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配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35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配重组件,包括墙体和配重架;所述墙体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轨道,所述T型轨道一侧设置有限位槽,两个所述T型轨道之间安装有配重架,所述配重架四周分别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配重架外表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涂油组件,所述配重架顶面安装有防偏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U型架,所述配重架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腔中部安装有第一移动轮,所述U型架内腔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一移动轮圆周面与限位槽内壁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T型轨道、限位槽、移动组件、防偏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配置架进行垂直升降,防止出现晃动的情况。防止出现晃动的情况。防止出现晃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配重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配重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配重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梯配重俗称平衡重,电梯轿厢和对重对称挂在主机曳引轮上,在轿厢半载的时候,轿厢和对重的重量基本相等,此时曳引机只需克服摩擦力做功就可驱动电梯。
[0003]传统的电梯在进行运行时,轿厢的升降也将带动了配重的升降,而配重在进行升降时,一般采用4组滑轮,而每一组种安装有3个滑轮,然后通过3个滑轮将其限位在轨道上,使得配重架在轨道上进行直线升降;但是,随着轿厢内部人员的变化,这时连接轿厢和配重架的钢丝绳将容易受到轿厢的影响而发生晃动,从而使得钢丝绳带动配重架发生晃动,进而使得配重架向一侧进行偏移,导致了配重架一侧的滑轮受力较大,而另外一侧的滑轮将受力较小,这时若配重架在进行升降时,将容易使得配重架一边的滑轮与轨道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的同时,还使得配置架整体呈倾斜的方式进行升降;这样不仅缩减了滑轮的使用寿命,将容易使得轨道发生形变的情况。
[0004]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使得配重架能够直线升降的电梯配重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配重组件,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电梯配重组件,包括墙体和配重架;所述墙体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轨道,所述T型轨道一侧设置有限位槽,两个所述T型轨道之间安装有配重架,所述配重架四周分别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配重架外表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涂油组件,所述配重架顶面安装有防偏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U型架,所述配重架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腔中部安装有第一移动轮,所述U型架内腔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一移动轮圆周面与限位槽内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移动轮外表面与T型轨道两侧相互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涂油组件包括储油盒,所述配重架外表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储油盒,所述储油盒顶面固定连接有加油管,所述加油管内腔插接橡胶塞,所述储油盒一侧设置有观看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涂油组件还包括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所述储油盒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油管,所述第一排油管一端位于限位槽内部,所述储油盒外表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油管,所述T型轨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排油管,所述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一侧设置有排油孔。
[0010]进一步的,述涂油组件还包括U型毛刷,所述储油盒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毛刷,所述U型毛刷一端分别与限位槽内壁和T型轨道外壁相互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偏组件包括滑轮架,所述配重架顶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中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外表面安装有钢丝绳。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偏组件包括L型防偏架,所述配重架顶面且位于滑轮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L型防偏架,所述L型防偏架顶面中部设置有防偏槽,所述防偏槽内腔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防偏轮和第二防偏轮,所述第一防偏轮和第二防偏轮之间安装有钢丝绳。
[0013]进一步的,所述配重架内腔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架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栏杆一侧等间距设置有螺孔,所述栏杆一侧通过螺孔配合螺栓固定连接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防脱螺杆,所述防脱螺杆一端与配重块一侧相互接触。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配重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防偏组件中的滑轮架、滑轮和钢丝绳的相互配合,可以确保配重架进行升降,然后在通过L型防偏架、防偏槽、第一防偏轮和第二防偏轮的相互配合,防止了钢丝绳在收、放时,出现抖动的情况,导致配置架也出现抖动的情况。
[0016]2、通过移动组件中的U型架、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以及T型轨道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使得配重架在T型轨道上进行直线升降的同时,还能减小与T型轨道的摩擦。
[0017]3、通过涂油组件中的储油盒、第一排油管、第二排油管和U型毛刷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了在T型轨道上进行涂油,一方面可以保护T型轨道,防止出现锈蚀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减小T型轨道与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之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整体局剖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技术T型轨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本技术整体局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本技术防偏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6示出了本技术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7示出了本技术配重架结构示意图;
[0026]图8示出了本技术涂油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所示:1、墙体;2、配重架;3、连接杆;4、T型轨道;5、限位槽;6、移动组件;61、U型架;62、第一移动轮;63、第二移动轮;7、涂油组件;71、储油盒;72、加油管;73、橡胶塞;74、观看口;75、第一排油管;76、第二排油管;77、U型毛刷;8、防偏组件;81、滑轮架;82、滑轮;83、钢丝绳;84、L型防偏架;85、防偏槽;86、第一防偏轮;87、第二防偏轮;9、配重块;10、栏杆;11、螺孔;12、防脱板;13、防脱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
[0030]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给出如下的一种电梯配重组件:
[0031]结合图1

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配重组件,包括墙体1和配重架2;墙体1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轨道4,T型轨道4一侧设置有限位槽5,两个T型轨道4之间安装有配重架2,配重架2四周分别安装有移动组件6,配重架2外表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涂油组件7,配重架2顶面安装有防偏组件8;移动组件6包括U型架61,配重架2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架61,U型架61内腔中部安装有第一移动轮62,U型架61内腔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移动轮63,第一移动轮62圆周面与限位槽5内壁相互接触,第二移动轮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和配重架(2);所述墙体(1)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轨道(4),所述T型轨道(4)一侧设置有限位槽(5),两个所述T型轨道(4)之间安装有配重架(2),所述配重架(2)四周分别安装有移动组件(6),所述配重架(2)外表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涂油组件(7),所述配重架(2)顶面安装有防偏组件(8);所述移动组件(6)包括U型架(61),所述配重架(2)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架(61),所述U型架(61)内腔中部安装有第一移动轮(62),所述U型架(61)内腔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移动轮(63),所述第一移动轮(62)圆周面与限位槽(5)内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移动轮(63)外表面与T型轨道(4)两侧相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组件(7)包括储油盒(71),所述配重架(2)外表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储油盒(71),所述储油盒(71)顶面固定连接有加油管(72),所述加油管(72)内腔插接橡胶塞(73),所述储油盒(71)一侧设置有观看口(7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组件(7)还包括第一排油管(75)和第二排油管(76),所述储油盒(71)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油管(75),所述第一排油管(75)一端位于限位槽(5)内部,所述储油盒(71)外表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油管(76),所述T型轨道(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波汪正盛袁帆谢其涵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