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减振散热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6729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减振散热设备,涉及控制领域,应用于减振散热设备中的控制器,在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时,进入散热模式,控制散热模块的振动量级提高以提高散热速度;在振动信号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减振模式,控制振动发电模块的振动量级降低以减少振动;在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且振动信号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交替模式,散热模式及减振模式交替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器件在减振散热设备上工作时,在设备温度过高时增加散热模块的振动量级以提高散热速度,降低设备的温度,防止器件因温度过高失效,在设备振动过大时降低振动发电模块的振动量级,以降低设备的振动量级,防止器件因振动失效。防止器件因振动失效。防止器件因振动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减振散热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减振散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气元器件往往需要在剧烈振动与高温并存的环境下工作,过高的振动量级与热失控会造成电气元器件过早失效。如何有效实现智能减振与散热是新能源产业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研发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减振主要采用独立的隔振器,散热有单独的风冷散热与水冷散热,一般分开设计,散热系统需要额外供能,且隔振与散热并不能根据需要实时智能切换,相关技术并不能很好解决振动与高温并存环境下元器件寿命过短的问题。因此一种同时兼顾隔振与散热且两种功能模式实现自适应环境智能切换的方法,使得电器元件放置在方法对应的设备上运行可以更高寿命的运行是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减振散热设备,器件在减振散热设备上工作时,在设备温度过高时增加散热模块的振动量级以提高散热速度,降低设备的温度,防止器件因温度过高失效,在设备振动过大时降低振动发电模块的振动量级,以降低设备的振动量级,防止器件因振动失效。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减振散热设备中的控制器,所述减振散热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振动发电模块及散热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及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均与所述散热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及所述散热模块振动量级相同;所述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及所述振动传感器发送的振动信号;在所述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时,进入散热模式,所述散热模式为控制所述散热模块的振动量级提高以提高散热速度;在所述振动信号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减振模式,所述减振模式为控制所述振动发电模块的振动量级降低以减少振动;在所述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且所述振动信号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交替模式,所述交替模式为所述散热模式及所述减振模式交替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0005]另一方面,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包括定子基座、定子、动子基座及动子线圈,所述定子包括定子S极及定子N极,所述定子S极及所述定子N极嵌套设置在所述定子基座上,所述动子线圈与所述定子S极及所述定子N极之间构成的圆环位置对应,所述动子线圈的上方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子基座上;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及所述振动传感器发送的振动信号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温度信号未超过温度阈值且所述振动信号未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正常模式,所述正常模式为不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
[0006]另一方面,控制所述散热模块的振动量级提高以加快散热速度,包括: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产生与定子之间相互吸引的方向的磁场或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变小以减小振动的阻力;控制所述振动发电模块的振动量级降低以减少振动,包括: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产生与定子之间相互排斥的方向的磁场增加或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变大以增大振动的阻力;其中,所述磁场产生的电动势为,n为所述动子线圈的匝数,为磁通量变化量,为时间,所述磁场产生的安培力为,B为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L为所述动子线圈的有效长度,R为所述动子线圈的电阻,v为所述动子线圈的运动速度。
[0007]另一方面,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活塞缸、活塞杆、凹型皮碗、进液阀、出液阀、进口管、出口管、换热器及冷板,冷却液由所述凹型皮碗的下方依次经过出液阀、出口管、冷板、换热器、进口管及进液阀到达所述凹型皮碗的上方,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所述冷却液降温;在所述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时,进入散热模式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活塞杆向下运动时,控制所述进液阀及所述出液阀开启,以便将经由换热器的所述冷却液经由所述进口管注入所述活塞缸的上部空间,所述凹型皮碗将所述活塞缸下部的冷却液经由所述出液阀及所述出口管压入冷板中的流道以便为所述冷板散热;在所述活塞杆向上运动时,控制所述进液阀及所述出液阀闭合,以便将所述活塞缸上部的冷却液挤压到活塞缸的下部。
