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发酵棉粕制备棉粕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691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微生物发酵棉粕制备棉粕砖的方法,选择原料65~80份棉粕、8~12份玉米面或麸皮、0~25份配料,0.1~0.3份赖氨酸、0.2~0.5份辣椒面、0.05~0.2份含硫物质、0.2~0.4份的碱性物质、0.05~0.3份的食盐和0.2~0.4份的酶制剂,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添加微生物菌菌液,加入菌液后的物料含水率在32~34%,接种的菌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发酵温度为28~35℃,发酵过程为厌氧发酵;发酵时间3~5天;(3)后处理:将步骤(2)发酵完成后的物料加入模具内,对物料进行挤压成型,使用液压机的压强大于1.6MPa,挤压时间为5~20秒,静置常温备用。静置常温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发酵棉粕制备棉粕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棉粕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棉粕制备棉粕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自2018年以来其棉花的总产量就占到全国棉花产量的80%以上,棉花加工的副产品,棉粕每年的产量能达到300万吨以上。其所含的粗蛋白质在38%

50%之间,是很好的饲料原料资源,但是因为棉粕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棉酚,因此,在作为饲料使用时需要进行脱酚处理。
[0003]常用的脱酚方法有水浸泡法、加热膨化法、硫酸亚铁络合法,还有利用生物菌剂和酶制剂发酵法。
[0004]使用生物菌剂和酶制剂发酵法制备得到的棉粕,其含水率较高,运输成本高,不利于长期保存。虽然有提出利用烘干方法降低发酵后的棉粕的含水率,但是烘干成本较高,不具有经济性。
[0005]因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微生物发酵棉粕制备棉粕砖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使发酵后的棉粕在常温下自然干燥,并且利于保存和运输,延长保质期,避免发酵棉粕变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微生物发酵棉粕制备棉粕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0008](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取65~80份棉粕、8~12份玉米面或麸皮、0~25份配料,0.1~0.3份赖氨酸、0.2~0.5份辣椒面、0.05~0.2份含硫物质、0.05~0.2份的碱性物质、0.05~0.3份的食盐和0.2~0.4份的酶制剂,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备用,
[0009]所述配料包含枸杞叶、辣椒叶或新鲜碎棉叶中的至少一种;
[0010]所述酶制剂为非淀粉多糖酶和/或纤维素酶;发酵时干物质与发酵菌液的质量比为100:30~33;
[0011](2)接种发酵:向步骤(1)混合的物料中接种活化好的微生物菌菌液,加入菌液后的物料含水率在32~34%,接种的菌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发酵温度为28~35℃,发酵过程为厌氧发酵;发酵时间3~5天;所述发酵过程为厌氧发酵,将物料转入发酵池后踩踏紧实,表面覆盖不透气不透明的大棚膜,四周压严实;每吨原料需要使用20克固体菌剂,通过固体菌活化呈菌液。
[0012](3)后处理:将步骤(2)发酵完成后的物料加入模具内,对物料进行挤压成型,使用液压机的压强大于1.6MPa,挤压时间为5~20秒,静置常温备用。
[0013]上述含硫物质为芒硝;碱性物质为纯碱(Na2CO3)或小苏打(NaHCO3)。
[0014]所述酶制剂选择非淀粉多糖酶和纤维素酶,非淀粉多糖酶和纤维素酶按照质量比
3:2的比例混合。
[0015]所述微生物菌还包含凝结芽孢杆菌、丁酸梭菌或粪肠球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基础菌;所述凝结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粪肠球菌为专用菌,基础菌和专用菌按照质量比2:1的比例进行混合。
[0016]所述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按照质量比1:2:3的比例混合。
[0017]所述凝结芽孢杆菌、丁酸梭菌或粪肠球菌按照质量比1:2:3的比例混合。
[0018]所述菌液使用0.002重量份的菌干粉配置而成。所述菌干粉为上述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0019]作为改进,后处理过程中选择使用制砖机,将发酵好的原料加入模具,压实后将成型的物料取出静置,取出时,在成型的物料下铺设一层食盐和/或石灰石粉末的混合物。
