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718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涉及废物回收技术领域,包括:燃烧炉,所述燃烧炉的前表面设置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进行使用时,打开密封盖,将危险废物保温棉放入燃烧炉内部进行燃烧处理,启动风机,通过第一锥形管将废气吸入抽风管内部,接着传送至排风管,通过第二锥形管送入净化箱内部,废气首先经过初效过滤网,进行初次过滤,过滤掉大颗粒杂质,接着经过高效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吸附床内部设置了活性炭吸附材料,对过滤后的气体进行吸附处理,在净化结构和吸附组件的配合下,对废气进行过滤吸附处理,从而达到废气处理的效果,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物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物回收是把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再次利用的收集过程。可根据废物的性质,或行业性质实行分类回收。如工矿业废物,以废金属为主;生活废物种类则较复杂,有有机物、无机制品、金属制品等。为了提高回收和处理废物的效率和效益,城市生活废物也应开展分类回收。保温棉是由高纯度的黏土熟料、氧化铝粉、硅石粉、铬英砂等原料制成的新型保温材料。保温棉可进一步加工成纤维毯、板、纸、布、绳等制品,但是,废物保温棉不回收处理会导致污染环境,所以需要废物回收装置对其进行废物回收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CN212607230U,公开了一种废物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主体,所述回收装置主体的上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回收装置主体的内部边缘处开设有滑槽,所述回收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边缘处一体式成型有滑头,所述滑头的端部与所述滑槽的内部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弹簧;通过在回收装置主体的内部设计缓冲板,避免向内部扔进较重物体时易造成底部砸变形损坏,不便于防护,可以向回收装置主体的内部扔进废物坠落在缓冲板的上表面时,此时将弹簧在滑槽的内部处于缓冲作用,使得滑头在滑槽的内部顺利滑动,使得缓冲板处于缓冲状态,同时通过弹性垫发生缓冲作用将缓冲板更加便于缓冲进行防护,在扔进较重废物时不易变形损坏。
[0004]但现有技术中,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在对废物保温棉进行回收处理时,一般会对废物保温棉进行焚烧处理,但保温棉在焚烧时会产生废气,这些废气缺少净化,排放到空气中容易产生烟尘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环境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在对废物保温棉进行回收处理时,一般会对废物保温棉进行焚烧处理,但保温棉在焚烧时会产生废气,这些废气缺少净化,排放到空气中容易产生烟尘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包括:燃烧炉,所述燃烧炉的前表面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燃烧炉靠近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抽风结构;
[0007]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固定安装在燃烧炉的顶部,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道,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所述净化箱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净化箱的前表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壁开设有滑孔;
[0008]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
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安装框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初效过滤网,所述初效过滤网的顶部通过辅助杆固定安装有高效过滤网,所述高效过滤网的顶部通过辅助块固定安装有吸附床;
[0009]所述抽风结构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抽风管,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排风管。
[0010]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净化箱靠近顶部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环,所述抽风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锥形管,所述排风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锥形管。
[0011]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底部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燃烧炉靠近另一侧的顶部,所述密封板通过螺丝安装在密封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框靠近前表面的外表面活动嵌设在滑孔的内部,所述密封圈的后表面与密封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安装框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相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与吸附床外表面的宽度均与安装框内部的宽度相匹配,所述抽风管的一端固定贯穿至燃烧炉的内部,所述排风管的一端固定贯穿至净化箱的内部。
[0014]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环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在净化箱内部的两侧,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依次贯穿净化箱和保温层至外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中,当进行使用时,打开密封盖,将危险废物保温棉放入燃烧炉内部进行燃烧处理,启动风机,通过第一锥形管将保温棉燃烧产生的废气吸入抽风管内部,接着将废气传送至排风管内部,最后通过第二锥形管送入净化箱内部,通过第二锥形管将废气排向排气管道时,废气首先经过初效过滤网,进行初次过滤,将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掉,接着经过高效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将更细小的颗粒杂质过滤出来,吸附床内部设置了活性炭吸附材料,对过滤后的气体进行吸附处理,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道进行排放,在净化结构和吸附组件的配合下,对废气进行过滤吸附处理,从而达到废气处理的效果,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0017]2、本技术中,当进行使用时,燃烧炉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自带刹车的万向轮,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加热管的一端与外部的水源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水箱连接,通过外部的设备将冷水送入加热管内部,保温棉燃烧的废气带有热量,经过吸附处理后的气体经过加热管处时,将热量传递给内部的冷水,进行加热,从而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保温层可以对净化箱内部的气体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流失。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的正视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净化箱的结构剖视展开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吸附组件的结构展开立体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抽风结构的结构展开立体
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净化结构的结构剖视展开立体图。
[0023]图例说明:1、燃烧炉;2、密封盖;3、抽风结构;301、风机;302、抽风管;303、第一锥形管;304、排风管;305、第二锥形管;4、吸附组件;401、安装框;402、密封圈;403、密封板;404、初效过滤网;405、高效过滤网;406、吸附床;5、保温层;6、净化结构;601、净化箱;602、排气管道;603、加热管;604、固定环;605、密封槽;606、滑孔;60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实施例1,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炉(1),所述燃烧炉(1)的前表面设置有密封盖(2),所述燃烧炉(1)靠近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抽风结构(3);净化结构(6),所述净化结构(6)固定安装在燃烧炉(1)的顶部,所述净化结构(6)包括净化箱(601),所述净化箱(60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道(602),所述净化箱(601)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4),所述净化箱(601)靠近底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07),所述净化箱(601)的前表面开设有密封槽(605),所述密封槽(605)的内壁开设有滑孔(606);所述吸附组件(4)包括安装框(401),所述安装框(40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板(403),所述密封板(403)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02),所述安装框(40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初效过滤网(404),所述初效过滤网(404)的顶部通过辅助杆固定安装有高效过滤网(405),所述高效过滤网(405)的顶部通过辅助块固定安装有吸附床(406);所述抽风结构(3)包括风机(301),所述风机(301)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抽风管(302),所述风机(301)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排风管(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危险废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60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5),所述净化箱(601)靠近顶部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6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佩潮黄宝毅彭卫伦劳慧苏莉字婉佳王宗艳李莎黄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百色市百霏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