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84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外壳体的所期望的部分实现轻量化且高刚度化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个方案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1)具备中空的杆头本体(10),该杆头本体具有包含杆面部(2)、冠部(3)和杆底部(4)的外壳体(20),在外壳体(20)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层叠构造(30),该层叠构造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空出间隔配置的第一层(11)和第二层(12)、以及在第一层(11)与第二层(12)之间配置的中芯层(13),中芯层(13)的表观密度小于第一层(11)和第二层(12)的表观密度。一层(11)和第二层(12)的表观密度。一层(11)和第二层(12)的表观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


[0001]本技术涉及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具有中空的杆头本体的木杆型高尔夫而言,期望其轻量化。
[0003]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研究了在杆头本体的外壳体使用纤维强化树脂(FRP)等(参照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8634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2640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冠部使用将使碳纤维分散于环氧树脂的预浸材料层叠多层的板状部件。然而,根据该结构,为了得到所需的刚度,需要增多预浸材料的片数,因而在促进轻量化的观点下存在技术问题。
[0010]需要说明的是,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中空杆头中,在杆头内部设置从杆底面向上表面或者从上表面向杆底面延伸的壁部,从而形成蜂巢构造的中空室。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设置蜂巢构造的中空室而能够对整个杆头进行强化。然而,通过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不能在杆头本体的外壳体的所期望的部分以适当的重量来赋予所期望的刚度。
[0011]本技术是基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外壳体的所期望的部分,实现轻量化且高刚度化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
[0012]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3]本技术一个方案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具备中空的杆头本体,该杆头本体具有包含杆面部、冠部和杆底部的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层叠构造,该层叠构造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空出间隔配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以及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配置的中芯层,所述中芯层的表观密度小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表观密度。
[0014]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可以分别为纤维强化树脂层。
[0015]所述中芯层可以为多孔质。
[0016]所述中芯层可以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多个贯通孔。
[0017]所述中芯层可以包含发泡树脂或蜂窝芯。
[0018]作为所述中芯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所述层叠构造的平均厚度的比,优选为0.4以上且0.9以下。
[0019]作为所述中芯层的表观密度,优选为10kg/m3以上且200kg/m3以下。
[0020]所述层叠构造可以配置在所述冠部。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表观密度”是指依据JISK7222:2005进行测定的值。“平均厚度”是指任意10点的厚度的平均值。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该“平均厚度”来说,在测定对象存在部分凹凸等的情况下,是指在不具有该凹凸等的部分处任意10点的厚度的平均值。
[0022]技术的效果
[0023]对于本技术一个方案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来说,由于在所述外壳体的至少一部分设有通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夹住所述中芯层而形成的层叠构造,因而能够通过该层叠构造实现外壳体的所期望部分的轻量化和高刚度化。也就是说,该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的所述中芯层的表观密度小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表观密度,因而即使所述中芯层的厚度相对增大,也能够实现作为所述层叠构造整体的轻量化。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夹持所述中芯层,能够提高所述层叠构造的刚度。其结果是,该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与例如采用具有均质的层构造的以往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针对所述外壳体的所期望的部分实现轻量化且高刚度化。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的示意性主视图。
[0025]图2是图1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6]图3是沿厚度方向剖切图1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的冠部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7]图4是图3的IV-IV线剖视图。
[0028]图5是表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
[0031]2杆面部;
[0032]3冠部;
[0033]3a盖体;
[0034]4杆底部;
[0035]10杆头本体;
[0036]11第一层;
[0037]12第二层;
[0038]13中芯层;
[0039]13a贯通孔;
[0040]13b柱构造;
[0041]20外壳体;
[0042]30层叠构造;
[0043]T层叠构造的平均厚度;
[0044]T1中芯层的平均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数值来说,可以仅采用所记载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一方或者能够将上限值与下限值任意组合。在本说明书中,能够组合的数值范围作为优选的范围被全部记载。
[0046]<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
[0047]图1和图2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1具备中空的杆头本体10。杆头本体10具有包含杆面部2、冠部3和杆底部4的外壳体20。该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1例如能够作为一号木杆、铁木杆、球道木杆等使用。其中,该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1优选作为一号木杆使用。
[0048]如图3所示,在外壳体20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层叠构造30,该层叠构造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空出间隔配置的第一层11和第二层12、以及在第一层11与第二层12之间配置的中芯层13。中芯层13的表观密度小于第一层11和第二层12的表观密度。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1中,并没有对层叠构造30以外部分的具体构成做出特别限定。例如作为外壳体20中的层叠构造30以外部分的材质,并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以钛、不锈钢、马氏体钢、铝、镁等为主要成分的金属和合金。需要说明的是,“主要成分”是指按质量换算含有量最大的成分,例如是指含有量50质量%以上的成分。
[0049](层叠构造)
[0050]参照图3对层叠构造30进行详细说明。层叠构造30是从外壳体20的外表面侧朝向内表面侧依次层叠第一层11、中芯层13和第二层12的三层构造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层11构成外壳体20的外表面,第二层12构成外壳体20的内表面。
[0051]层叠构造30构成外壳体20的一部分。层叠构造30能够配置在外壳体20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配置在杆面部2、杆底部4等。其中,优选将层叠构造30配置在冠部3。对于冠部3来说,在高尔夫的规则中,要求其坚固,并且从杆头本体10的低重心化等要求来看,期望其轻量。在这一点,对于该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1来说,通过将层叠构造30配置在冠部3,能够提高相对于冠部3的按压压力的刚度并确保坚固性,并且能够实现冠部3的轻量化。
[0052]如图2所示,该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1在冠部3配置有盖体3a。该盖体3a具有图3的层叠构造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具备中空的杆头本体,该杆头本体具有包含杆面部、冠部和杆底部的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层叠构造,该层叠构造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空出间隔配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以及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配置的中芯层,所述中芯层的表观密度小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表观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分别为纤维强化树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层为多孔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杆型高尔夫球杆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井康晴川口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