置发动机由于长度较长,刚度相对较弱,与变速器、分动器固定后,在一阶弯曲模态较低状态下,容易出现共振问题,动力吸振器利用附加的弹簧质量系统衰减动力系统某特定频率下的振动幅值。
[0003]现行业中的动力吸振器,多采用的橡胶式吸振器,其刚度、阻尼等参数均为固定数值,无法调节,很难解决宽幅振动或多频率点共振问题。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吸振器、车辆及其吸振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吸振器的参数无法调节,很难解决宽幅振动或多频率点共振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吸振器,包括:支架本体;吸振块,吸振块为多个,多个吸振块分设于支架本体上,吸振块内填充有磁流变液;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为多个,电磁线圈与吸振块一一对应地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0);吸振块(20),所述吸振块(20)为多个,多个所述吸振块(20)分设于所述支架本体(10)上,所述吸振块(20)内填充有磁流变液(21);电磁线圈(30),所述电磁线圈(30)为多个,所述电磁线圈(30)与所述吸振块(20)一一对应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振块(20)划分为多组吸振模块,多组所述吸振模块中的至少两组所述吸振模块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安装腔,多个所述吸振块(20)一一对应地分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周向还设有多个第二安装腔,在所述支架本体(1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一安装腔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所述电磁线圈(30)一一对应地分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块(20)包括:容纳壳体(22),所述容纳壳体(22)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支撑骨架(23),所述支撑骨架(23)安装在所述容纳壳体(22)内,并将所述容纳壳体(22)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纳腔,所述磁流变液(21)填充在所述容纳腔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0)上设有接线组件(40),所述电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占海秦臻赵峄桐徐立辉李锋张益智江兴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