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永兰专利>正文

华夫筒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737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华夫筒保护装置,主要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筒盖,筒盖上设有耳板,耳板的形状与华夫筒的内侧壁相适配,耳板外侧设有柔性件,耳板与华夫筒内侧壁通过柔性件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能够便于华夫筒内侧壁的清洁,减小了混凝土等施工材料进入华夫筒内,且附着在华夫筒侧壁上的问题。并且本装置解决了筒盖与华夫筒在浇筑过程中分离的问题,且多个柔性件还能够放置筒盖与华夫筒之间的移动。且本装置采用柔性件进行密封,还能够便于拆卸和安装。还能够便于拆卸和安装。还能够便于拆卸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华夫筒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华夫筒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华夫板是一种通过浇筑而成的钢砼结构(混凝土结构),且在华夫板的浇筑时上面设有多个孔洞,而为了能够良好的形成孔洞,故以模板(华夫筒)对孔洞的内壁进行支撑,在浇筑完成后不将模板拆除而是与华夫板一同进行安装,用做电子芯片厂房等高级无尘车间的格子梁楼板结构使用。除尘车间通常采用垂直直流层气流组织方式进行除尘,而这个过程中华夫板施工的好坏影响到除尘效果的发挥,即华夫筒的侧壁上是否清洁。如何能够保证在浇筑完成后华夫筒的侧壁清洁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0004]现有的方法是在华夫筒上放上一个筒盖(华夫筒筒盖),对华夫筒进行保护,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及其他施工材料污染华夫筒,或者当振捣混凝土时震动棒与华夫筒接触,使得华夫筒与筒盖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等材料对华夫筒的污染,而如何能够进行更好的密封,在保证便于筒的安装和拆卸的前提下,防止筒盖与华夫筒的分离为一待解决的问题。在浇筑时由于华夫筒筒盖上的耳板浅,所以混凝土会对华夫筒产生一个冲击力,而这个冲击力会使得华夫筒的筒盖移动,进而使得混凝土等施工材料进入到华夫筒内,而如何防止在浇筑时筒盖的移动,使得筒盖能够良好的固定,从而减小混凝土等材料对华夫筒内壁进行污染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0005]综上所述,如何能够保证浇筑完成后华夫筒的侧壁清洁为一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能够防止筒盖与华夫筒在浇筑的过程中分离为一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能够便于实现华夫筒与筒盖之间的安装和拆卸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华夫筒保护装置,它能够便于华夫筒内侧壁的清洁,减小了混凝土等施工材料进入华夫筒内,且附着在华夫筒侧壁上的问题。并且本装置解决了筒盖与华夫筒在浇筑过程中分离的问题,且多个柔性件还能够放置筒盖与华夫筒之间的移动。且本装置采用柔性件进行密封,还能够便于拆卸和安装。
[0007]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华夫筒保护装置包括筒盖,筒盖上设有耳板,耳板的形状与华夫筒的内侧壁相适配,由于华夫筒并不只是一个圆形筒,所以在这里需要耳板与华夫筒相适配,且耳板与华夫筒之间需要进行密封设置,防止在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从耳板与华夫筒之间的缝隙中流入华夫筒内。耳板外侧设有柔性件,柔性件为橡胶套,胶条。耳板与华夫筒内侧壁通过柔性件进行密封。耳板外侧设有多个柔性件,耳板上设有环形保护槽,两个柔性件之间构成环形保护槽。若柔性件为一体套接在耳板上,则华夫筒与振动棒之间接触时,华夫筒顶部的会与柔
性件产生间隙,从而使得混凝土流入,而混凝土长时间存在间隙中,会损坏柔性件,且附着在华夫筒的内侧壁上,而设置多个柔性件,能够有效地对混凝土进行分层阻挡。防止混凝土的流入。因为振动棒与华夫筒接触时,华夫筒上边的振幅大于下边的振幅,故下边的柔性件还会与华夫筒进行密封,而流入的混凝土则会存到有两个柔性件所围成的环形保护槽内,而环形保护槽对流入的混凝土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混凝土继续往下流。