[0008]另一方面,在所述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且所述振动信号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交替模式,所述交替模式为所述散热模式及所述减振模式交替运行第一预设时间之后,还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间后,返回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及所述振动传感器发送的振动信号的步骤,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二倍。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减振散热设备,包括上述的控制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振动发电模块及散热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及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均与所述散热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及所述散热模块的振动量级相同;所述振动发电模块用于在振动时发电,所述振动发电模块的发电效率与所述振动量级呈正相关;所述散热模块用于在振动时散热,所述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与所述振动量级呈正相关;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检测范围内的温度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自身的振动量级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0011]另一方面,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包括定子基座、定子、动子基座及动子线圈,所述定子包括定子S极及定子N极,所述定子S极及所述定子N极嵌套设置在所述定子基座上,所述动子线圈与所述定子S极及所述定子N极之间构成的圆环位置对应,所述动子线圈的上方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子基座上;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温度信号未超过温度阈值且所述振动信号未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正常模式,所述正常模式为不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
[0012]另一方面,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活塞缸、活塞杆、凹型皮碗、进液阀、出液阀、进口管、出口管、换热器及冷板,冷却液由所述凹型皮碗的下方依次经过出液阀、出口管、冷板、换热器、进口管及进液阀到达所述凹型皮碗的上方,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所述冷却液降温;在所述活塞杆向下运动时,所述进液阀及所述出液阀用于开启,以便将经由换热器的所述冷却液经由所述进口管注入所述活塞缸的上部空间,所述凹型皮碗将所述活塞缸下部的冷却液经由所述出液阀及所述出口管压入冷板中的流道以便为所述冷板散热;在所述活塞杆向上运动时,所述进液阀及所述出液阀用于闭合,以便将所述活塞缸上部的冷却液挤压到活塞缸的下部。
[0013]另一方面,还包括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与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及所述散热模块连接;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将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发出的电进行储存;所述散热模块还用于为所述储能装置散热。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减振散热设备,涉及控制领域,应用于减振散热设备中的控制器,在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时,进入散热模式,控制散热模块的振动量级提高以提高散热速度;在振动信号超过振动阈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减振散热设备中的控制器,所述减振散热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振动发电模块及散热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及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均与所述散热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及所述散热模块振动量级相同;所述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及所述振动传感器发送的振动信号;在所述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时,进入散热模式,所述散热模式为控制所述散热模块的振动量级提高以提高散热速度;在所述振动信号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减振模式,所述减振模式为控制所述振动发电模块的振动量级降低以减少振动;在所述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且所述振动信号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交替模式,所述交替模式为所述散热模式及所述减振模式交替运行第一预设时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电模块包括定子基座、定子、动子基座及动子线圈,所述定子包括定子S极及定子N极,所述定子S极及所述定子N极嵌套设置在所述定子基座上,所述动子线圈与所述定子S极及所述定子N极之间构成的圆环位置对应,所述动子线圈的上方固定设置在所述动子基座上;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及所述振动传感器发送的振动信号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温度信号未超过温度阈值且所述振动信号未超过振动阈值时,进入正常模式,所述正常模式为不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散热模块的振动量级提高以加快散热速度,包括: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产生与定子之间相互吸引的方向的磁场或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变小以减小振动的阻力;控制所述振动发电模块的振动量级降低以减少振动,包括: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产生与定子之间相互排斥的方向的磁场增加或控制输出至所述动子线圈的电流变大以增大振动的阻力;其中,所述磁场在所述动子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为,n为所述动子线圈的匝数,为磁通量变化量,为时间,所述磁场产生的安培力为,B为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L为所述动子线圈的有效长度,R为所述动子线圈的电阻,v为所述动子线圈的运动速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散热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活塞缸、活塞杆、凹型皮碗、进液阀、出液阀、进口管、出口管、换热器及冷板,冷却液由所述凹型皮碗的下方依次经过出液阀、出口管、冷板、换热器、进口管及进液阀到达所述凹型皮碗的上方,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所述冷却液降温;在所述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时,进入散热模式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活塞杆向下运动时,控制所述进液阀及所述出液阀开启,以便将经由换热器的
所述冷却液经由所述进口管注入所述活塞缸的上部空间,所述凹型皮碗将所述活塞缸下部的冷却液经由所述出液阀及所述出口管压入冷板中的流道以便为所述冷板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洽宇黄燕艳胡志明赵淑玉王红霞董红坤
申请(专利权)人: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