[0020]棉酚是有毒有害物质,在利用棉粕做饲料的应用中,需要将棉粕中的棉酚脱出。因此脱除棉粕中的游离棉酚这一主要有害物质就成为扩大棉粕使用量,提高棉粕使用价值的主要技术手段。
[0021]微生物发酵饲料因其有诸多独特的优势越来越被养殖界同仁们所认可。其产量和市场需求量增长迅猛。但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因微生物发酵饲料含水量(40%左右)高。因而在贮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存在易霉变的缺陷。使的其用量和使用场合受到了诸多限制。
[0022]本专利技术运用独特的配方和发酵工艺使其制成的微生物发酵脱毒棉粕砖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能确保不变质的前提下自然干燥脱水至安全水分。使其脱水后的微生物发酵脱毒棉粕在养殖各环节中使用量和使用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较高推广和使用价值。
[0023]使用微生物发酵棉粕得到的发酵棉粕其粘度较高,如果使用普通方法烘干,烘干过程也不容易使发酵物中的水分挥发,能耗较高,不具有经济性,并且烘干时如果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还可能会影响菌的活性,导致活性降低,益生菌的成分也会降低,降低营养成分。
[0024]现在的发酵方法制备得到的发酵物,含水率较高,很容易变质,并且粘性较大,也无法使用压缩方法进行挤压,原因在于,在发酵物压缩时,发酵物粘性较高,压模离开发酵时,会导致表面不平整,即发酵物粘连在压模上,不平整的表面和未压缩时一样,都会导致发酵物变质。
[0025]本方法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粘度调节剂控制发酵物的粘度,所使用的粘度调节剂为碱性物质,通过使用限定的工艺,可以使发酵后的发酵物粘度得到控制,将发酵物压实后,其表面可以平整无裂痕。
[0026]使用本方法制备的棉粕砖,经过存放一定的时间,其含水率能够在14%以下【发酵好未压实的发酵物含水率通常在30%以上,18%的含水率就会导致发酵物非常容易变质】,本方法通过控制发酵物的粘度,将发酵物压实存放,并且通过粘度控制,可以使压模离开压实的发酵物时,表面平整光华,可以达到自然蒸发含水的效果,并且也不会造成压实后的棉粕砖变质。
[0027]通过本方法制备得到的棉粕砖,其棉酚含量能够得到240mg/kg以下,该制备方法能够达到产业化的经济要求,在得到含水率较低的产品的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该
方法制备的棉粕砖,经过存放后,菌的活性不会降低,益生菌的成分也不会降低,营养成分也不会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棉粕制备棉粕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0030](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取80份棉粕、8份玉米面或麸皮、10份的枸杞叶、辣椒叶或新鲜碎棉叶,0.2份赖氨酸、0.4份辣椒面、0.1份含硫物质芒硝、0.1份的纯碱(Na2CO3)、0.15份的食盐和0.2份的酶制剂,酶制剂为非淀粉多糖酶和/或纤维素酶;非淀粉多糖酶和纤维素酶按照质量比3:2的比例混合;
[0031](2)接种发酵:向步骤(1)混合的物料中接种活化好的微生物菌菌液,加入菌液后的物料含水率在32~34%,接种的菌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发酵温度为28~35℃,发酵过程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发酵棉粕制备棉粕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取65~80份棉粕、8~12份玉米面或麸皮、0~25份配料,0.1~0.3份赖氨酸、0.2~0.5份辣椒面、0.05~0.2份含硫物质、0.2~0.4份的碱性物质、0.05~0.3份的食盐和0.05~0.2份的酶制剂,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备用,所述配料包含枸杞叶、辣椒叶或新鲜碎棉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酶制剂为非淀粉多糖酶和/或纤维素酶;(2)接种发酵:向步骤(1)混合的物料中接种活化好的微生物菌菌液,加入菌液后的物料含水率在32~34%,接种的菌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发酵温度为28~35℃,发酵过程为厌氧发酵;发酵时间3~5天;(3)后处理:将步骤(2)发酵完成后的物料加入模具内,对物料进行挤压成型,使用液压机的压强大于1.6MPa,挤压时间为5~20秒,静置常温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棉粕制备棉粕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硫物质为芒硝;碱性物质为纯碱(Na2CO3)或小苏打(NaHC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民曹黎明马强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阿恰尔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