[0009]筒盖四周设有斜坡,斜坡的坡角向下。筒盖上设有筋板,筋板位于耳板所围成的空间内,筋板与耳板同轴设置。筒盖上设有多个筋环,多个筋环位于耳板与筋板之间,筋环与筋板同轴设置。筒盖的四周设有斜坡,且根据受力分析可得,当需要抬起相同的筒盖或华夫筒时,所需的力需要更大,而力所需的大小与斜坡的角度有关,斜坡的角度越大(筒盖四周的斜坡越陡),即所需要的力越大。而根据受力分析还可得知,华夫筒筒盖也会收到一个挤压力,故需要对华夫筒筒盖进行加固,而加固的方法在这里选用加强筋来进行加固,而加强筋的使用为在筒盖上设有筋板,筋板位于耳板所围成的空间内,且筋板与耳板同轴设置,位于耳板的中心位置,使得耳板在受力时中心弯曲程度减小,从而减小损坏。同理可知,筋环也是起到加固筒盖的作用。
[0010]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装置能够便于华夫筒内侧壁的清洁,减小了混凝土等施工材料进入华夫筒内,且附着在华夫筒侧壁上的问题。并且本装置解决了筒盖与华夫筒在浇筑过程中分离的问题,且多个柔性件还能够放置筒盖与华夫筒之间的移动。且本装置采用柔性件进行密封,还能够便于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是本技术华夫筒保护装置示意图。
[0013]附图2是本技术中华夫筒保护装置剖视图。
[0014]附图3是本技术中华夫筒保护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5]附图4是本技术中筒盖受力示意图。
[0016]附图中所示标号:
[0017]1、筒盖;2、耳板;3、华夫筒;4、柔性件;5、环形保护槽;6、斜坡;7、筋板;8、筋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19]本技术所述是华夫筒保护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筒盖1,筒盖1是一个防止混凝土及其他施工材料进入华夫筒3内筒盖,且筒盖1的大小应大于华夫筒3的截面积,使得筒盖1盖在华夫筒3上时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筒盖1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受力等,在这里筒盖1设置为圆形使得筒盖1能够进行更好的固定。筒盖1上设有耳板2,耳板2的形状与华夫筒3的内侧壁相适配,由于华夫筒3并不只是一个圆形筒,所以在这里需要耳板2与华夫筒3相适配,且耳板2与华夫筒3之间需要进行密封设置,防止在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从耳板2与华夫
筒3之间的缝隙中流入华夫筒3内。而耳板2上还设有柔性件4,柔性件4的作用是为了保护华夫筒3,防止混凝土的流入。并且华夫筒3的内侧壁要与柔性件4相接触,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
[0020]柔性件4设置在耳板2上,且为多个。若柔性件4为一体套接在耳板2上,则华夫筒3与振动棒之间接触时,华夫筒3顶部的会与柔性件4产生间隙,从而使得混凝土流入,而混凝土长时间存在间隙中,会损坏柔性件4,且附着在华夫筒3的内侧壁上,而设置多个柔性件4,能够有效地对混凝土进行分层阻挡。防止混凝土的流入。因为振动棒与华夫筒3接触时,华夫筒3上边的振幅大于下边的振幅,故下边的柔性件4还会与华夫筒3进行密封,而流入的混凝土则会存到有两个柔性件4所围成的环形保护槽5内,而环形保护槽5对流入的混凝土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混凝土继续往下流。使得最后在清理时只需要清理华夫筒3的上部即可。柔性件4在这里采用橡胶套、胶条等弹性材料,并且便于安装在耳板2的外侧,拆卸时也会方便。而因为橡胶套与胶条为弹性材料,所以在华夫筒3振动时,使得柔性件4与华夫筒3之间的间隙能够达到更小的状态,能够有效的阻止混凝土的流入。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华夫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盖(1),所述筒盖(1)上设有耳板(2),所述耳板(2)的形状与华夫筒(3)的内侧壁相适配,所述耳板(2)外侧设有柔性件(4),所述耳板(2)与华夫筒(3)内侧壁通过柔性件(4)进行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华夫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2)外侧设有多个柔性件(4),所述耳板(2)上设有环形保护槽(5),两个所述柔性件(4)之间构成环形保护槽(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华夫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4)为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永兰杨洪董召军蔡险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永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