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水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27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冻水空调,包括框壳、风机、换热盘管、进出水管路架构、控制器,框壳包括下进风底座、主框架、上出风帽和外壳体,下进风底座安装在地板下,风机位于下进风底座内,主框架位于下进风底座的上面,换热盘管、进出水管路架构、控制器位于主框架内部,上出风帽位于主框架的上面,进出水管路架构包括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和出水管,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一端与外部冷冻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换热盘管的进液端连通,出水管一端与换热盘管的出液端连通,出水管另一端与外部冷冻水出水口连通,控制器与风机、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电性连接。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做为整体模块,解决了冷冻水空调中漏水现象,提升了冷冻水空调的性能。调的性能。调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冻水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机房降温产品系列,具体涉及到一种冷冻水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数据中心机房中空调基本都为冷冻水空调,其通过外部输入冷冻水到空调中的换热盘管对机房进行降温冷却,但是冷冻水空调内部结构紧凑,进出管理连接空间小,而进出水管理零部件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在冷冻水空调组装安装过程中,进出水管路各个零部件连接安装难度大,容易造成零部件之间连接接口漏水,且接口较多,造成整个冷冻水空调存在较大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冻水空调,其在外部将进水管路中各个零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模块,并进行漏水测试,将漏水测试合格的整体模块安装在冷冻水空调中,实现了冷冻水空调进出水管路中漏水现象,提升了冷冻水空调的性能。
[0004]本技术实施案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冷冻水空调,包括框壳以及设置在框壳内部的风机、换热盘管、进出水管路架构、控制器,所述框壳包括下进风底座、主框架、上出风帽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下进风底座、所述主框架、所述上出风帽的外侧面,所述下进风底座安装在地板下,所述风机位于所述下进风底座内,所述主框架位于所述下进风底座的上面,所述换热盘管、所述进出水管路架构、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主框架内部,所述上出风帽位于所述主框架的上面,所述进出水管路架构包括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一端与外部冷冻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外部冷冻水出水口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所述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电性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为在外部经过漏水测试合格的预制组合连通一起的整体模块。
[0007]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包括进水管、第一蝶阀、过滤器、水泵、止回阀、第二蝶阀,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外部冷冻水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蝶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蝶阀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止回阀的导流端连通,所述止回阀的止回端与所述第二蝶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蝶阀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液端连通。
[000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进出管路中的各个零部件在空调外部进行预制组合成一个整体集成模块,减少进出水管连接接口,通过在外部对进出水管路模块进行漏水测试,测试合格后安装在冷冻水空调中。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中的一种冷冻水空调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0]图2为本技术中的一种冷冻水空调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1]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0012]10、框壳;11、下进风底座;12、主框架;13、上出风帽;14、外壳体;20、风机;30、进出水管路架构;31、进水管;32、第一蝶阀;33、过滤器;34、水泵;35、止回阀;36、第二蝶阀;37、出水管;40、控制器;50、换热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1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16]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中的一种冷冻水空调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中的一种冷冻水空调的结构示意图二;一种冷冻水空调,包括框壳10以及设置在框壳10内部的风机20、换热盘管50、进出水管路架构30、控制器40,所述框壳10包括下进风底座11、主框架12、上出风帽13和外壳体14,所述外壳体14位于所述下进风底座11、所述主框架12、所述上出风帽13的外侧面,所述下进风底座11安装在地板下,所述风机20位于所述下进风底座11内,所述主框架12位于所述下进风底座11的上面,所述换热盘管50、所述进出水管路架构30、所述控制器40位于所述主框架12内部,所述上出风帽13位于所述主框架12的上面,所述进出水管路架构30包括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和出水管37,所述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一端与外部冷冻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50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出水管37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50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出水管37另一端与所述外部冷冻水出水口连通,所述控制器40与所述风机20、所述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电性连接。
[0017]冷冻水空调为列间空调,其与机房中机柜并排设置,冷冻水空调的上出风帽与机柜上部通过热通道连通,冷冻水空调的下进风底座与机柜下部通过冷通道连通,风机启动,抽吸机柜中的热风从上出风帽进入冷冻水空调,与换热盘管中的冷冻水换热降温后,从下进风底座进入机柜中,如此循环,外部冷冻水从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进入换热盘管中,换热后从出水管路中输出,如此循环,在本技术中,进出水管路架构采取了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其将进水管路各个零部件集成一起,减少了各个零部件在冷冻水空调内部狭小空间的安装对接接口数量,减少了进水管路架构的漏水风险。
[0018]为了进一步减少冷冻水在输入输出中的漏水风险,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为在外部经过漏水测试合格的预制组合连通一起的整体模块。
[0019]通过在冷冻水空调外部进行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的预制组合,同时还对预制组合完成的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进行漏水测试,测试合格后,安装在冷冻水空调的进出水管路架构中,由于作为一个整体模块,其只需要与换热盘管安装对接一次,接口也有一次,大大减少了接口数量,也极大减少了进水管路架构的漏水风险。
[0020]对于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其需要满足进出水管路架构的基本功能,如具有输送动力,具有过滤功能、还得方便维修等,如图3所示,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包括进水管31、第一蝶阀32、过滤器33、水泵34、止回阀35、第二蝶阀36,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外部冷冻水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蝶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蝶阀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止回阀的导流端连通,所述止回阀的止回端与所述第二蝶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蝶阀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液端连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冻水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壳以及设置在框壳内部的风机、换热盘管、进出水管路架构、控制器,所述框壳包括下进风底座、主框架、上出风帽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下进风底座、所述主框架、所述上出风帽的外侧面,所述下进风底座安装在地板下,所述风机位于所述下进风底座内,所述主框架位于所述下进风底座的上面,所述换热盘管、所述进出水管路架构、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主框架内部,所述上出风帽位于所述主框架的上面,所述进出水管路架构包括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路组合集成模块一端与外部冷冻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外部冷冻水出水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柱刘波沈祖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博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